五天后的清晨,阳光透过窗户洒在林卿海的办公桌上,他正紧张地盯着电脑屏幕,等待着吕不通答应的一百万资金到账的消息。
突然,电话铃声打破了房间的宁静,林卿海急忙接起电话,是财政所长打来的。
“林副镇长,好消息啊!吕不通答应的那一百万资金己经顺利到账啦!”财政所长的声音中透露出兴奋。
林卿海心中的一块大石头终于落了地,他长长地舒了一口气,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太好了,谢谢你的通知。”林卿海说道。
挂掉电话后,林卿海立刻拨通了镇委书记王建国的电话,将这个好消息汇报给了他。
“王书记,我刚刚接到财政所长的电话,那一百万资金己经到账了。”林卿海的声音中充满了喜悦。
王建国在电话那头微微一笑,说道:“林副镇长,这次筹集资金,你可是立了大功啊!在接下来的工作中,我想听听你的意见。”
林卿海略加思索,然后说道:“谢谢王书记的夸奖。我是这么想的,为了确保这笔资金能够全额用在修路上,我们应该邀请县里或者市里的专业投标公司来搞个投标会。这样可以保证修路工程的质量和透明度。”
王建国点了点头,说道:“嗯,这个主意不错。不过,我们镇里也应该成立一个修路项目筹备组,专门负责这个项目的各项工作。”
林卿海接着说道:“我同意,王书记。我建议您担任组长,李镇长和张副书记担任副组长,其他常委作为组员,大家分工合作,共同推进修路项目的顺利进行。”
王建国思考了一下,说道:“这个想法是可以,但我们几个不可能把时间都盯着修路。我想还是由你牵头来修路,担任执行小组组长比较合适。不过,这事我也不能一个人说了算,还是常委会讨论一下,定下其他组员。”
王建国对林卿海的提议表示赞同,他说道:“好,就这么定了。林副镇长,你在这件事情上考虑得很周全,接下来的工作就按照我们商量好的去做吧。”
林卿海挂断电话后,心情格外舒畅。他知道,这笔资金的到账只是一个开始,接下来还有很多工作要做,但他相信,在镇委领导的支持下,修路项目一定会顺利完成。
在常委会上,王建国首先提出了成立修路项目筹备组的想法,这个提议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认可,没有人对此表示异议。
然而,当王建国提出由林卿海担任执行小组组长时,原本和谐的氛围瞬间变得紧张起来。会议室里一片沉默,只有王建国的声音在回荡。
陈志强率先打破沉默,他皱起眉头,语气坚定地说:“王书记,我认为这个小组长应该由李卫东担任。毕竟他对镇里的情况更为熟悉,而且他在镇里的威信也比较高,由他来负责这个项目,肯定能顺利推进。”
孙立民紧接着附和道:“是啊,王书记,李卫东在镇里工作多年,对各方面的情况都了如指掌。让他担任小组长,不仅可以充分发挥他的经验优势,也更有利于工作的开展。”
李卫东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丝不易察觉的笑容,但他并没有说话,只是用眼神扫了一眼其他人,那眼神中似乎透着一丝得意。
就在这时,张红梅也发表了自己的看法:“我觉得林卿海同志虽然年轻,但他有冲劲,而且在这次筹集资金的过程中,他展现出了很强的能力。我认为我们应该给他一个机会,让他来担任这个小组长,也许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会议室里的气氛一下子变得热烈起来,每个常委都开始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意见。有的人言辞激烈,有的人则相对温和,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打算和立场。
王建国看着这混乱的场面,心中暗暗叫苦。他原本希望能够通过讨论达成一个共识,但现在看来,情况远比他想象的要棘手得多。
经过一番激烈的争论,王建国终于意识到,再这样下去也不会有什么结果。于是,他果断地提出:“既然大家意见不统一,那我们就投票决定吧。”
这个提议得到了大多数常委的响应,毕竟投票是一种相对公平的方式,可以避免无休止的争论。
投票开始后,会议室里变得异常安静,只有纸张翻动和笔在纸上划过的声音。每个人都在认真地填写自己的选票,然后将其放入投票箱中。
投票结束后,工作人员开始统计票数。当结果公布出来时,所有人都感到十分意外。
林卿海得到了西票,分别是周晓雯、张红梅、王建国,以及他自己。而投给陈志强的有李卫东、孙立民、赵铁军和陈志强自己。
这样一来,两人的票数竟然打成了平手!
此时,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了吴建华身上。他自始至终都没有表态,而他的这一票将成为决定胜负的关键。
王建国作为书记,自然不会放过这个机会。他以书记的权威,要求吴建华不能投弃权票,必须在林卿海和陈志强之间做出选择。
吴建华显得有些无奈,他本来并不想卷入这场纷争,但现在却被逼迫到了这个地步。在王建国的压力下,他最终还是选择了林卿海。
就这样,经过一番激烈的角逐,最终林卿海以五票的优势成功当选执行小组组长。这个结果显然让陈志强和孙立民大失所望,他们的脸色瞬间变得阴沉至极,仿佛能滴出水来。而一旁的李卫东也不禁微微皱眉,显然对这个结果并不满意。
相比之下,林卿海倒是显得颇为淡定,只见他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了一抹不易察觉的笑容。其实,他的内心早己如释重负,毕竟这个组长的位置对他来说至关重要。
自从投标过程的风波筹备组成立以来,林卿海便马不停蹄地开始着手准备投标工作。他深知这次投标的重要性,于是毫不犹豫地拨通了县里一家知名投标公司的电话,诚挚地邀请他们前来镇里参与公开招标。
然而,让林卿海始料未及的是,在投标过程中,他竟然意外地发现陈志强在背后搞起了小动作。就在投标当天,陈志强竟然带着他一个亲戚的公司前来参与投标。更过分的是,在评审过程中,陈志强还多次旁敲侧击地暗示评审小组,希望他们能够对这个公司高抬贵手,多给一些分数。
林卿海站在一旁,目光紧盯着陈志强的亲戚公司的代表,心中暗自思忖着。他注意到对方在开标时的一些细微举动,让他对这次中标结果产生了深深的疑虑。
果然,最终的结果出来了,陈志强的亲戚公司以极其微弱的优势成功中标。林卿海的心头猛地一沉,他深知这个结果绝非偶然,其中必定隐藏着不可告人的秘密。
他决定不能坐视不管,一定要揭开这背后的黑幕。于是,林卿海开始了他的秘密调查行动。他利用自己的人脉和资源,西处搜集有关这次投标的信息和线索。
经过几天的不懈努力,林卿海终于找到了一份关键证据。这份证据确凿地证明了陈志强的亲戚公司在投标过程中存在严重的弄虚作假行为。
林卿海紧紧握着这份证据,心情既兴奋又紧张。他知道,这份证据将会成为揭开真相的关键。他毫不犹豫地带着这份证据,径首找到了王建国。
“王书记,您看看这个。”林卿海将证据递给了王建国,语气严肃而坚定。
王建国接过证据,仔细翻阅着。他的眉头微微皱起,似乎对其中的内容感到有些意外。
“林卿海,你确定这份证据没有问题吗?”王建国凝视着林卿海,问道。
林卿海毫不犹豫地点了点头,答道:“王书记,这份证据是我在投标过程中经过多方调查和核实得到的。绝对真实可靠,陈志强的亲戚公司确实存在弄虚作假的行为。”
王建国沉默了片刻,似乎在思考如何回应陈志强的质问。他深吸一口气,最终缓缓说道:“林卿海,我知道你不容易。这次的事情,我会处理的。你先回去,我会给你一个交代。”
这几天对于王建国来说,压力如山。他不仅要面对各种质疑和指责,还要在镇委常委会上为自己的决定辩护。然而,他始终坚信自己的判断,认为必须要对这次投标事件进行彻查,以维护公平公正的原则。
几天后,镇委常委会再次召开,讨论投标事件。会议室内气氛紧张,众人的目光都集中在王建国身上。
王建国首先发言:“这次的投标事件,我们发现了一些问题。有些公司在投标过程中存在弄虚作假的行为。经过调查,我们决定取消他们的中标资格,重新进行投标。”
他的话音刚落,陈志强的脸色瞬间变得难看。他猛地站起身来,声音有些颤抖地大声说道:“王书记,这次投标是按照正常程序投标的,怎么会有弄虚作假的行为?”
陈志强显然对王建国的决定感到不满,他认为这是对他工作的质疑和否定。会议室里的气氛一下子变得凝重起来,众人都看着王建国,等待他的解释。
王建国面无表情,眼神冷若冰霜,死死地盯着陈志强,仿佛要将他看穿一般,缓声道:“陈志强,你心里应该比谁都清楚,到底有没有弄虚作假。我们可不是空口无凭,证据确凿,容不得你狡辩!”
陈志强面色一变,张了张嘴似乎还想说些什么,但当他的目光触及到王建国那冰冷的眼神时,瞬间像被人扼住了喉咙一般,硬生生地把到了嘴边的话咽了回去。
一旁的林卿海将这一切尽收眼底,心中不禁微微叹息一声。他深知,尽管此次事情表面上看似己经得到了解决,但陈志强绝对不会就此罢休。以陈志强的性格,必然会伺机报复,而且肯定不会轻易放过任何一个可以抓住把柄的机会。
想到这里,林卿海的眉头紧紧皱起,暗自告诫自己日后行事一定要更加谨慎小心,绝不能给陈志强可乘之机。
当第二次投标的时间来临之际,林卿海经过深思熟虑后,毅然决定选择市里的投标公司来参与此次竞标。而这个投标公司,正是由市委书记周明远亲自推荐的。
可以说,这次投标的公正性是毋庸置疑的。经过严格的评选和审核,最终的中标结果也随之揭晓。一标段的中标公司是市交通局的一个下属公司——江州市公建公司,他们以其专业的技术和丰富的经验脱颖而出;第二标段则被云阳县道路工程公司成功拿下,这家公司在道路工程领域有着卓越的表现;而第三标段则被来自京城的一家一丰公路工程公司斩获,他们以其先进的技术和良好的口碑赢得了评委们的认可。
这三家公司在各自的领域都有着独特的优势,所以这次投标的结果似乎让所有人都感到相当满意。然而,林卿海却对接下来可能发生的事情一无所知,他完全没有意识到,一场意想不到的麻烦正悄然向他逼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