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景泰:皇兄,我在现代留过学

第297章 进入部落

加入书架
书名:
大明景泰:皇兄,我在现代留过学
作者:
随波逐流鸭
本章字数:
4338
更新时间:
2025-07-02

印地安人主动上来交情,主要是看中明军手里的武器。

他们想购买,用来驱逐巨熊。

如果买不了,也可以请明军帮助他们清除熊患。

然而,最大的现实问题来了。

两拨人各说各的,鸡同鸭讲,却没有一个人能听得懂对方的意思。

这,就有点尴尬了呀?

戴赤羽冠的男人,将一名小弟推了出去。

小弟手舞足蹈的,先指了指短面熊的尸体,再指了指宋康手里的步枪,嘴里叽里呱啦的叫。

“你是说,想让我们帮你们猎熊?”

宋康确实猜对了,可是他不知道该如何表达出来。

有点头疼。

他灵机一动,拉动保险栓,朝着短面熊的尸体就是一枪。

砰——

震耳欲聋的巨响,可把那群印地安人给吓坏了。

他们好奇的凑过头去,近距离观察着伤口。

子弹将肉身打穿了一个洞,顿时惊叹不己,大呼小叫起来。

这玩意,可比弓箭强得多了。

戴赤羽冠的男人立即拍板,他要将这群远道而来的朋友带回部落。

面对拥有这么强大武器的人,最好的处理方式,就应该是做朋友。

想必,他们对待白色海盗的时候,也是这样想的吧?

印地安人与世隔绝,仍保留着最原始的生活习性,他们没有其他先进文明的尔虞我诈。

由于生产力低下,能够创造的价值不高,讲究一个平均分配,不正是大家所追求的平等社会吗?

也不能说完全平等,他们还是要等级观念的。

很简单,只分了两个阶级,族人和祭品。

......

印地安人的名称,是白人起的,当时他们意外来到镁州大陆,还以为找到了阿三。

为什么不第一时间认为是华夏人呢?

因为在当时的西方国家眼里,华夏,是“黄金之国”,遥远而神秘的高等文明。

阿三虽然也是“财富的源头”,但西方人好歹能够接触得到,至少见过。

印地安人,由于部落属性,尚未发展出先进的工艺文明,基本上赤身,被晒黑很正常。

而阿三位于热带季风气候,那肤色几乎与印地安人差不多。

冷知识,在14世纪《曼德维尔游记》一书中,将华夏皇帝描绘成“白肤金冠”。

其次,西方人通过《马可波罗游记》,了解到华夏有火药、印刷术以及超级城市,科技文明相当发达,遥遥领先。

反观阿三,科技落后,全世界都开始玩火器了,他们还在依赖大象作战。

接着,阿三的宗教通常都是多神明崇拜,这在西方人眼里属于“异教徒”,他们真的受不了。

再看华夏,西方人将儒家文化视为华夏特殊的宗教符号,“有序但陌生”。

不好评价,但是评价不低。

最后是社会制度,西方人一首认为,华夏的官僚体系高度发达,尽管他们不理解也不清楚具体如何运作,但就是感觉很牛逼的样子。

反观阿三,种姓制度被认为是“奴隶社会”的变种。

都什么时代了?还搞这一套落后的社会制度?

综上所述,在当时的西方人眼里,华夏是绝对比阿三更优越的,而且文明先进得不是一点半点。

所以,当他们第一次踏上镁州大陆的时候,看到如此原生态环境,首先想到的是——

“坏了,我们该不会找到阿三了吧?”

印地安人,有“印”字,顾名思义。

而后世有网友评论说,印地安=殷地安,纯蹭,有点强行解释的感觉了。

虽然说,他们确实有很大概率,就是在殷商时期迁徙过去的。

但是,印地安,本来就是西方殖民者的起名。

......

印地安人,与华夏人同样是黄皮肤、黑头发、黑眼睛的生理特征。

所以,两拨人相遇的时候,都觉得十分亲切。

正所谓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

宋康见对方没有表现出敌意,于是大胆跟着过去。

要想找到本地的金银矿,还得靠当地人指路,不如先打好关系,再做打算。

况且,自己手里有枪,是不惧怕这群土著的。

严格意义上来说,印地安人使用的并不是冷兵器,而是石器时代的武器,主要是木棍+石头,偶尔有些金属制品。

他们的冶炼技术,整体落后于其他大陆,还分地区的。

北镁州原居民,没有熔炼矿石的能力,现在还是铜器文化,加工工艺很粗糙,就是用天然铜块捶打制造而成。

中镁州原居民,虽然擅长捶打金银饰品,但没有发展出铁器技术,武器仍然以黑曜石为主。

南镁州原居民,稍微比前面的先进一些,懂得高温冶炼技术,以及掌握了青铜器的制造工艺,但依旧没有发展出铁器熔炼,武器大多数还是石器。

明军就是在北镁州登陆上岸,又有点接近中镁州。

面对这群落后自己两个时代的土著,明军是不带怕的。

走着走着,宋康突然感觉到,有人摸向了他手里的步枪,下意识夺回怀里,眼神警惕的望向对方。

原来,是那个女子。

女子被他的神态变化吓到,怔怔的不敢出声,眼眶红润。

其实,她是觉得宋康一首拿着那玩意会不会太累了,就想帮忙分担一下。

结果被误会了。

宋康观察对方的神情,有点懂了,于是主动解释道:“没事,我不累的。”

尽管女子听不懂,不过宋康柔和的语气,让她又开心起来。

明军被这波印地安人带到三十里外的丛林中,此处终于可以看见房屋了。

这里的房屋是用晒干的土坯砖,与松木梁结合而成。

别看海岸一片丛林,实际上,他们居住的地方较为干旱。

沙漠昼夜温差大,所以使用厚墙隔热。

多层阶梯式结构,通过梯子进出,同时又有防御功能。

“这种建造方式,在大明也有。”

就在宋康感慨的时候,女子走到他身边,低头叽里呱啦说着什么,他听不懂。

“要不,你还是比划比划吧。”

下一刻,女子首接把他的手拉住,牵着去了她家。

“???”

......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