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韵传奇,仫佬山歌的逆袭之路

第二十三集《文化盛宴》

加入书架
书名:
歌韵传奇,仫佬山歌的逆袭之路
作者:
逸云涛涛
本章字数:
3526
更新时间:
2025-03-18

第23集:多彩技艺,文化盛宴

自从向学校递交活动策划书后,梅丹和伙伴们度日如年,满心期待着学校的回复。终于,喜讯传来,学校领导经过商讨,认可了他们的活动策划,同意组织部分学生参与此次山歌文化户外体验活动。

梅丹、陈浩然和梅成欣喜若狂,立刻全身心投入到活动筹备中。他们深知,要让孩子们真正领略仫佬族文化的魅力,传统服饰是关键一环。于是,他们挨家挨户收集仫佬族传统服饰的制作材料,又邀请村里手艺精湛的老裁缝出山,一同为孩子们量身打造传统服装。

老裁缝们拿出看家本领,精心裁剪布料。那一块块质朴的布料,在他们手中仿佛有了生命。领口与袖口处,绣工们飞针走线,将象征吉祥的丹凤图案栩栩如生地呈现出来,每一根丝线都饱含着对传统文化的深情。

与此同时,梅丹和陈浩然忙着规划传统文化手工传承环节。他们准备了丰富的材料,用于制作仫佬族特色手工艺品,如精致的竹编、绚丽的刺绣等。梅成则穿梭于村子与县城之间,采购活动所需的其他物品,从篝火晚会要用的木材,到制作糍粑的食材,每一样都精心挑选。

活动当天,孩子们在老师的带领下,满怀好奇与期待来到睡美人山脚下。眼前漫山金黄的油菜花与雄伟秀丽的睡美人山相互辉映,让孩子们惊叹不己。而更让他们眼前一亮的,是那一排摆放整齐、色彩斑斓的仫佬族传统服装。

老裁缝们细心地为孩子们换上服装,看着镜子中焕然一新的自己,孩子们的眼中闪烁着兴奋与惊喜。“哇,这衣服好漂亮,上面的凤凰好逼真!”一个小女孩忍不住赞叹道。

随后,孩子们来到艾糍粑制作区域。桌上早己摆放好鲜嫩的艾草、蒸熟的糯米和各种香甜的馅料。梅丹先拿起一把艾草,向孩子们展示:“小朋友们,这就是做艾糍粑要用的艾草,它不仅能让糍粑有独特的香味,还对身体很好呢。”

接着,她将艾草放入锅中,加入清水,煮至叶子变软。捞出后,用清水冲洗几遍,挤出多余的水分,再将艾草切碎,放入石臼中,用木杵舂捣。舂捣过程可不轻松,梅丹费了好大劲,才将艾草舂成细腻的泥状。

“现在,我们把糯米也放进来一起舂。”梅丹边说边将蒸熟的糯米倒入石臼,继续舂捣。糯米和艾草渐渐融合在一起,变成了绿色的糍粑团。

“接下来,就是包馅料啦。”梅丹拿起一团糍粑,搓成圆球状,然后用手指在中间按出一个小窝,放入一勺红豆沙馅,再将口封好,搓成椭圆形。最后,把做好的艾糍粑放入蒸笼里蒸熟。

孩子们看得跃跃欲试,纷纷动手尝试。虽然包出的糍粑形状各异,但每个人都充满了成就感。

在不远处,是煤砂罐制作工艺比赛区域。几位老师傅正在向孩子们介绍煤砂罐的历史和用途。“煤砂罐啊,在咱们仫佬族人家可是常用的炊具,用它煮出来的饭特别香。”一位老师傅说道。

接着,老师傅们开始展示制作过程。他们先将特制的陶土揉成合适的大小,放在转轮上。随着转轮的飞速转动,老师傅们用手巧妙地塑造出罐子的雏形,时而按压,时而提拉,动作娴熟而流畅。

然后,用竹片等工具对罐子的表面进行修整,使其更加光滑。再用特制的颜料在罐子上绘制出精美的仫佬族图案,如寓意丰收的麦穗、象征吉祥的云朵等。

孩子们围在一旁,目不转睛地看着。轮到孩子们动手时,他们小心翼翼地拿起陶土,尝试在转轮上塑形。虽然过程中状况百出,有的陶土飞了出去,有的罐子形状歪歪扭扭,但孩子们都乐在其中。

临近傍晚,夕阳的余晖将天空染成橙红色,给大地披上一层梦幻的薄纱。此时,山歌晚会的场地也己布置妥当。熊熊燃烧的篝火旁,摆放着制作好的手工艺品、艾糍粑和煤砂罐。

随着梅丹的一声起唱:“夕阳西下映山川嘞,山歌悠悠飘满天,今日相聚多欢喜,仫佬文化代代传。”孩子们纷纷围聚过来,在老师的鼓励下,勇敢地与村民们对起山歌。

“睡美人山真好看嘞,油菜花海金浪翻,做了糍粑做陶罐,仫佬文化记心间。”孩子们稚嫩的歌声在山水间回荡,他们的脸上洋溢着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与新奇。

这场活动,让孩子们深刻感受到仫佬族文化的博大精深,也让梅丹和伙伴们倍感欣慰。然而,他们知道,山歌文化的传承之路依旧漫长。莫怀故始终像隐藏在暗处的阴影,不知何时又会出来捣乱。而且,如何将这次活动的影响力扩大,让更多孩子受益,仍是摆在他们面前的难题。但此刻,望着孩子们沉浸在文化海洋中的快乐模样,梅丹和伙伴们坚定了继续前行的决心,歌韵村的山歌传承之旅,在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地上,又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