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集:拦门对歌 情满华堂
送嫁队伍在风雪中艰难却坚定地前行,终于,陈浩然家那喜庆热闹的宅院映入眼帘。红色的灯笼在狂风中摇曳,却依旧顽强地散发着温暖的光,仿佛在热烈欢迎送嫁队伍的到来。
当新娘梅丹和伴娘刚踏入大堂,送亲队伍便被伴郎们笑容满面地拦在了大门外。一位伴郎双手作揖,笑着说道:“各位远道而来的朋友,按照规矩,进门前可得先来一轮对歌哟!”
送亲队伍中立刻有人回应:“好呀,对歌就对歌,我们可不怕!”一场精彩的拦门对歌就此拉开帷幕。
伴郎率先唱道:“雪花飘飘迎贵客,拦门对歌欢乐多。我出谜题你来猜,答对方可把堂过。什么圆圆挂天边,什么圆圆在眼前?”
送亲队伍里一位聪明伶俐的姑娘略作思索,清脆地唱道:“太阳圆圆挂天边,眼睛圆圆在眼前。此谜简单难不倒,快把新题来相邀。”
伴郎们见第一个谜题被轻松解开,又唱道:“那我再把难题抛,什么开花节节高,什么开花毛着腰?”
送亲队伍中的一位小伙不假思索地回唱:“芝麻开花节节高,棉花开花毛着腰。拦门谜题虽巧妙,难不住我这头脑。”
伴郎们见猜谜歌难不住送亲队伍,便转换思路,唱起孝顺歌:“为人在世孝为先,父母恩情重如山。请问如何把孝行,说来让我心喜欢。”
送亲队伍中一位长者神色庄重,缓缓唱道:“孝顺父母在日常,嘘寒问暖情意长。三餐茶饭精心备,陪伴身旁莫相忘。”
伴郎们点头称赞,接着又唱鼓励歌:“生活之路多艰难,困难挫折常相伴。如何面对困境时,奋勇向前志不残?”
送亲队伍齐声唱道:“困难来时心莫慌,坚定信念迎难上。团结互助力量大,定能战胜风和浪。”
一轮对歌结束,双方都展现出了非凡的才情与智慧,现场响起热烈的掌声和叫好声。伴郎们笑着说道:“各位果然才思敏捷,歌声动人,快快请进!”
送亲队伍迈着欢快的步伐走进大门,与迎亲的人们相互拥抱、欢笑。此时,大堂内布置得格外喜庆,红烛高照,锦幔低垂,处处洋溢着幸福的气息。
梅丹和陈浩然站在大堂中央,在众人的见证下,开始举行庄重的拜天地仪式。他们先拜了天地,感恩自然的恩赐与庇佑;再拜高堂,感谢父母的养育之恩,两位老人坐在堂上,眼中满是欣慰与喜悦;最后夫妻对拜,从此结发为夫妻,恩爱两不疑。
拜完天地后,婚宴正式开始。桌上摆满了丰盛的佳肴,每一道菜都蕴含着对新人的美好祝福。在热闹的氛围中,轮到了喝交杯酒的环节。交杯酒是待贵客之礼,此时由陈浩然和梅丹率先端起酒杯,手臂相交。
一位仫佬族的长辈清了清嗓子,率先唱起一首西言歌,歌声醇厚古朴:
“良辰己至,喜气洋洋。
梅丹浩然,结成鸳鸯。
两族同欢,情谊深长。
百年好合,地久天长。”
众人纷纷应和,歌声在大堂内回荡,将喜庆的氛围烘托得愈发浓烈。陈浩然看着终于属于自己的美人,幸福感涌上心头,深情唱到:
今生与妹把手牵,就算喝水心也甜,
百年修来同船渡,千年修得共枕眠
梅丹听完满脸飞红,众人鼓掌欢笑,梅丹羞涩唱道:
今生能与哥相牵,口吃黄莲心也甜,
世上虽有千般好,不如和哥心相连。
梅丹唱罢,陈浩然深情地看着梅丹,唱道:“连就连,我俩结交定百年。”
梅丹眼中闪着幸福的泪花,紧接着唱和:“哪个九十七岁死,奈何桥上等三年。”
两人的歌声交织在一起,饱含着对彼此坚定不移的爱意与承诺。这古老而深情的歌词,仿佛带着一种神奇的力量,让在场的每一个人都感受到了他们爱情的真挚与坚定。
随后,为了表达对远道而来的送亲队伍以及所有宾客的敬意,主人家安排大家两两相对,共饮交杯酒。一时间,大堂内欢声笑语不断,酒杯碰撞间,情谊也愈发深厚。众人在这喜庆的氛围中,尽情享受着这场融合了两族文化的盛大婚礼。
婚宴结束后,众人簇拥着新人来到新房,一场热闹非凡的闹新房活动就此展开。一位仫佬族的小伙笑嘻嘻地说道:“新郎新娘,今天可得给我们好好展示一下你们的甜蜜恩爱!”
大家纷纷响应,有人提议:“浩然,你得背着梅丹在新房转上几圈,让我们看看你的诚意!”陈浩然毫不犹豫地背起梅丹,在新房里稳稳地走着,梅丹则羞涩地笑着,脸上泛着红晕。
这时,一位壮族姑娘手持一把系着红绸的尺子,笑着说:“按照我们的习俗,要量量新娘的手,看这双手多巧,以后肯定把家操持得妥妥当当。”她轻轻量着梅丹的手,嘴里还念叨着吉祥话。
还有人端来一个装满红枣、花生、桂圆、莲子的托盘,说道:“新人吃点这些,早生贵子,幸福美满!”陈浩然和梅丹依言吃了一些,引得众人一阵欢呼。
在热闹的氛围中,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各种有趣的节目接连不断,新房里充满了欢声笑语。这场充满欢乐与祝福的闹新房活动,将婚礼的喜庆氛围推向了又一个高潮,也让梅丹和陈浩然在众人的祝福声中,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了两族融合的温暖与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