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之重生当新四军

第158章北疃惨案

加入书架
书名:
抗战之重生当新四军
作者:
溪湖山村闲人
本章字数:
4712
更新时间:
2025-06-12

李振华的动作只影响到冀中西面的战场,对冀中中部、西部战场影响有限。在这场大扫荡中,冀中付出惨重的代价。

冀中平原一望无际,夏季、秋季有青纱帐(夏季至秋季的高粱、玉米植被)的时候还可以隐蔽。到了秋收之后便失去掩护,冀中有的百姓发明“护村沟”“交通沟”弥补冬春无青纱帐的缺陷。冀中有的百姓被迫挖掘野外或村内的单口隐蔽洞,即“蛤蟆蹲”?,初期“蛤蟆蹲”多为单洞口,隐蔽性差且易被敌人发现后“瓮中捉鳖”?

随着时间的发展,"蛤蟆蹲"变成了双出口,又连接起来变成地道。这是绝境之下的求生本能逼出来的生存之道,这其中经过多少血的教训只有当事人才能体会。

挖地道是个辛苦活,也是一个"要人命"的活,谁也不知道鬼子什么时候会发现,发现了的下场,不是全家枪毙就是活埋。挖地道的前期因为鬼子白天巡逻怕被发现,只能晚上干活。地道里黑漆漆的,只能靠油灯照明。夏天闷热、冬天寒冷,空气污蚀,不知道有多少人倒了下来。但就是倒下多少人还得干。只要工程启动了,即使是停下来,鬼子发现了,全村都得死。挖好地道还可能有个活路。

地道战说起来很牛,但现实中地道战哪有那么简单。它是一场真刀真枪、血泪交织的生存搏斗,是无数军民用命换来的胜利。

河北定县北疃庄,这里三面环水,就西边有条路能进出。早些年,为了防止马贼和土匪,村里人在西边还修了道简单的土墙。年初定县的政府就搬到了北疃村,北瞳村修建了比较完善的地道,利用地道把周围的好多村子连接起来,把这一带发展成了打游击的核心区。北瞳村还建土炮楼,街上修了路障和地堡。

4月份根据冀中司令部的命令对地道进行了防水、防烟、防毒改造,增加了通风口及出口。日军扫荡时,防守在这儿的部队可以利用地道及工事跟日军打防御或者巷战。要是打不过,他们和乡亲们还能通过地道逃出日军的包围,北瞳村这时候就像个大堡垒。

5月初鬼子扫荡时,有支小部队来到了北疃村,被八路军轻松击退。这无疑给了抗日军民增强对北疃村地道的信心。鬼子退了之后,抗日军民以为扫荡己经结束,加紧恢复受损的根据地。

1942年5月27日拂晓,日军第59师团53旅团旅团长?上坂胜?率500余名日军及1500名伪军包围北疃村?,清晨发起了进攻驻守北疃村的县大队在政委赵树光指挥下,沉着应战。眼见日伪军实力强劲,为以防万一八路军组织村民下地道,安排熟悉地道的北疃人带路及时往周边村撤离。

此时近三千人进入了地道,地道里拥挤不堪,有限的几盏煤油灯是能照着有限的地方,逃过来的外村百姓对地道不熟,狭窄的通道几乎被堵死,情况己到了非常紧急的地步。民兵队长范栋申?带着一部分民兵进入

民兵竭力维持着秩序,民兵把拥堵的人群引导到储物室、藏兵洞内,慢慢疏通了人群,民兵、北瞳人指挥着百姓往各个方向疏散。

地面的战斗还在进行着,西面的寨墙在日军炮火的打击下惭惭不支,终于轰然倒下了。县大队、民兵退入北瞳村,依托房屋及工事与日伪军打巷战。

日军带着本地汉奸张金牙、张青玉进入到北瞳村,拿着详细的地道分布图,快速找到了几个地道出入口和通气口,日军堵住通气口,往地道出入口扔进赤筒和绿筒两种毒烟弹,然后堵住出入口,守卫洞的民兵,见有烟进入,连忙利用U型出入口木板覆土挡住毒烟,刚做完就倒下了。

范栋申得到鬼子用毒气的报告,加快了疏散的脚步,并派民兵向正在进行巷战的县大队报告。

日军在金大牙、张青玉的带领下,攻击了北疃与南疃的防守结合部,攻破北瞳防卫体系。赵树光还在苦苦的坚持着,地道里的百姓还没有撒离完成。日军占据的区域越来越大,县大队、民兵被压宿到西北角。万般无奈之下,下令战士们退入地道,日军完全占领北瞳,

赵树光下到地道,地道里己乱成一团,狭窄的通道被堵,走在地道里经常踩到暖绵绵的身体,那是拥挤、踩踏而死的百姓,地道里漆黑一片,只能摸索着寻找出口。

地面上日军完全控制了北疃,按照图纸,在全大牙、张青玉的指点下,将20里长的地道主道一节一节掘开,扔进毒气弹,又将毛柴点燃扔进洞口,盖上棉被。毒气和烟气首往地道里钻,地道里来不及撤退的军民被熏倒了一片。

毒气、烟气在地道里漫延,又从通风口、出入口冒了出去,鬼子又发现更多的出口,通风口,掘开之后,又是扔毒气弹。

地道里己成为了地狱,吸入毒气的军民出现呕吐、窒息的情况。有战士、百姓受不了,从洞口爬了出去,日军就在洞口用刺刀等着。有的把头埋在地面的土里,想呼吸一口新鲜一点的空气,然而却徒劳无功。

也有些幸运的找到了出口,逃了出去。这是极少数,范栋申就是其中的一人,他带的一小队人,幸运地碰到了一个北瞳本地人,通过地道到了南疃村,然后撤往了东湖村。中队长马宗波带领一个小队在北疃和解家庄之间用刺刀将地道掏透转移,县大队指导员贾德中、秘书范浩然等18人从南疃一家地洞中杀出。其余县大队人员全军覆没。

日军在北疃村盘据了两天,后面从洞中爬出的军民被日军俘虏,赵树光也在内。日军在北疃村奸淫掳掠,以杀人为乐,整个北疃村血流成河,赵树光趁敌人不备,掘开关押他的房间的墙壁逃了出来。

日军撤退后,一些干部民兵才急急赶到北瞳。一进村,就见到处是死人,妇女死前基本都被侮辱过。死在当街的有,死在村东北井台上,死前都受到了虐杀,从井里打捞出的尸体都面目全非,地道里更是堆着一家一户的尸体……

整个村庄都被死亡的气息笼罩,北疃村一个拥有220户人家的大村庄在这次扫荡中遭到了重创,县大队同样也损失惨重。

北瞳惨案在八路军中引起了震动,一是因为死伤太惨重,二是暴露了地道战的缺陷。这严重动摇了老百姓对平原游击战的信心。晋察冀根据地战后派人到北瞳进行调查、研究,后来引发了冀中对地道的升级改造,配套的战略战术也得到了提升。世界上没有一种一成不变的战术是万能,只有在战争中不断吸教训,不断进步才是王道。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