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六章 水到渠成
“来吧,来吧,家里的粮食虽然不多,但茶水咱们管够。”
“谁不知道桂兰是咱们十里八乡最大方的婆子。”
桂兰笑着睨了那人一眼,“我这好名声都是你传出去的,不知道的还以为我家是个财主呢。”
说起财主,杜青就想起来人人口中盛传的周员外。
跟着众人进了屋,杜青发现,屋里还坐着两个孩子。
孩子长得白白净净的,一人手捧着一个地瓜。
见有生人进来,两个孩子连忙躲进了里屋。
桂兰把椅子擦了擦,“我去给你们沏杯茶。”
“不用了,我们就坐着歇歇脚,待会儿就走了。”
杜青连忙拦住桂兰,她更想了解一下关于周员外的事情。
“我瞧着,两位姐姐是外地来的吧?”
桂兰一开口,几双眼睛都落在了杜青跟顾婶子的身上。
杜青笑了笑,“我们是从豫州城来的。”
“桂兰,那不是你娘家吗。”
杜青惊讶,“这么巧。”
桂兰笑笑,“我双亲走的早,所以就早早地嫁来泗水城,说起来也有十多年没有回去了,也不知如今的豫州城是何种模样?”
“现在四处都是战乱,百姓们能吃口饱饭就不得了,那是什么模样,每个城池都差不多。”
杜青轻叹,“不过,泗水城倒是比其他地方好一些。”
“咱们这儿毕竟挨着京城,再往前走几里地就等到城门口了,日子肯定过得好一些。”
杜青点头附和,“是呀,我还听说这城里有一位周员外,家中有上千亩良田,正是因为有他在,所以城里的百姓们才能吃饱,不知是真是假?”
桂兰笑呵呵地点头,“这倒是没骗人。”
“你们也是想要种周员外的地?”
杜青的确是有这种想法,只是,眼下手里的银子不够,一时半会儿恐怕没法租地。
“我们刚到这,打算在这儿开个小饭馆,要是能再找几亩地,自己种种菜种点粮食,那就再好不过了。”
“所以你们今日过来是打算见一见周员外?”
桂兰说完,杜青点点头,“正好路过此地,遇到你们家的母羊难产,所以还没去呢。”
桂兰笑了笑,“那你们今日来的还挺巧,这两日是每个月收租的日子,周员外正好在家中,我今日一大早还瞧见他跟他那房姨太太出门,不过这会儿应该也快回来了,你在我家中坐一会。”
说着,桂圆就使唤自己的小儿子,“小宝,你去街上看看,周员外若是回来了就跑回来跟娘说一声。”
小宝点点头,一溜烟就跑没了影。
杜青喝了一口茶,细问起周员外的事情。
“这周员外家中为何会有这么多亩良田?”
“这你就不知道了吧,周员外祖上就是我们这儿的豪绅,家中有钱的不得了,据说,他爷爷那一代,家中还出了位少将军,所以这些良田都是原先皇上赏赐。”
“可现如今是灾年,哪怕是有这么多亩良田,只怕也种不出多少粮食吧。”
“原先干旱那些年,你们这儿还有收成吗?”杜青问。
桂兰就像是听到了什么笑话一样,盯着杜青,笑得合不拢嘴。
“周员外有远见,打了不少口水井,干旱这些年井里的水虽然不多,但也足够我们用了。”
“原来是这样。”
杜青看向窗外,阳光明媚,前些日子下的大雪早已经化成了水,如今日子也渐渐暖和起来,有了冬去春来的迹象。
“怪不得叫泗水城,干旱这些年我们家中都是颗粒无收,没有想到泗水城里的粮食竟然还能丰收。”
“不过我们城里大半的粮食都卖去京城了。”
“周员外又把卖的这些人给我们这些农户分了,虽然银子不多,但也足够我们吃上大半年了,日子倒是清苦,也总比饿着肚子在外面受冻强。”
“这么说,周员外还是个好人了。”
杜青心中的担忧渐渐放下,她临出门的时候,把全部家当都带在了身上。
跟桂兰聊了聊,感觉这位周员外也是个好说话的。
若是银子不够,兴许可以与他商量着先赊欠,等将来赚够了,银子再还给他。
来到周员外家门口。
顾婶子上前敲响大门。
不多时,院内就传来了一道声音,“来了来了。”
朱红色的大门缓缓拉开,露出一张苍老的面孔。
老人盯着她们俩仔细打量了一番,面上透着一分疑惑,“你们找谁?”
杜青连忙自报家门,“我们慕名而来,想来拜访周员外,租几块地皮用。”
桂兰说,时常有人上周家租地皮。
所以杜青就直接自报家门,也省的两家人互相猜忌。
“那你们随我进来吧。”
看样子,管家已经习惯了,有人上门租地皮。
杜青跟顾婶子对视了一眼,她心中窃喜,没有想到今日事情竟会如此顺利。
听桂兰说,周员外一年到头在家里的日子,不过就这么几天。
她们来的还挺凑巧,正好碰上他在家中的日子。
管家将两人领进一间堂厅,交代了几句,便让她们先等着。
这一等就等了将近一盏茶的功夫。
赵思妍在杜青的怀里只打哈欠,出门一整日,她这会儿饿的无精打采的。
好在空间里还有吃的,她跑回空间吃了点压缩饼干,又喝了一盒牛奶,这才有精神。
外头传来脚步。
杜青连忙抱着她站起来。
赵思妍漫不经心地看向门口,只见一个身量纤瘦,长相儒雅的男人从外面走进来。
男人的身后还跟着两位如花似玉的美人。
不出意外,此人就是桂兰口中所说的周员外,而这两位美人应当就是他刚纳的妾室。
“你们要来租地?”
周员外径直走到主位前坐下。
杜青应声,“我们想租几亩地用来种粮食。”
“规矩都知道吧?”
杜青点点头。
桂兰将周家的规矩都说过了,每个月都要划出一部分的粮食上交周家,这些粮食放到年尾的时候一块兑换成银子交给周家。
也就是说,不仅要支付租地的租金,到年尾的时候还要另付一份粮食。
不过好在周员外要的租金并不高,这也是为什么城里大部分的百姓都愿意种他家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