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是25000人,其实真正雇佣,是要远多于这个数的,这个时代,遇到雨雪天气,干一些活的效率极低,基本是必须休息的。
这是一个感冒就可能要人命的时代,不急的活是不可能冒雨赶工的。
还有就是农忙时节,农业国家,一切以种田为主,把这些日子去掉,就可以招募更多人了。
有农谚语:一年45天忙,一天要办九天粮。
田园
夏收、夏播、夏管等“三夏”时间,差不多是45天,一天要办九天粮,这里面45*9=405,是比365天多出40天的,其实这里面就有古人存钱的思想,也有防止意外的原因,比如生病。
明朝初期应天的冬季气温非常低,甚至达到了零下20度,河水会被冻住数天不解?,这种时候,冬天最冷的一个月也就做不了事了。
应天的年平均雨雪天数为117天,去除重复的,一年真正能干活的可能只有180天。
这时候聚集起来的人就得有5万人,五万人聚集是很容易出问题的,后世跨年放气球,都有人用加特林对天发射,想要引发骚动,更别提大明刚建立七年的时候了。
不过朱元璋是有办法的,召集500个懂得治理河道、挖灌溉渠等工程的技工做监工,发双倍的米和齐稻草,负责管理工程的发展,他们每个人带6个会干活的士兵,合计三千士兵,他们给六个士兵分配每天三个时辰的活,同样是双倍工资,技工和士兵还得负责整个工程的安全。
这两组人,就相当于3500个民夫干一整年的白米和齐稻草了。
然后这三千士兵,每个人则带领10个召集来的民夫,这10个民夫只需要在西个时辰内,每个人都做完和士兵三个时辰一样的活,就可以完成当天的任务。
古代徭役也是这样,并不累,但是必须干活。
如果是那种逼着一定要加班加点的,就会有人喊: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莫道石人一只眼,挑动黄河天下反。
一共三万民夫,这些民夫干满180天,相当于一万五千的人干满一年的量。
25000人量的白米,还会多出6500人量一年的白米和齐稻草,其实这些并不会剩。
因为这33500人干活180天,也是要吃饭的。
他们自己带一些干粮,加上朱元璋发这6500人量白米作为熬粥的补充,才能让他们有力气干活,可以保证不会有人被饿死。
古代徭役官家也是要负责一部分粮食的,这才有了官员可以上下齐手,不过有朱雄英的天兵盯着,他们能做的不多。
朱元璋不怕这些粮食不够,就算稍微缺一点,朝廷贴一点也没事,以后等所有基建修好了,只要一部分人维护,没有什么事了,这些粮草,也能给军队用。
最重要的还是如果以后还有这样的农场,或许可以渐渐取消全国的徭役了,毕竟他是真正蠲免田赋、蠲免徭役的皇帝。
一个农场就是400哨兵,500技工,3000士兵,30000民夫,相当于让33900户彻底摆脱了饿死的可能。
最后朱雄英笑着说道:“爷爷,还不止如此,等到了明年,这万亩农场,还能给周边地区,供应两季万亩的水稻种子,这些种子,按现在的种田水平,没有天灾的情况下,堆肥给到位,在中等田的亩产就将有500斤以上。”
根据顾炎武的记载,洪武年南方水稻的单位亩产量要比小麦多2倍左右,南方水稻的亩产量大约为288明斤?,接近两石。
在明朝,南方水稻的亩产量是慢慢有所提高的,这主要得益于农业技术的进步和耕作方法的改进,到大明后期,南方每市亩平均产稻米从两宋的1.387市石提高到大明的2.604市石,折合现代制亩产是390.6斤?。
所以种子足够好的情况下,提升到亩产500斤,也是有可能的,再提高,就得化肥等物品了。
朱雄英拿出这高产的水稻种子,虽然在现在的首隶,可能因为天气,只能种一季,但500斤亩产种两万亩,减去不足300斤的亩产两万亩,一年就相当于多了2000吨的水稻收获。
这都快接近大明一年收税的千分之一了,一个人一天不吃其他,只吃两斤米,也够5500人吃一年了。
朱元璋如果不是身体硬朗,绝对像中奖的范德彪一样嘎过去了。
这些种子自然不会免费发放,一斤种子换一斤粮食,朱元璋也没想靠这些种子去赚什么,但他会明确规定,免税的士绅不可兑换,如果要兑换,那就得交税。
而且兑换种子的时候就会说清楚,种子第二年就会退化,最起码减产50斤每亩,最后退化成和普通种子一样,所以最好还是来兑换。
就算是退化的种子,士绅想种,也得报备,否则一旦查出他们的免税田里有这些种子种出的,革除免税资格。
朱雄英的想法自然是先达到官绅一体纳粮,谁不交税就揍谁,只是现在的天兵还不够多,他一旦推出新政,可能伴随的就是这帮老地主们集体跳反,天下大乱。
都是自己的子民,朱雄英可是大善人,见不得民众受苦。
所以他准备先用这些种子,来解决民众把田挂到士绅手下这件事,毕竟就算交税,如果亩产能达到双倍,他们也会过的很好。
朱元璋突然问道:“大孙,你说他们是天兵,是不是可以帮我训练士兵?”
朱雄英和系统商量后,说道:“女兵在这个时代训练男兵,没有绝对的忠臣,那些男兵肯定会出问题,可以让女兵在军籍的女儿中,找一些女孩子培训,做一些医疗、缝纫等方面的事情。
男兵的话,每个人可以训练五个人,爷爷可以先让他们每人带十个人,按照需求的标准选出五个合格的年轻士兵培训吧。
我们那时候18岁算成年,开始当兵,就按照18-22这个岁数的选,如果选不出五个的就再安排。”
朱元璋笑道:“好,有大孙这些天兵的培训,我大明的士兵肯定会更强。”
朱雄英说道:“爷爷,这些训练的士兵,每三年算一个批次,我们那时候的普通人服兵役就是两三年,最优秀的可以留下,剩下的全部复员,让他们回归社会。”
朱元璋点头,如果常年没有战事,这样才会让部队一首有活力,只是现在的大明还做不到,就算朱元璋有将近300万的士兵,也有人不停地作乱,比如南方走私的假扮倭寇就经常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