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皱眉,说道:“江西行省、浙江行省、福建行省这些经商的文人,他们肚子里坏水多得很,如果不是当时打仗要钱,咱都不乐意和他们打交道。”
朱元璋和江南富商,刚开始就是敌人,只是这帮文人太不抗打了,张士诚自从成了一方诸侯,就变得胸无大志,朱元璋则是横推过去,这些富商只能捏鼻子投降了。
朱雄英笑道:“正因为如此,才应该让熟悉他们的刘基来设定法律。
现在己经是洪武七年年中了,人们安定下来,日子慢慢好起来,就会有钱买卖,这是改变商税最好的机会。
如果依旧实行低商税,那江南这些大富豪们会越来越富有。
当钱财多到一定程度,他们什么都不做,也会吞纳越来越多的钱财,这叫虹吸效应。
现在大明缺少钱财,除了元朝带走的,何尝不是他们把钱都捏在手上的后果?”
朱元璋虽然不懂什么叫虹吸效应,但他依旧听懂了,点了点头表示同意。
明朝太穷了,甚至出现了钱荒,就是市场上做钱的银和铜都不够,很多时候只能以物易物,就连收税都是啥都收,所以洪武年间的税收才非常难以统计。
朱雄英继续说道:“我觉得先暂定,对于和种地的农民一年收入相当的商人,依旧还是30税1,也就是一年收入30两以内吧;
毕竟底层商人也是混口饭吃,我们收税的对象也不是他们,甚至对于诚信经商的,还得保护和支持,这个以后有条件了再说。
如果商户的年收入达到100两以上,可以收30税2;
一旦达到200两以上,就收他10税1。
我是参考后来爷爷祖制给正六品的官员俸禄,一年才96两白银;甚至从西品的俸禄,也才相当于201.6两白银一年。
这些商人赚了钱,又不能穿贵的衣服,只会藏起来,钱必须流通,才能发展,而一年能赚到和正六品、从西品接近的白银,基本就是县级顶尖的商人;
商人年收入300两以上,10税2;
商人年收入500两以上,则是10税3。
从二品一年的俸禄,才460多两的收入。
能赚到这么多钱的,几乎就是在某一府一手遮天的大商人了,还是刚刚的原因,他们赚钱却不花,钱财不能被他们藏起来,这些人甚至可以影响好几个县的势力分布。
一千两以上,两千两以下,10税4。
正一品一年才835两多的收入,所以当商人给他们行贿的时候,可能就是他们一年工资,根本管不住。
至于两千两以上,则是10税5!
这也是暂定收税的极限。
年收入达到一两千两,甚至更多的,就是那些百年以上世家,在某一个省内,他们就是土皇帝,爷爷应该和其中一些打过交道。”
朱元璋皱眉,说道:“如果收这么高的税,他们还得运输,这些钱财可能他们就不赚了,那不是让他们继续藏钱吗?”
朱雄英笑道:“爷爷,不管是他们找人运输,还是进城、过关卡的费用,他们都可以拿到回执,这些钱可以作为抵税,也就是朝廷税收一体,这些过路费都算在要收的税里面,而且朝廷还会保护纳税的商户。
如果有官吏敢敲诈他们,他们可以要回执。
吏员不给回执,他们可以报官。
这个到时候必须要在开始改税的地方,专门安排士兵保证商人交税后就不会被刁难。
敢故意刁难合法纳税商户的官员,可以先杀一批。
朝廷把这些钱收上来,也不要全都变成国库的钱,可以作为发给鼓励商业发展的官员们的奖励,他们的工资太低,还得养小吏,很多都没办法真正办事,让他们有足够收入,安心给百姓们服务。
到时候还敢再贪,那就杀,夷三族起步。”
朱元璋脸黑了:“商人都是王八蛋,吃人不吐骨头的,你这样做鼓励商业,他们的社会地位,是不是也要提升?
我让他们不能穿丝绸,不能用华贵之物,才是对待商人的办法。”
朱雄英问道:“爷爷,既然你要这样说,那如果一个官员,他其实是一个商户的实控人,但打理商户的是他的家丁,家丁不能穿华贵衣服,没有什么不对。
但官员可以穿华贵衣服啊,经商的其实就是官员,没有他的关系,只靠家丁根本做不起来,那爷爷你所谓的办法还有用吗?”
朱元璋气道:“咱明文规定:凡公侯内外西品以上官,不得令子弟、家人、奴仆于市肆开张铺店,生放钱债及出外行商中盐,兴贩物货。
哪个敢?”
朱雄英笑道:“爷爷,这就是自欺欺人了,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啊。”
朱元璋无理取闹:“那你说后面是不是要提升商人地位?”
“这是之后的事了,如果有敢于做假账逃税的,就抄家,主犯杀掉,其他人都去挖煤、挖铁矿。
让吏员和富商去斗,如果吏员故意坑富商,富商可以告;
富商如果逃税,被吏员抓住,吏员也有奖赏;
然后让各地驻扎的亲军都尉府监察,控制两方,从其他地方找人审案。
另外天兵们负责暗访,防止有冤假错案,作为保险。
爷爷,这些富商,每年收入千万两白银,如果你现在不改,并且还设成祖制,以后就没办法改了。
难道还要让后世子孙因为穷,而亡国吗?”
想到之前提到的明朝灭亡原因,朱元璋顿时知道必须趁早改,说道:“那就让刘基来做,如果他没做成,那就还是让他去死吧。”
朱元璋的想法很简单,大孙说得对,其他人对江南这些富商不了解,想制定法律也没办法做到打击要害,可是刘基不同,他就是那边的人,下手能打七寸。
但是如果刘基因为同乡之情,却不对这些人下手,那就是对不起大明,对不起他朱元璋,现在就敢这样,以后肯定就敢反了大明,还不如早点杀掉。
刘基自从听说钦天监出了个天下第一神算,成功预言了三月份的灾害,就感觉到了不妙。
刘基喜欢卜算,但实力一般,甚至曾经因为求雨求不下来,而差点被李善长坑死,而不是后世用什么推背图神话的那样,卜算无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