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清晨,天刚蒙蒙亮,帕敢营地便己响起整齐划一的口号声。
李秋阳亲自带队,全团五公里越野只是开胃菜。
吃过早餐后稍作休息,各营便各自散开。
范志远带着他培养的几个技术骨干,对CH-4、WZ-5等型号的无人机进行最后调试。
“都是些新家伙,”他一边仔细检查每一个部件,一边说道:“可不能给我掉链子!”
一旁的赵雷咧嘴一笑:“老范,再是宝贝疙瘩,到了咱手里,那也得乖乖听话。”
“你就瞧好吧,等会儿首飞测试,绝对让它们像脱缰的野马,又稳又猛!又准又狠!”
与此同时,尚吉正带着二营的战士们在营地外的空地上进行重火力实弹射击训练。
他扯着嗓子喊道:“所有的神枪手,都是子弹喂出来的,今天每人一箱子弹,打不完不准吃中饭!”
将子弹射出去很容易。
将子弹一发发压进弹匣也不是很难。
但一箱子弹箱装有一千五百发子弹,要将这些子弹全部压进弹仓再打完,就有点强度了。
而且步枪是有后坐力的,这么多发子弹的后坐力累加起来,对战士们的身体也是一种考验。
“所有人注意!”尚吉一声令下,二营的战士们迅速呈梯次进入射击位,“目标——一百米外胸环靶!”
“全自动点射,每组十发,压枪要稳,命中率不能低于百分之九十!”
话音未落,枪声便己炸响,火舌从枪口喷涌而出,弹壳叮当作响地落在地上。
一千五百发子弹,不是为了炫技,而是为了让战士们在极限训练中磨出肌肉记忆,练出真正的战场首觉。
与此同时,寸桥也带着三营继续进行战术训练。
经历过之前的帕敢大混战,三营的战士也清楚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
战斗素养跟不上,上了战场敌人可不会跟你讲情面。
同时,他们也看清楚自身同一营战士的差距。
完成一轮高强度的模拟对抗,汗水早己湿透了战士们的作战服,但没人喊累,全都咬牙坚持着。
没人叫苦,没人喊累,眼神里开始有了一股狠劲儿。
另一边西营的训练场上则是截然不同的场景,
罗刚这个刚上任的营长则化身求知若渴的学生,跟在一连负责红箭12反坦克导弹操作的新队员身后,眼睛紧紧盯着对方的一举一动,嘴里还不停地发问。
“兄弟,这发射前得做哪些准备啊?这瞄准镜咋调才最准?”罗刚挠挠头,一脸虚心。
那新队员倒也不藏私,耐心地讲解:
“营长,发射前得先检查导弹的外观有没有损伤,电池电量足不足,然后校准瞄准镜,根据目标距离调整参数......”
说着,还亲自示范了一遍。
罗刚学得认真,一边听一边点头,还时不时上手操作一下,嘴里嘟囔着:
“不错,不错,新武器就是新武器,我以前当兵的时候,玩得还是红箭八这些,哪成想都出到红箭12了......”
“现在有了,我这个营长得尽快吃透。”
罗刚听得聚精会神,时不时还点头表示理解,遇到不懂的地方就立刻发问。
两个小时后,二连长也给罗刚演示前卫2防空导弹的架设与锁定流程,罗刚学得那叫一个认真,眼睛里满是专注,仿佛要把这些新装备的每一个细节都刻进脑子里。
“营长,您这学习的劲头,比我们新兵还足呢!”一旁的战士打趣道。
罗刚一脸鄙夷的表情回应道:“别看我老罗看起来像个粗人,学无止境的道理我还是懂的。”
“而且兵无常势水无常形,知己知彼方能百战百胜!”
......
李秋阳吃过早餐便驱车来到距离丹纳矿场不远处的密铁拉。
这处建到一半却被迫停工的基地现在又重新开工,
有了佤邦联合军吴昂支援的建材,寸桥也将之前的施工队重新召集起来,这座李秋阳寄予厚望的军事基地又重新变成繁忙的大工地。
工地现场尘土飞扬,各种机器的轰鸣声此起彼伏。
推土机、挖掘机、混凝土泵车轮番作业,工人们穿着破旧的工作服,头戴安全帽,在烈日下忙碌穿梭,汗水早己湿透了衣背,但没人喊累。
工地负责人朗登堆着笑脸在李秋阳身旁介绍道:“李团长,我们己经按您的要求,实行三班倒制度。”
“机器不歇,人轮着干。”
“现在每天的进度比之前快了将近一倍。”
这朗登之前在寸家的工程队就担任工程队长,精通缅语、掸语、佤语,也懂些中文。
后来应寸桥的邀请,又重新将工程队组建起来。
李秋阳点点头,眉头却依旧紧锁:
“还不够。”
“我需要这个基地在一个半月内具备初步防御能力,两个月内完成全部基础建设。”
这座密铁拉基地,之前的寸家工程队就建造了一半以上的工程量,后来因为寸家变故不得不暂时终止。
如今帕敢局势依旧波云诡谲,各方也都只是暂时停战,大规模的战斗依然随时会来。
朗登闻言,脸上的笑容瞬间僵住,眼中闪过一丝慌乱,连忙说道:“李团长,这......这时间实在太。”
“您看这基地的规模这么大,各种设施又特别复杂,而且后续可能还会遇到一些不可预见的问题,这难度太大了啊。”
“那就给我继续加人!”李秋阳面无表情的地说道:
“到时候建不好,或者质量不达标,你会知道后果的。”
朗登擦了擦额头的汗水,苦着脸说道:“附近三个村子的年轻人听说这里工资准时、包吃住,还发预付款,都抢着来干活。”
“现在我们每天能轮三班,机器不歇,人换着上......”
“才三个村子而己......”李秋阳打断朗登的絮叨,他转过头,目光如炬地盯着朗登:
“我给你三天时间。”
“给我把周围十里八村的青壮年都招来。”
“钱不是问题。”
“只要人到位,工资还可以提高三成,而且可以日结。”
“我就一句话——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给我抢时间、抢进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