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车拉回来,并不能直接使用。
林玉兰去了一趟王大娘家,王大娘她家那位会一点木工活,三两下就把板车给修好了。
另外,王大娘他们家跟村里另外三户人家在两年前就共同买了一头牛。
他们四家有牛,但却没有牛车,而林玉兰家有板车,但却没有牲口拉车。于是几家商量好,林玉兰出车,王大娘等人则出牛,五家人共同使用牛车拉水,这样大家都能省些力气。
运水的问题完美解决,可打水却出了状况。
这天,宋如意从商城里买了些新鲜药草炮制,打算炮制好再卖回给商城,赚个手工钱。她才刚买了药草,正准备炮制,就听到林玉兰回来的声音。
宋如意走出房门,见牛车上的水桶空荡荡,开口询问道:“娘,没打到水吗?”
林玉兰叹气摇头,“只剩下浅浅一层,打起来的水,泥多水少,也不知道是装泥巴还是装水。”
宋如意皱眉,“怎么会干的这么快?”
“不清楚,前两天还有不少水,今早起来,水就没了。”
“你三叔公已经带人沿着上游走,说是要找找河水干枯的原因。”林玉兰放好水桶,看向宋如意,“如意,你想不想吃河虾?河里的水干了,水底下有好多河虾小鱼。”
村里人见打不着水,都跑去抓河虾小鱼了。她本来也想去抓,但她不会煮河虾,每次煮出来都有一股子泥腥味,如意不爱吃,她也吃不下。
宋如意河虾没多大兴趣,她每天都能用商城开小灶,不缺那点虾肉吃。但林玉兰和赵雪珍天天吃菜干糙米,一点蛋白质都没有,需要多吃些河虾补补身体。
“娘,你不是担心家里粮食不够吗?我们可以多抓些河虾回来晒干放着,想吃的时候再拿出来吃。”
林玉兰闻言觉得有理,“那行,带上簸箕,我们去河里抓河虾。”
河里人很多,如今这世道,大家都清楚粮食的重要性,所以即便这河里的河虾肉少,也有许多人来抓。
宋如意把裤腿挽起来,拿着簸箕走到河中央,把簸箕放在水里晃两下再提起来,簸箕中就有十几只小河虾在蹦跶,偶尔还会有几条小鱼。
捞的正起劲,几个村民从上游匆匆跑过来大喊,“别捞了,快回去抄家伙!上游田家村不做人,用石头沙袋把河给堵住了!”
“什么?田家村把河给堵住了?”
“难怪这河一夜之间就没水了,原来是田家村搞的鬼!”
“他娘的,一群王八羔子,等着,爷爷我现在就回去抄家伙,不把他们打的头破血流,我就不姓宋!”
“……”
村民们气愤不已,天气本就干旱燥热,加之他们日夜担忧会被征兵,心情差到极点,属于一点就炸的在这关键时刻,田家村还给他们整幺蛾子,这不是找打吗?
村民们全都怒气冲冲往上游走,宋如意也想去看热闹,被林玉兰给提溜回来。
“别乱跑,趁现在人少,赶紧捞河虾。”
宋如意老老实实捞河虾,捞了小半个时辰,河里的水渐渐多了一些,不用想都知道,定是宋三叔让人把堵住河水的沙袋搬走了。
果然,没多久,宋三叔就带着村民们陆续回来。
看着村民们身上狼狈的样子,估计是跟田家村的人狠狠打了一架。
……
宋家村跟田家村打了一架后,河里的水流了五天,又干涸了。
这回不是田家村堵了水,而是真的没水了。
村民们都跑到宋三叔家,想让宋三叔给他们出个主意。宋三叔考虑了许久,驾着骡车去了镇上。
河水干涸,天不降雨,村民们没了活路。宋三叔想不出什么主意能让村民挺过来,唯一的办法,就是向县令申请行乞,去其他地方寻找活路。
申请行乞后,宋三叔就让村民们别再管地里的庄稼了,准备好行囊,等行乞令申请下来,他们就要背井离乡,去其他地方生活了。
宋如意听到这个消息有些茫然,她还没开始发家致富呢,就要进入逃亡模式了?这多少有些刺激。
为了以后行乞路上能过得舒服一些,宋如意开始大量炮制药材。
林玉兰知道宋如意在炮制药材,有些奇怪她炮制的药材都去哪里了,每次炮制好,没几天就消失不见。不过林玉兰并没有深究,只要如意不做什么危险的事情,她爱干嘛干嘛。
凌晨时分,宋如意迷迷糊糊醒来,给锅里蒸的药材添火。
正要下床,门口传来细微的动静。宋如意踮着脚走到门前,便看到有人从外面伸进一把匕首,试图撬锁。
宋如意的心提到了嗓子眼,她悄悄往后退,摇醒还在床上睡觉的林玉兰跟赵雪珍。
“外祖母,娘,有人在撬门。”
林玉兰一听,立即下床想要去查看情况,被宋如意给制止了。
宋如意环顾四周,把洗漱用的木盆交给赵雪珍,而后又把凳子搬过来让林玉兰拿着,紧接着她捡起门后的木棍,心中默数三个数,用力敲击门板,扯开嗓子大声喊:“救命啊!家里进贼啦!王大娘,救命啊!”
与此同时,赵雪珍和林玉兰也拿着手中的物品用力敲击墙面地面,发出巨大噪音。
门外贼人突然听到声音,吓的心脏都要跳出来了,慌乱之下抽出匕首逃跑。
另一边,隔壁正在熟睡的王大娘一家听到动静,全都被惊醒,一个个爬起床拿着家伙冲过来。
“玉兰妹子,小如意,你们没事吧?”
听到王大娘的声音,林玉兰心里才松了一口气。打开门,她看了看四周,随即问道:“王姐,你们刚刚过来,有没有看到那贼人?”
王大娘点了点头,“看到了,我家那口子看到一个黑影从你家翻墙出去,他已经带人追过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