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大乱,风云四起。锦州城为避祸患,派重兵把守城门,禁止灾民进城。
但俗话说得好,有钱能使鬼推磨,这世上大多事情都可以用钱解决。
宋三叔召集村民筹集银钱,每家每户出几两银子,没一会儿,他就筹集到了七十多两银钱。
宋如意见宋三叔怀揣巨款往城门走,思索一番,她朝林玉兰喊了一声,“娘,我去找三叔公。”
林玉兰还没反应过来,宋如意就一溜烟跑没影了。
城门官兵众多,宋如意跑到城门口时,宋三叔正偷偷给其中一位官兵塞银子。
官兵掂量了一下银子重量,一脸嫌弃把宋三叔给推开,“滚滚滚,这么点银子就想进城,你当打发叫花子呢?”
宋三叔被推的一个趔趄,差点摔在地上。宋如意急忙跑上前扶着他,“三叔公,你没事吧?”
宋三叔站稳后说道:“没事,小如意,你怎么来了?”
宋如意笑着道:“我过来帮您进城。”说着,她从怀里拿出一串融入了金箔的樱桃红琉璃手串。
手串颜色艳丽,宋如意刚拿出来,周围几个官兵便盯上了。她也不慌,开口就是胡诌,“这是我娘的嫁妆,听我娘说,这手串是我外祖父考中秀才后,一位贵人赠与他的。”
齐晋国尚文,那几位官兵一听宋如意的外祖父是秀才,便打消了想要强抢的念头。
宋如意把手串放在宋三叔手中,“三叔公,我娘担心您进城的银子不够,特意让我将这手串拿给您。”
宋三叔连忙推拒,“这是你娘的嫁妆,我不能要,你快拿回去。”
宋如意把手串塞在宋三叔手里,“三叔公,进城要紧,其他都不重要。没有粮食,纵使有金山银山也没用。”
这种玻璃手串,看着漂亮,实际并不值钱。她在商城花了三十九文买了两条,还有一条是渐变粉色,打算等进了城拿去当铺当了。
若非形势所逼,宋如意并不想拿出这些现代工艺,怕惹人怀疑,给自已招来祸端。
宋三叔叹了口气,拿着手串再次上前和官兵攀谈。没一会儿,那官兵便让人带宋三叔进城。
宋如意厚着脸皮跟了上去,官兵或许是想到手串是宋如意带来了,便没拦着,让宋如意混了进去。
城内繁华,非城外可比。沿街商贩吆喝叫卖,行人来去匆匆,宋如意好奇地左顾右盼,宋三叔抓着她的手,“跟紧我,别走丢了。”
宋三叔牵着宋如意往城内走,别看城内商贩众多,可卖粮食的却没几个。他带着如意走了两刻钟,才看到一家开着的粮铺。
粮铺门前排着长队,全都是来买粮食的,宋三叔赶忙拉着宋如意一起排队。
宋如意四处看了看,挣脱宋三叔的手,“三叔公,我去前边看看还有没有其他粮铺。”
宋三叔一口拒绝,“不行,老实待在我身边,不准乱跑。万一你被人拐走了,我怎么跟你娘交代?”
“三叔公,您放心,我机灵着呢,不会跑丢的,我一会儿就回来。”说着,宋如意拔腿就往远处跑。
宋三叔急的直跺脚,想追出去,又担心离开以后再回来就买不到粮了,只能眼睁睁看着宋如意跑远。
宋如意跑开后,在附近转了两圈,找到家生意红火的当铺走进去。
当铺伙计看到宋如意穿的破破烂烂,身上还有一股子汗臭味,当即将人赶了出去,“小叫花子,走走走,这里不是酒店吗,没有剩饭给你吃。”
宋如意也不恼,开口解释道:“我不是叫花子,我是来当东西的。”
伙计明显不信,“你个小叫花子,能当什么东西?”
宋如意看了一眼店内,见里面有几个客人在,她便从怀中拿出那渐变粉丝琉璃手串,“我要当这个手串。”
齐晋国有琉璃,但工艺还不成熟,烧制不出这种晶莹剔透又带着渐变粉色的琉璃。
当铺伙计看到那手串,便知道这是个稀罕物,瞬间变了脸色,笑呵呵的将宋如意迎进店内。
进入店内没一会儿,当铺伙计便叫来一位朝奉检验手串。朝奉拿起手串仔细端详,眼中泛着精光。看了一盏茶的功夫,他才把手串放下。
“小姑娘,这手串你是从哪儿得来的?”
宋如意面不改色的应对,“这是我外祖父考中秀才后,一位贵人赠与他的。他把手串给了我娘当嫁妆,现在家里揭不开锅了,我娘让我拿到当铺换银两。”
朝奉盯着宋如意看了一会儿,随后又问道:“那你娘自已怎么不来?”
“她在米铺抢着买米,让我先来当铺。”宋如意佯装不耐烦道:“叔叔,这手串你收不收啊?如果不收,就还回给我,我娘还等着拿这手串换钱买粮呢。”
朝奉笑着道:“收,当然收。你是要活当还是死当?”
“死当。”宋如意伸手比了个数字,“我娘说,这手串至少值这个数。”
朝奉见状有些犹豫,抿了抿唇道:“小姑娘,这个价太高了,你这手串不是金不是银,也不是玉石玛瑙,不值这个价。”
“那算了,我去别家问问。”宋如意一把拿回手串,转身就要走。
朝奉急忙拦着,“哎,小姑娘,别着急啊,价格不合适咱们可以慢慢商量。”
朝奉看了一眼店里其他客人,压低声音道:“小姑娘,这里人多眼杂,这样,你跟我进里屋,我找我们老板跟你谈?”
“不必,你就说我给的价格你能否答应,若答应,我们现在就交易。若不答应,我们也没什么好谈的了。”
宋如意才不傻,她只是八岁孩童,孤身一人进去里屋,手串被人抢了怎么办?大堂里人多,当铺的人想做什么手脚,也会有所忌惮。
宋如意态度坚硬,当铺朝奉无法,只得按照她的价格买下手串。
一刻钟不到,宋如意怀揣二十两白银从当铺离开。
她前脚刚离开,当铺伙计便悄悄跟了上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