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过了数日,玉儿的伤势逐渐好转,皇太极照例过来探望,寒喧几句后,玉儿轻声说道:“汗王,我们各个旗下状如何?”
皇太极微微皱眉,不知她为什么会有此一问,还是据实说道:
“今年白灾,各旗都冻死不少牛羊牲畜,奴隶也很多,各个贝勒手下牛录,章京也不安分,蠢蠢欲动。这些人,杀也不是,不杀也不是,头疼啊!”
玉儿却转开话题:“汗王把它折断!”说完递给皇太极一根树枝,皇太极不明所以,随手轻松折断。玉儿又递过一把:“继续!”
皇太极脸上闪过一丝愠怒,按过那把木枝,用力想要折断,却怎么也不可能做到。
他看着玉儿,玉儿也看着他,两人相对无言,皇太极似乎明白了什么,陷入了深深的沉思。
又过了一会儿,玉儿又说道:“太祖十三副兵甲起兵,辛苦打下这份基业,可人口有漠南蒙古多吗?有大明帝国疆域广吗?”
皇太极目光灼灼地看向玉儿,“福晋的意思本汗明白,单根易折,众则难摧,如今我后金内部虽有忧患,
但只要团结一致,便能如这把树枝一般难以撼动。而对外,我们虽不如蒙古人口众多,不及大明疆域广阔,但可联合蒙古各部,再逐步蚕食大明。”
玉儿浅笑盈盈,“汗王英明,如今各旗虽有纷争,但都是为了后金发展,若是相互消耗,只会让外人有机可乘。”
皇太极颔首,“玉儿,你虽是女子,却有如此见识,实在难得。本汗决定先安抚各旗之人,
再派使者前往蒙古各部商议联盟之事。待内部稳定,外部助力之时,便是我后金进军大明之日。”
玉儿福身行礼,“汗王定能成就一番大业。”皇太极扶起玉儿,“日后还望你能多多为本汗出谋划策。”
玉儿自谦道:“汗王不必如此,妾身乃一介女流,怎可对江山社稷胡言乱语。只是一些小小的看法而已!”
此后,皇太极依照计划行事。他先是在各旗之间周旋,恩威并施,许以重利,严惩首恶,各旗渐渐安稳下来。
同时,他派出得力的使者前往蒙古各部。那些使者带着厚礼,诉说后金与蒙古合作的好处。蒙古诸部权衡利弊之后,大多愿意与后金结盟。
随着后金内部团结一心,外部又有蒙古相助,势力日益强大。而玉儿时常陪伴在皇太极身边,偶尔提出些独到的见解。皇太极愈发看重她,常常与她商讨国事。
一日,皇太极望着远方,意气风发道:“玉儿,如今局势大好,进军大明指日可待。”玉儿微笑着回应:“汗王精心布局,自是水到渠成。但大明底蕴深厚,仍不可轻敌。”
皇太极大笑:“爱妻之言甚是。不过本汗相信,凭借后金勇士的勇猛以及各方盟友的助力,定能踏破那万里山河。”
而后金在皇太极的带领下,果真朝着称霸中原的道路稳步前行,玉儿在背后默默支持,成为皇太极不可或缺的贤内助。
自此之后,皇太极更加重视玉儿,玉儿也凭借自已的智慧,在这复杂的局势下,成为皇太极背后不可或缺的谋士,后金也在皇太极的治理下逐渐走向强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