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面上的意思,孩子出生第二天,本宫就派人去了你老家,让族长在族谱里填上了孩子的姓名。”陆余的语气依旧平静,她的眼神中带着丝丝嘲弄。
“不可能!第二天的时候孩子还没取名呢!你怎么会知道孩子的姓名!”这下叶辰修有些急了,他的脸色涨得通红,额头上的青筋暴起。
“哦,本宫给他取了名字,叫叶二狗,小名叫狗子,百姓不是都说贱名好养活嘛,我还特意交代,这孩子上了族谱后,就不能更改名字过继他人,也就是说,至死他都是你爹的儿子,是你的弟弟!”她的话语如同重锤一般,砸在叶辰修的心上。
“陆虞!你个贱人!你为什么要这样做!你是不是知道了什么?”叶辰修双目圆睁,额头上青筋暴起,愤怒地朝着陆余嘶吼着。他的面容因愤怒而扭曲,仿佛一只发狂的野兽。
“哟!现在才发现啊?是不是有点晚了?”陆余嘴角微微上扬,眼中满是轻蔑和嘲讽。
“你!好好好,算你狠!你也别太得意,我们走着瞧!”叶辰修本来还想发火,可转念一想,只要他的事成了,公主的命令算个屁!
到时候他儿子想叫什么还不是他说了算!想到这里,他强压下心头的怒火,放下狠话就转身出了院落。
“宿主,他这是还在幻想之后怎么打你脸呢!嘻嘻。”系统的声音冷不丁地又在脑海中响起,带着一丝俏皮和幸灾乐祸。
“让他多幻想两天吧,毕竟他的好日子也不多了。”陆余的声音在脑海中回应着系统,语气中充满了自信和从容。
正好她等的也有些不耐烦了,不刺激他一下,还不知道要等到什么时候呢!
果不其然,第二天,潼关就传来三十万大军压境的消息。
那消息如同一道惊雷,瞬间在朝堂上炸开了锅。
若不是忠勇将军萧老大人不顾年老体衰,带人死守潼关,估计早被人直捣黄龙了。
“废物!一群废物!满朝文武,居然连一个带兵之人都找不出来,朕要你们有何用!”魏帝坐在龙椅上,满脸怒容的对下首百官咆哮着。
他的声音如洪钟般响亮,震得整个大殿都嗡嗡作响。
众官员却只会下跪俯首大喊“皇上息怒”,他们的身体颤抖着,如同风中的落叶。
然而,就是没人出来应战。他们低着头,不敢直视魏帝的目光,心中充满了恐惧和不安。
太子请求出战时,百官却极力反对。
无他,魏帝子嗣不丰,除了与陆余一母同胞的太子外,其他皇子不是早夭便是未成年。
若是太子领兵出现意外,将会引起社稷不安。
就在君臣焦灼之际,殿外传来一道清脆的嗓音。
“父皇,儿臣愿领兵出征,为父皇解忧!”
那声音坚定而有力,仿佛一道清泉,在这紧张压抑的氛围中流淌而过。
众大臣寻声望去,只见陆余身穿银色铠甲,头戴红翎银盔,端是一股飒爽英姿走进大殿。
她的步伐坚定,眼神中充满了决绝和勇气。阳光洒在她的铠甲上,折射出耀眼的光芒,让人无法忽视她的存在。
“胡闹!虞儿退下!”看到自已宝贝公主走进大殿的那一刻,魏帝是既欣慰又愤慨。
欣慰的是陆余为了他这个父皇,竟然愿意身披铠甲,上阵杀敌。
愤慨的是满朝文武,居然连一个女子都不如。
魏帝的声音中带着一丝无奈和担忧,他的目光紧紧地盯着陆余,希望她能听从自已的命令。
“父皇,儿臣不退!儿臣身为大魏公主,受万民供养,此刻危难之际,儿臣也想为大魏出一份力!”陆余的声音铿锵有力,余音回荡在整个大殿之内。
她的眼神坚定无比,仿佛已经下定了决心,不达目的誓不罢休。
“皇上,不可,公主乃是女子,女子怎可领兵呢!”
刚刚还安静如鸡的御史台官员,在听到公主想要领兵出征,立马原地复活,提出反对。
他的声音尖锐刺耳,充满了对女子领兵的偏见和不屑。
陆余也不惯着,直接回了一句“那大人你去?”她的目光如剑般射向那位御史台官员,眼神中充满了挑战和威严。
“这...臣是文官,不会带兵!”御史台官员被陆余的目光逼得低下头,声音也变得微弱起来。
“你不行就闭嘴!”陆余的声音再次响起,毫不留情地打击着他。
“你!”御史台官员气得脸色通红,却又无法反驳。
看到连御史台的官员都被怼的没了声音,立刻又有显眼包站了出来,想要指责陆余。
“公主!御史大人说的本就是事实,女人怎可...”
“那大人你去?”陆余再次用同样的话语回怼,眼神中充满了不屑。
“臣...”那位大臣顿时语塞,不知如何回答。
“行了,你不去就闭嘴吧!本宫把话放在这,除非他能领兵应战,不然就没资格在这说教本宫!”
陆余是一点脸面都没给众大臣留,话说得又狠又扎心。
她的目光扫过在场的每一位大臣,让他们都感到一阵寒意。
“虞儿,战场上刀剑无眼,你可想清楚了?”魏帝沉默片刻后,缓缓开口问道。
他的声音中带着一丝颤抖,眼神中充满了担忧和不舍。
“儿臣想清楚了,儿臣也愿意立下军令状,若不击退敌军,儿臣愿意自裁谢罪!”陆余毫不犹豫地回答道,她的声音坚定而决绝,没有丝毫的犹豫和退缩。
“嘶!”听到陆余居然敢立军令状,所有官员都倒吸了一口冷气。
魏帝沉思了片刻,便沉声开口道:“四公主陆虞上前听封!”他的声音庄重而严肃,充满了威严。
“儿臣在!”陆余走上前,单膝跪地,等待着魏帝的册封。
“今日特封四公主陆虞为忠武将军,即刻点兵出征,望吾儿不辱使命,凯旋归来!”魏帝的声音在大殿中回荡,充满了期望和信任。
“儿臣领旨!”陆余接过圣旨,站起身来,眼神中充满了坚定和自信。
“不知公主需调度多少兵马?”兵部尚书此时开口询问陆余。
他的眼神中充满了好奇和期待,不知道这位公主会提出怎样的要求。
“五千足矣!”陆余回道。她的声音平静而坚定,仿佛五千兵马已经足够应对一切困难。
“五千!”
“这不是胡闹吗!”
“人家来三十万,我们去五千?”
“皇上,这...”
一时间,大殿内议论纷纷,大臣们都对陆余的决定表示质疑和担忧。
“虞儿,去吧,朕等着你凯旋归来!”魏帝似乎对陆余很有信心,无视所有大臣的惊疑,便让陆余退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