宴会风波后,栖霞院的日子更加难熬。周氏克扣得越发厉害,连日常的炭火和热水都开始短缺,美其名曰“大小姐身体弱,不宜多用”。
林晚晴更是逮着机会就冷嘲热讽。
林晚星知道,光靠丫鬟们偷偷带进来的点心零嘴不是长久之计。她需要稳定的、属于自己的财源!经济独立是人格独立的第一步!现代社畜的灵魂在呐喊。
机会藏在细节里。她发现栖霞院位置偏僻,靠近后角门,每天清晨和傍晚,都有附近几条街的小贩推着车吆喝着经过,卖些针头线脑、胭脂水粉、小孩玩具,甚至还有走街串巷卖点心的。
林晚星观察了几天,发现一个卖芝麻糖的老伯生意最好,但他每天只卖固定数量,卖完就走,从不加量。许多丫鬟小厮想买都买不到。
她眼睛一转,计上心来。她让春桃偷偷找到老伯,提出一个“合作”方案:
1. 她出钱,每天向老伯预定一批芝麻糖。
2. 老伯每天按约定时间,推车到林家后角门附近。
3. 由春桃负责在府内“代售”,只卖给府里的下人。
4. 价格比老伯在外面卖的贵两成!多出来的利润,她和老伯五五分账!
老伯一听,眼睛都亮了!不用自己吆喝,还能多赚钱,何乐而不为?当即拍板同意!
林晚星拿出自己最后一点“启动资金”,开始了她的“创业”。
操作流程:
林晚星负责“产品包装”:让春桃用干净的油纸把芝麻糖分成小份,每份贴上她画的小标签——一个简笔星星图案。
饥饿营销: 每天只放出一半预定量的糖,先到先得,售完即止!并放出风声:芝麻糖加了秘方,更好吃!
渠道为王: 通过杏儿等几个关系好的小丫鬟,在各自负责的区域悄悄宣传:“栖霞院春桃姐那里有‘星星糖’,比外面的还好吃,就是量少,得赶早!”
口碑发酵:第一批买到糖的下人尝了,但在“限量”和“秘方”的光环下,都觉得格外香甜!口口相传,很快就在下人圈子里成了“网红零食”。
效果爆炸! 每天放出的糖都被一抢而空!利润滚滚而来!林晚星的小金库迅速充盈起来。她用赚来的钱,一部分改善自己和春桃的伙食,一部分继续投入“再生产”,还分了一小部分给杏儿她们当“渠道费”,乐得几个小丫鬟干活更卖力了。
当林晚星啃着香喷喷的酱鸭腿,喝着热牛奶时,听着春桃汇报今天“星星糖”又卖光了、李管家想买都没抢到的消息,心里那个美啊!
用现代商业思维降维打击民国小市场,轻松实现零食自由!周氏克扣的那点份例?呵呵,姐看不上!
解决了温饱,林晚星的脑子开始琢磨更长远的事——昨晚偷听的“码头”和“东洋人”。光靠道听途说不行,她需要更系统的知识来武装自己,理解这个时代,分析那些零碎的信息。
“春桃,我想……去图书馆看看书。” 林晚星提出要求,“也许……看到熟悉的东西,能想起来点什么?”
春桃虽然觉得大小姐“失忆”后变得有点奇怪,但还是尽职地帮她打听。沪上最大的公共图书馆在租界区。
几天后,林晚星在春桃和两个家丁的“陪同”下,第一次走出了林府大门。
踏入图书馆那高大的穹顶大厅,林晚星仿佛鱼儿回到了大海!空气中弥漫着旧纸张和油墨的独特气味,让她这个前社畜感到无比亲切和兴奋!
她无视家丁不耐烦的眼神,一头扎进了书海。目标明确:
时事报刊区:《申报》、《大公报》……快速浏览最近几个月的新闻,了解时局:日军在华北的步步紧逼、沪上各界救亡运动、租界内的“歌舞升平”、经济动态……信息量巨大,她的大脑飞速运转,筛选、记忆。
历史地理区:查找关于沪上码头分布、航运公司(重点林家“昌和航运”)、租界势力范围的地图和资料。结合记忆中的历史知识,快速勾勒出沪上势力版图。
科学技术区: 翻找基础化学、物理书籍(民国时期己有译本)。重点看那些可能用于“小发明”的知识:燃烧、爆炸原理、简单的电路、药物反应……看得她两眼放光!金手指的素材库找到了!
语言区: 拿起一本《日语速成》,快速翻阅。她大学选修过日语,虽然忘得差不多了,但底子还在。结合书里的内容,回忆加学习,一些基本的单词和语法迅速在脑中复苏。监听技能预备!
她的阅读方式极其高效:快速翻阅,目光如扫描仪般掠过页面,只抓取关键信息。
遇到重要内容,手指在书页上轻轻划过,或用指甲在空白处留下极浅的印记。
这种“异常”的专注和高效,引起了图书馆角落一位穿着洗得发白的灰色长衫、戴着眼镜的老管理员的注意。他看着那个衣着朴素、气质却与众不同的少女,眼中闪过一丝探究。
当林晚星抱着一摞书,走到借阅台时,顾先生推了推眼镜,温和地问:“小姐对时局和科学很感兴趣?”
林晚星立刻切换回“懵懂求知”模式,怯生生地说:“我……我病了,忘了很多事……想看看书,看能不能想起来点……” 她指了指那些书,“这些……能借吗?”
顾先生看了看她选的书,又看了看她清澈眼神,点点头:“当然可以。小姐若有兴趣,这里还有一些……比较冷门,但或许有用的资料。” 他意有所指地指了指旁边一个标注着“地方文献”的书架。
林晚星心中一动,面上感激地道谢:“谢谢先生!” 初步接触疑似“组织外围”人员get! 虽然对方可能只是出于职业习惯。
抱着厚厚一摞书走出图书馆,林晚星感觉脚步都轻快了许多。知识就是底气!那些关于码头、航运、化学、日语的知识碎片,在她脑中碰撞、组合,渐渐形成了一些模糊的轮廓。她离那个黑暗的秘密,似乎又近了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