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来的几天,苏静姝将自己沉浸在育婴堂的日常工作中,照顾孩子更加尽心尽力,对嬷嬷们也更加体贴周到。
她小心翼翼地观察着玛丽嬷嬷的一举一动,寻找着任何关于“特殊药品”的蛛丝马迹。
机会出现在一个暴雨的午后。
玛丽嬷嬷在整理捐赠物品清单时,不小心将一沓文件散落在地。
苏静姝“恰好”路过,连忙蹲下帮忙整理。在几张清单的夹缝中,她的目光敏锐地捕捉到一行极其不起眼的、用花体法文和拉丁文混合书写的记录:
Recu: Dons médicaux spéciaux (Pénicilline, 3 flas), via Mission St. Pierre. Stockage: Caveau sécurisé.
(收到:特殊医疗捐赠(盘尼西林,3瓶),经由圣彼得使团。储藏:安全地窖。)
盘尼西林!三瓶!
苏静姝的心脏狂跳起来!她强压住激动,不动声色地将那张清单混在其他文件里递给玛丽嬷嬷,脸上带着恰到好处的歉意:“嬷嬷,给您。”
玛丽嬷嬷不疑有他,接过文件,叹了口气:“唉,都是些登记造册的琐事。对了,苏姐妹,晚点能帮我去一趟地窖吗?把上次慈善义卖剩下的几箱旧玩具搬上来,太阳好时晒晒,看能不能再捐出去。”
“好的,嬷嬷。”苏静姝乖巧应下,心中却掀起了惊涛骇浪。安全地窖!存放盘尼西林的地方!机会来了!
午后,趁着雨势稍歇,育婴堂内一片安静。
苏静姝拿着玛丽嬷嬷给的钥匙,走向位于育婴堂后院、隐藏在葡萄藤架下的地窖入口。
钥匙串上有好几把,她需要找出正确的那一把。
地窖门厚重而冰冷。她深吸一口气,一把一把钥匙尝试。当试到第三把时,“咔哒”一声轻响,锁开了!
一股混合着尘土、木头和淡淡药味的凉气扑面而来。
她闪身进入,迅速关好门。地窖里光线昏暗,只有高处一个小气窗透进微弱的天光。
里面堆满了杂物:淘汰的桌椅、破损的教具、积灰的宗教用品,以及角落里几个贴着教会封条的木箱。
她的目光如同探照灯,迅速扫视。很快,她在一个最不起眼的角落,发现了一个嵌入墙壁的、带有密码转盘的小型保险柜!样式古老,但看起来很坚固。
这应该就是存放真正贵重物品的“安全地窖”核心了!
盘尼西林,就在里面!
但密码是什么?强行破坏动静太大,而且她也没有工具和时间!
苏静姝强迫自己冷静,大脑飞速运转。玛丽嬷嬷是虔诚的天主教徒,密码很可能与宗教有关!她的生日?圣徒纪念日?还是……
她环顾西周,目光落在墙上挂着一个落满灰尘的小小木制十字架上。
十字架……受难日?复活节?
她试着转动密码盘,输入她知道的几个重要宗教节日日期——无效!
不是数字?难道是字母?拉丁文祷词的首字母?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地窖外似乎传来了脚步声!有人来了!
苏静姝的心提到了嗓子眼!她迅速躲到一个高大的旧衣柜后面,屏住呼吸。
地窖门被打开,是玛丽嬷嬷的声音:“苏姐妹?你在里面吗?玩具找到了吗?”
“嬷嬷,我在!”苏静姝立刻从藏身处走出来,手里抱着一个空箱子,脸上带着一丝“苦恼”,“玩具好像在最里面,箱子有点重,我正想分两次搬呢。”
玛丽嬷嬷不疑有他,走进来帮忙:“哦,是那几箱啊,来,我们一起抬。”她完全没有注意到角落那个隐蔽的保险柜。
两人合力搬起一箱旧玩具。
就在转身准备离开时,玛丽嬷嬷的目光无意间扫过墙上那个小十字架,脚步顿了一下,喃喃自语了一句:“主啊,请宽恕我们的罪,指引迷途的羔羊……Amen.”她习惯性地在胸前划了个十字。
Amen! 阿门!
苏静姝脑中灵光一闪!这个祈祷结束语,是玛丽嬷嬷最常说的!它的首字母是“A”!
她不动声色,搬着箱子跟在嬷嬷身后,大脑却疯狂记忆着嬷嬷刚才划十字时手指的细微动作和角度——那可能是在无意识中“输入”密码的轨迹!
回到地面,苏静姝的心跳依旧如擂鼓。密码的关键,可能在“Amen”和嬷嬷划十字的习惯性动作上!但这只是猜测!她需要验证!
而且,即使拿到药,如何送出去?如何避开育婴堂内外可能存在的眼线?
深夜。
苏静姝躺在床上,辗转反侧。窗外的月光冷冷地照在地板上。
沈砚舟苍白而痛苦的脸,报纸上冰冷的讣告,保险柜冰冷的金属光泽,玛丽嬷嬷划十字的手势……在她脑中反复交织。
盘尼西林就在眼前,那是救命的希望!
但擅自行动,一旦暴露,不仅她会死,育婴堂会遭殃,玛丽嬷嬷会被牵连,沈砚舟最后的机会也会彻底断送!组织绝不会原谅她的擅自行动,尤其是在“深潜”期间!
可如果什么都不做……难道眼睁睁看着他因为缺药而死?让那则讣告变成现实?
不!绝不!
一个声音在她心底呐喊。生命至上!这是她的信条!更何况,那是沈砚舟!
她轻轻抚摸着胸口的“星火”徽章。徽章冰冷,却仿佛在灼烧她的掌心。
这枚徽章代表的,不仅是荣誉和责任,更是生死与共的同志情谊!她不能见死不救!即使代价是粉身碎骨!
一个极其大胆、风险高到近乎自杀的计划,在她心中逐渐成型。
她需要帮手,一个绝对可靠、且能自由进出育婴堂而不引起怀疑的人。
阿毛!
只有那个机灵忠诚的小报童!他熟悉沪西的每一条暗道,是传递消息和物品的最佳人选!
但如何联系阿毛?育婴堂管理严格,她不能擅自外出。而且,阿毛也不知道“苏静姝”就是启明!
苏静姝的目光,落在了床头那本厚厚的《圣经》上。一个利用教会渠道传递信息的点子,冒了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