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民国谍战画风好像不太对

第65章 教授邀约!学报疑云藏玄机2

加入书架
书名:
我的民国谍战画风好像不太对
作者:
星星不咪咪虾条
本章字数:
8358
更新时间:
2025-06-18

林晚的脚步微微一顿。

螺丝老化松动?意外事故?

校方给出的结论?还辞退了一个校工?

这结果…看似合理,却处处透着诡异!

高桥的人反应那么快,森田能迅速追踪到安全屋…他们怎么可能查不出图书馆里那颗关键的玻璃弹珠?

或者说…他们查出来了,但被更强大的力量压了下去?校方在掩盖什么?

还是…另有一股势力在暗中操作,帮她抹平了痕迹?

一股寒意再次爬上脊背。这看似平静的校园,水面下的暗流比她想象的更加汹涌复杂!

她不再停留,加快脚步,抱着两本书,如同抱着两颗随时可能引爆的炸弹,冲进了女生宿舍楼,首奔顶楼那个小小的、堆放着杂物和晾衣绳的天台。

天台空无一人,只有风穿过晾晒的床单被套,发出猎猎的声响。

阳光毫无遮挡地照射下来,有些刺眼。

林晚背靠着冰冷的墙壁,警惕地扫视了一圈,确认安全。

她这才深吸一口气,将怀中那本沉重的《清季外交史料汇编》小心地放在角落一个废弃的木箱上。然后,她拿起了那本薄薄的《沪江学报》。

深蓝色的封面在阳光下显得有些陈旧。她翻开封皮,是目录页。

顾维桢教授的文章标题赫然在列,排在首位。

她的手指仔细地、一页一页地翻动着。纸张是新印刷的,带着油墨特有的微涩感。

她检查着页眉页脚,书页的装订线,甚至对着阳光看是否有夹层或水印…没有任何异常。

难道…真的是她想多了?顾维桢只是随手给她一本刊物?

不!不可能!他那警告的眼神,那句“懂得沉默是金”…绝不会是无的放矢!

林晚的目光再次聚焦在顾维桢那篇文章的标题上——《论甲午战后清廷财政崩溃之深层诱因——兼议海关税务司之角色》。

海关税务司…

这个名词像一道闪电划过脑海!她猛地想起在特藏书库看到的那条关于遗失密码底本的批注!

那份密档,正是光绪二十一年,甲午战败,《马关条约》签订前夕,关于李鸿章与伊藤博文秘密谈判的!

而谈判的核心,除了割地,就是天文数字的战争赔款!清廷如何支付?海关税收正是抵押给列强的重要财源!而掌控中国海关大权的,正是英国人赫德领导的…海关总税务司!

甲午战后…财政崩溃…海关税务司…

顾维桢的文章标题,与她在特藏书库发现的密码底本线索,在“甲午战争”和“海关”这两个关键点上,形成了惊人的重合!

这绝不是巧合!

林晚的心脏狂跳起来!她迅速翻到刊载顾维桢文章的那一页。

文章内容非常学术化,引用了大量原始档案和数据,详细分析了清廷在甲午战后面临的财政困境、外债压迫,以及海关税务司在其中扮演的关键角色——既是清廷获得外国贷款的担保人,又是列强控制中国经济命脉的工具。顾维桢的笔锋犀利,论证严密。

林晚逐字逐句地阅读着,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

然而,通篇看下来,除了扎实的史料和精辟的分析,似乎并无任何隐藏的信息。

难道玄机不在内容,而在…形式?

她的目光再次扫过文章排版。

标准的竖排繁体字,注释用小号字体放在页脚。

她的目光无意识地扫过页脚的注释编号…

突然!

她的瞳孔猛地收缩!

在文章第7页的页脚,一条关于引用海关档案出处的注释末尾,那个代表注释结束的句号“。”,似乎…印得格外粗大?而且位置微微偏下?

这个细微的差异,在密密麻麻的印刷字体中几乎难以察觉!若非林晚带着“找茬”的警惕心逐字扫描,根本不可能发现!

她立刻翻到第8页、第9页…快速寻找!

果然!

在第9页页脚,一条关于赔款支付周期的注释末尾,那个句号同样印得粗大且位置偏下!

第11页,一条关于地方财政截留的注释末尾,同样如此!

三个异常的句号!

位置分别在:第7页、第9页、第11页!

林晚的心跳骤然加速!她几乎是屏住呼吸,立刻从笔记本上撕下一张空白纸,拿起钢笔。

第一个异常句号在第7页…页码是7。

第二个在第9页…页码是9。

第三个在第11页…页码是11。

7…9…11…

这代表什么?等差数列?页码本身?

不对!顾维桢不可能用这么首白的方式传递信息!

她的目光死死盯着那三个异常句号所在的具置。

它们都位于页脚注释的末尾,紧挨着注释的最后一个字!

她猛地将目光投向注释的内容本身!

第7页的注释,引用的是《海关档案·光绪朝·总税务司赫德致总理衙门函(光绪二十一年三月十七日)》。

第9页的注释,引用的是《户部奏销档·光绪二十一年·赔款支付条目(甲)》。

第11页的注释,引用的是《两江总督刘坤一奏折(光绪二十一年闰五月)》。

这些档案名称…似乎也看不出特别关联…

等等!

林晚的目光如同最精密的扫描仪,瞬间锁定了三个注释中被引用的档案名称里的一个共同点——时间!

光绪二十一年三月十七日…

光绪二十一年…(赔款条目无具体月日,但年份一致)

光绪二十一年闰五月…

时间都指向光绪二十一年!也就是1895年!甲午战败,《马关条约》签订的那一年!

而她在特藏书库发现密码底本遗失线索的那份密档,记录的也正是光绪二十一年的事情!

联系起来了!一切都联系起来了!

顾维桢的文章,根本不是为了阐述财政崩溃!

他是在借学术之名,向她传递一个极其隐秘的警示!

指向的正是那份涉及遗失密码底本的光绪二十一年密档!而这三个异常句号标注的注释,就是路标!

那三个页码数字:7、9、11,又代表什么?

林晚的大脑如同高速运转的计算机!光绪二十一年…密码底本…遗失…

她的目光猛地落在自己带来的那本《清季外交史料汇编》上!

她迅速拿起那本厚书,翻到记载光绪二十一年密档的那几页!目光如电般扫过书页的排版!

这本书是竖排繁体,每页的行数…每行的字数…

一个大胆的念头如同惊雷般炸响!

页码定位法!

顾维桢是在用《沪江学报》上标注的页码,对应《清季外交史料汇编》里光绪二十一年密档所在的具体页、行、字!

7、9、11!

第一个数字7,对应《汇编》中记载那份密档的起始页码?

不对!那份密档横跨了好几页!

林晚的手指快速翻动着厚实的书页,目光锁定在光绪二十一年的章节。

那份关于李鸿章谈判的密档,起始于第247页,结束于第251页。

7…9…11…这三个数字,和247-251毫无关联!

难道是…行数?或者…字序?

林晚的目光再次聚焦在《沪江学报》那三个异常句号所在的注释位置。

它们都在注释的末尾。

她深吸一口气,拿起钢笔,在空白纸上写下:

《汇编》P247-251。

目标:找出该密档文本中,第7行、第9行、第11行的…最后一个字?

不!注释的句号在末尾,对应密档文本的句末字?

这个念头让她激动得手指微微颤抖!她立刻翻到《汇编》第247页,找到那份密档正文开始的地方。小心翼翼地数着行数(竖排,从右至左):

第1行:“奏为密陈与倭使伊藤博文晤谈情形并呈节略事…”

第2行:(内容)

第3行:(内容)

第7行:“…倭人索款之巨,实骇听闻。计库平银二万…”(此行最后一个字是“万”字?不对,竖排每行末尾的字需要根据文意判断断句处。此行文意未完,末尾“万”字并非句末。)

不对!这个思路有问题!古文竖排没有标点,断句靠语感,行末未必是句末字!

林晚的额头渗出了细密的汗珠。时间紧迫,她必须尽快破译!

她的目光再次投向《沪江学报》顾维桢的文章。

那三个异常句号…它们除了位置偏下、印痕粗重,似乎…墨色也更深一些?

墨色深…难道是…微点?

摩尔斯电码?!

这个念头如同闪电劈开迷雾!

顾维桢是留洋归国的学者,精通西方文化,懂电报密码完全有可能!

他故意将句号印得粗重且位置偏下,是为了在印刷时留下微小的、不易察觉的…凸点?这些凸点构成摩尔斯电码的“点”和“划”?

林晚的心几乎要跳出胸腔!她立刻将《沪江学报》第7页举高,对着西斜的、异常强烈的阳光!

刺目的光线穿透纸背!

在页脚那个异常粗大的句号位置,透过纸张,隐约可见几个极其微小、排列不规则的…凸起暗影!因为墨迹厚重,在强光下形成了深浅不一的阴影点!

果然!

她立刻如法炮制,查看第9页和第11页页脚的异常句号位置!

第9页句号透光后,阴影点排列是:· · (点 点)

第11页句号透光后,阴影点排列是:— (划)

三个句号,透光后阴影点构成三个独立的摩尔斯信号:

第7页:· — (点 划) -> 代表字母 A

第9页:· · (点 点) -> 代表字母 I

第11页:— (划) -> 代表字母 T

A… I… T?

AIT?这代表什么?

林晚眉头紧锁。不是单词…难道是缩写?坐标?

等等!

她的目光猛地再次投向那本摊开的《清季外交史料汇编》!光绪二十一年密档的文本!

A… I… T…

她的手指顺着密档文本快速移动!

“奏为密陈与倭使伊藤博文晤谈情形并呈节略事…倭人狡诈,所提条款…(第247页)

“…赔款交付,拟分八次,以海关税、常关税作保,由总税务司赫德…(第248页)

“…另,倭使私下出示一密电码本残片,称系得自…(关键!第249页,第7行!)

“…臣观其码本形制古旧,疑与前朝内务府遗失之…(第250页,第9行!)

“…然事关重大,未敢轻信。恐其有诈,特此密陈…(第251页,第11行!)”

找到了!

第249页第7行!提到了“密电码本残片”!

第250页第9行!提到了“前朝内务府遗失之”!

第251页第11行!提到了“恐其有诈”!

而这三个关键信息点所在的行数,恰好对应了《沪江学报》上三个异常句号透光后摩尔斯密码指向的字母:A(第7行)、I(第9行)、T(第11行)!AIT,正是“行数”(Article Line)的某种暗示或代码!

顾维桢在用这种方式,向她确认并强调了她在特藏书库发现的那个惊天秘密——遗失的密码底本残片,可能落入了日方手中!并且警示她,此事“事关重大”,且对方可能“有诈”!

这不是学术刊物!

这是一份用最隐秘的方式传递的、价值连城的警告情报!

林晚拿着学报的手,因为巨大的震惊和后怕而剧烈颤抖起来。

阳光照在深蓝色的封面上,却只让她感到刺骨的寒意。

顾维桢…他到底是谁?!

他不仅看穿了她的伪装,洞悉了她的行动,甚至…知道她在特藏书库发现了什么!他是在帮她?还是在…引她入局?

这本薄薄的《沪江学报》,此刻重如千钧。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