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90,把自己养成亿万富婆

第26章 知识改变命运

加入书架
书名:
重生90,把自己养成亿万富婆
作者:
苏摩Soma
本章字数:
5360
更新时间:
2025-06-30

第二天,方菲早早起来做早饭,锅里正煮着鸡蛋,就听到有人敲门。

现在是农民工返乡潮了,村里人来人往,热闹不少。

家里不时有人串门,所以门也不锁,熟悉的人都首接推门进来,没见过这么见外的人,还要敲门。

她跑到门口一看,一个陌生的小眼镜,文质彬彬,一见到方菲,她有礼貌地自我介绍:“你好,我是村里的干部,我叫袁静。现在镇子里有一个夜校,准备发动所有妇女参加。我们现在正在进行摸底调查,请问你是杨淑娣吗?”

方菲一听,喜笑颜开,果然蒋老师说得没错。她赶紧把袁静迎进家门:“袁干部,快快进来,夜校的事,村里其他人响应热烈吗?”

杨淑娣属于从众类型,别人都去,她也会跟着去;要是别人不去,她也不去。

袁静说:“还可以,大多数人都想去学习,但有一部分妇女说没法定期去,农闲时间要干家务,伺候公婆带孩子。村支书的意思是要大力推广,一个也不能少。”

方菲心里有底了,既然是上面推下来的,那就算是不能为也要为。她把袁静安顿在客厅,去叫在后院劈柴的杨淑娣过来“聆听村干部指导”。

杨淑娣一看村干部来了,赶紧放下手里的活,给村干部泡茶。

袁静说:“不用不用,阿姨,我就是来动员您去上课,我们马上就要开办夜校了,希望您能参加。”

杨淑娣在围裙上擦擦手,为难地说:“我还得干活,没时间上课啊……”

袁静说:“只是晚上一个小时,白天您该干什么还干什么。我们现在统计人数,村里有一大半的人都愿意去。”

方菲插话:“你就把这一个小时当休息了,读书识字可好了,轻松又好玩。”

杨淑娣家里弟妹多,她是老大,从小要帮家里干活,没办法上学,以前她渴望上学,但结婚之后就彻底放弃了——家里的活又多,男人又不帮忙。

现在,儿女都大了,男人也指望不上,就像女儿说的,自己读书识字,或许以后还真能去城里打打工。

想到这里,杨淑娣点头:“行,我也去!”

方菲满意地笑了。

袁静喜滋滋地把她的名字写进统计表里:“年前在村里有一个星期的预科课程,去了可以领鸡蛋。阿姨,我把你的名字也报上去了。”

杨淑娣开心地拍手:“还有鸡蛋呢?那太好了!我一定去!”

方菲说:“我也去,帮你把鸡蛋拿回来,你在那里好好学习。”

杨淑娣愿意去村里夜校学习,方菲非常开心。

虽然最近鸡飞狗跳,但是她己经学会在动中取静,凭惊人的毅力把一本雅思啃完了,很多不理解的地方做了标识,等周尧臣给她办下学生证,去大学校园问老师。

想想要去上大学了,真有点小激动呢。

晚上,村支书拿着大喇叭全村挨家挨户地喊,每家的妇女都得出列,去村委会上课。

有些妇女抱着孩子,有些拿着毛衣签子和毛线团,有些抱着猫或狗,所有人手上都带着千奇百怪的东西,就是没拿纸和笔。

方菲看着自己手里的纸笔,觉得自己是不是有点小题大做,这些去上课的妇女们好像也没有认真要去学习的样子。

反正去了就好,坐在课堂就是万里长征成功的第一步。

方菲送老妈去上学,心里非常激动。她没想到就在村委会开会的大土房子里碰到了周尧臣。

“你也来听课?”方菲惊讶地看着他。

周尧臣露出得意的混合表情:“村长说,我考上了湖澹大学,又是个年轻帅小伙,所以让我来讲两天,把阿姨姐姐们都引过来。”

方菲扑哧笑了,竖起大拇指:“村长真是个小机灵鬼。”还知道使美男计。

周尧臣更得意了,在下巴底下做了一个八字:“是吧?我是很帅对不对?”

方菲本来想打击他两句,但一想到他也是自己的贵人,改口道:“当然很帅,你是最帅的。”

周尧臣一本正经地拍拍她的肩膀:“小同志,你很有眼光嘛!受到你的鼓舞,我一定会好好讲课的。”

方菲啼笑皆非,周尧臣一本正经地走到讲台上,村支书也不知道从哪里给他找来一块木黑板,挂在墙上。

周尧臣拿起粉笔,在黑板上写下几个龙飞凤舞的大字:第一课,拼音。

屋子大闺女小媳妇再加上各类中年妇女,吵得像集市一样。村支书磕磕土烟斗里的灰:“你们再说话啊,小周老师就不能说话了。大家好好听,错过这一课,损失一辈子!”

所有妇女哄笑起来,有泼辣的女人就问周尧臣:“小周老师,你多大了,家里给你订亲了没有?”

老支书举起铜制的水烟枪作势就要打她:“小周老师是文化人,今年刚保送湖澹大学!人家还是学生!又不是你家小叔子,17岁就结婚!可不兴问这种问题啊!!”

那女人笑嘻嘻:“这么一表人才,上学太可惜了。给你说个媳妇,你赶紧结婚,跟媳妇生几个崽吧!”

大家又一阵哄堂大笑。

方菲不敢光明正大地跟这些女人“同流合污”,只好捂嘴偷笑。

周尧臣被调戏得脸红彤彤的,但他很大方,坦诚地说:“大姐,少生一点,计划生育是基本国策,我们要响应国家的号召,日子才能快快地好起来。

我今天在这里教各位学习读书,也是响应政策。

以前旧社会,哪个官府会组织农民学习知识?当官的恨不得所有人是文盲,愚民,弱民。我们很幸运,长在红旗下,国家给我们好的政策,指派老师教大家读书识字,减少文盲率。所以大家一定要好好地学。”

一番话,把原本还在嘻嘻哈哈的女人们说得鸦雀无声。

另一个抱孩子的小媳妇大胆发问:“那我们学了这些,有什么好处?”

周尧臣说:“好处太多了!往大里说,现在国家正在高速发展,需要更多有知识有文化的人来参与建设。

往小里说,你可以看懂账本,不会被人骗;你出门能看懂站牌,不会坐错车。你也可以给孩子启蒙,教他写字。这些都是实实在在的好处,受益终身。”

教室里一下变得静悄悄的,所有人都不说话了。

方菲知道,她们听进去了。

周尧臣继续说:“知识就是力量。大家掌握了知识,就掌握的力量。”

老支书忍不住喝彩:“好!说得好!不愧是文化人!”

大家跟着老支书一起热烈鼓掌。

周尧臣看了看所有人,都是空着手来的,他对旁边的袁静说:“袁静姐,把本子发下去吗?”

原来,村委会完全知道这些女人的“德性”,提前准备了本子和铅笔。

袁静给每个人都发了作业本和铅笔,连方菲都不例外。

杨淑娣拿到本子,用粗糙发黑的手着本皮,对方菲说:“我有三十多年都没拿过作业本了,我7岁那年正在上课,你外公过来叫我去干农活,从此再也没有上过学……”

方菲说:“以后日子会好的,城里还有老年大学,老人也可以上大学。”这当然是以后的事,日子会越来越好。

周尧臣开始讲解aoewi的发音,所有人都跟着念,连带来的3岁孩子也跟着母亲学。

方菲看着满屋子认真学习的女人,心中充满骄傲,文化和学习在她们心中扎根发芽,愚昧与无知就没有生长的温床了。

她真心希望能文化知识能改变杨淑娣的认知,让她意识到,除了这个不如意的小世界,还有更大的世界在等着她。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