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文姬道:“毛使君竟能如此,寻得自己的佳人。”
毛农道:“此事难料,说不定吾钟情于她,她却瞧不上吾。”
毛农与蔡文姬行至河边,并肩而立,望着那河水潺潺流淌,一时皆默不作声。
唯闻水流之声,在耳畔悠悠作响。
微风拂过,撩动蔡文姬的发丝,她的眼眸中倒映着粼粼波光,神色间似有几分惆怅,几分期许。
毛农侧目望向蔡文姬,见她这般模样,心中微微一动,欲言又止。
良久,毛农打破沉默,轻声道:“这河水悠悠,昼夜不息,似人生之路,虽蜿蜒曲折,却总有其方向。姑娘心中所忧,或也终有解时。”
蔡文姬微微颔首,抬眸看向毛农,目光中满是感激,“但愿如毛使君所言。”
蔡文姬有感而发,轻启朱唇,吟道:“河水汤汤,波漾情长。与君同游,心逐浪翔。清流映影,恰似君颜。相伴此畔,情意绵绵。水无尽时,思亦未央。同心相结,共赴韶光。”
吟罢,她脸颊微红,偷偷瞥向毛农,见他凝眉细思,似在琢磨诗中深意,心中不禁忐忑,不知毛农能否领会自己这隐晦情思。
毛农回味着诗句,心中一动,隐约捕捉到蔡文姬的心意。
抬眸望向蔡文姬,见她羞涩模样,一时竟有些不知所措。
沉默片刻,毛农鼓起勇气,轻声道:“蔡姑娘此赋,才情斐然,只是不知,这诗中情意,可有确切所指?”
蔡文姬闻言,更是羞赧,低头绞着衣角,半晌方细如蚊蚋地道:“毛使君聪慧过人,难道,还不明白吗?”
毛农道:“蔡姑娘,令尊乃当世大儒,而在下不过一区区县官罢了。”
毛农深知,于此时世,门当户对一事,至关重要。
毛农实欲自择心仪女子为妻。然若对方门第过高,其间艰难,亦非小可。
蔡文姬自幼至今,好不容易鼓起勇气向一男子表白。岂料毛农如此回应,令蔡文姬心头不禁泛起几分失落。
毛农察知蔡文姬神色有异,却一时语塞,半晌方道:“蔡姑娘,我二人相识时日虽短,然在下确是颇为倾心于姑娘。”
言罢,又踌躇道:“只是此事,令尊怕是难允。”
蔡文姬道:“父亲并非不通情理之人,且他对你颇为欣赏,想来会应允此事。”
毛农又道:“然吾现今实难予汝荣华富贵,君亦知平原县之况。”
蔡文姬谓毛农曰:“吾不畏苦,汝又何忧?”
毛农见蔡文姬一女子竟如此勇毅,自觉不好再这般迟疑,遂即言道:“既如此,明日吾便往访汝等,与汝父提及此事。”
蔡文姬闻之,欣然而笑。
蔡文姬解下随身背负之琴,于河畔为毛农奏一曲。
毛农素无琴艺根基,唯觉其声悦耳。然此琴音意境究竟何指,彼实一无所知。
二人觉时辰己至,遂归平原县城。
毛农送蔡文姬归返后,赵云趋前而言:“恭喜主公。”
毛农向赵云问道:“喜从何来?”
当下赵云与毛农言谈无忌,便道:“自是恭喜主公,将得佳偶,往后子龙亦有主母矣。”
毛农忆起其与蔡文姬于河畔之时,赵云仅远远而立。此厮怎会知晓?其听力岂如此之佳?想来不至于是也。
毛农戏谑道:“莫非子龙于此事颇具经验?”
赵云道:“啊?何所谓有经验?”
毛农即刻说道:“罢了,原来汝亦是未经情事之人。”
赵云急忙道:“主公,子龙志在建功立业,目下暂无意于男女之事。”
毛农道:“莫非在汝眼中,吾乃贪恋美色之辈?”
赵云忙不迭摇头,遂不复言语。
其后毛农携赵云至县衙,恰刘备、关羽、张飞皆在。
当下刘备尚无妻室,然关羽、张飞皆有家眷,虽未带在身旁,此二人到底是经事之人。
毛农向关羽、张飞言道:“二哥、三哥,小弟有几事相询。”
张飞道:“何事?但说无妨。”
关羽亦道:“西弟请讲。”
毛农赧然道:“二哥、三哥,小弟近日欲往见未来岳丈,只是不知该备何物为好,还望二位兄长不吝赐教。”
张飞爽朗一笑,拍着毛农肩膀道:“嗨!这有何难。好酒好肉,必不可少,再备些绸缎布匹,保准老丈人欢喜。”
关羽捋须沉吟道:“三弟所言有理,然亦不可失了礼数。可再选些典籍,若老丈人为文雅之士,定能投其所好。再者,珍玩玉器亦可考虑,以表诚意。”
刘备道:“西弟,何时有了心仪之人?”
关羽与张飞亦同声问道:“究竟是哪家女子,竟能得西弟青睐?”
毛农脸上泛起一抹羞涩,挠挠头道:“便是那蔡邕之女蔡文姬。”
张飞眼睛一亮,大笑道:“哈哈,蔡邕之名如雷贯耳,其女想必才貌双全,西弟好眼光!”
关羽微微点头,赞道:“蔡家乃名门,蔡文姬素有才名,西弟若能抱得美人归,实乃美事一桩。”
刘备亦为毛农欣喜,然心下却忧蔡邕瞧不上毛农,遂蹙眉道:“西弟,蔡邕乃当世大儒,门第颇高,恐其于你身份有所顾虑。”
毛农道:“大哥,此事不妨一试,成与不成,总得试过方知。”
张飞此刻赶忙献上“歪计”:“西弟莫惧,倘若蔡邕不应允,吾等索性将其女带走,量他蔡邕也追之不及,哈哈哈。”
关羽与刘备闻之,面上俱现无奈之色,觉张飞此计实在荒唐。
次日,毛农携赵云往蔡邕与蔡文姬所居宅院而去。赵云左手、右手各提酒肉与些许绸缎。
蔡邕见毛农前来拜访,赶忙热情相迎,说道:“毛使君,此次乃首次登门,快请进,快请进。”
毛农入座后,与蔡邕闲聊数语,便径首言明欲迎娶蔡文姬之意。
刹那间,蔡邕面上笑容尽失。
蔡邕沉下脸道:“毛使君,于平原这段时日,多得你照拂,老朽感激万分。然若仗此情分,便欲娶小女,恕老朽难以应承。”
毛农道:“蔡先生莫不是嫌在下门第卑微?”
蔡邕摇头道:“倒也非此。只是小女之夫,才气必不可缺。毛使君虽稍有才华,然尚不及老夫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