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那漫长而痛苦的复健时间,林萤的日常生活也被沈夜安排得如同最精密的瑞士钟表,分秒不差,毫无生气。
精准的囚徒作息:
清晨7:00: 轻柔却无法忽视的唤醒音乐(通常是沈夜挑选的、他认为能“安抚神经”的古典乐片段)在套房内响起。
*7:30: 营养师精心调配的早餐准时送达。食物装在骨瓷餐具中,摆盘精美如同艺术品——有机谷物粥配低温慢煮温泉蛋,新鲜莓果沙拉,特制高蛋白奶昔。
温度精确控制在人体最适口的42摄氏度。然而,再精致的食物在林萤口中也味同嚼蜡,形同嚼沙。
*12:00 & 18:00: 午餐和晚餐同样准时,同样精致,同样冰冷。沈管家如同设定好程序的机器人,在餐后半小时准时出现,无声地收走几乎未动的餐盘,用无菌湿巾擦拭光洁如新的桌面,动作精准高效,不留一丝痕迹。
*其余时间: 她被“建议”在阳光花房(一个同样被巨大落地玻璃包围、种植着昂贵却毫无生气的热带植物的空间)阅读(书架上是沈夜挑选的“有益身心”的书籍,多为艺术史、哲学和心理学著作),或在书房(同样冰冷空旷,只有一台连接内部网络的电脑,所有外部端口被物理封死)听音乐(曲库受限)。
任何试图打破这“宁静”的行为——如长时间呆坐不动、拒绝进食、试图破坏物品——都会立刻触发警报,引来沈管家无声的“提醒”或沈夜本人“关切”的探视。
无处不在的监控:
窗台上,那盆被修剪得过分整齐、绿得刺眼、散发着清冽气味的薄荷,是这冰冷空间里唯一的“生机”。沈夜曾亲昵地提起过她喜欢薄荷茶的清香。这份“体贴”此刻像一种恶毒的嘲讽,时刻提醒着她失去的自由和尊严。
一天下午,林萤因脚踝持续不适,在沈管家离开后,鬼使神差地翻开了沈夜为她准备的、最新款“沈氏科技”旗舰手机那本厚厚的说明书。在附录页极不起眼的“安全加密协议与隐私条款”附件里,一行模糊的小字描述着:“智能紧急定位与人像特征追踪权限自动关联核心生物识别系统……在特定安全协议(如‘归巢’)下,可激活深度环境感知与行为模式分析……”
更让她浑身血液瞬间冻结的是,她尝试查询这套别墅“智能生活系统”的主板核心序列号,结果指向沈氏旗下最尖端、专为政府和顶级安保机构提供服务的——“黑盾”安防设备制造公司!她猛地想起沈夜在入住时“不经意”的提点:“这套系统具有‘高级生物识别联动功能’,能智能调节环境,保障你的绝对安全与舒适。”一个荒诞而恐怖的念头击中了她:或许在那个废弃的“星尘舞台”灰尘弥漫、光线昏暗的地下室,某个不为人知的角落……有过一点微弱的、人工的红光闪烁?她的汗毛倒竖!那句“抓你回来”,绝不仅是言语上的恐吓!它意味着技术层面的、全方位无死角的天罗地网!她的每一次心跳、每一次呼吸、甚至每一次无意识的肢体动作,都在被分析、被记录、被预测!这座别墅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活着的电子镣铐!
无处不在的监控感,如同无形的蛛网,勒得她喘不过气,连最私密的思绪都仿佛暴露在冰冷的探照灯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