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斯若有所思地点头:“确实,每年寒冬,诸多百姓因缺柴受冻而死。”
江义军不由的想到刚建国之初,自己的老家,虽地处偏僻的山沟沟里,但村落周围的山都光秃秃的,之后的青山绿水,那都是当年响应号召全村人一起努力种植,养护才恢复的青山绿水。他所处的江南地区都如此,更别说其他地方。
“木材有限,可随着人口增长以及日积月累的使用,千年之后,太多山林因为过度砍伐,很多地方己经变得光秃秃,导致水土流失,土质恶化等各种问题。”
他顿了顿,接着道:“而这种煤炭,经过加工后燃烧效率更高,时间更久,且燃烧温度更高,对锻造兵器也大有好处。”
“此物的缺点便是,燃烧时,若不通风,容易产生毒烟。”
不等嬴政等人发问,江义军将早就准备好的图纸拿出。
“不过,配合烟囱使用,就能把烟气安全排出屋外。”他指着图纸详细解释,“这是通风原理。”
“我还为陛下,准备了一份如何简单精炼煤炭技术,以及煤矿的分布图。”江义军取出精心准备册子,上面详细标注着山西、陕西等地的煤矿分布:“这些地方都蕴藏着丰富的煤炭。”
嬴政接过地图,仔细端详,眼中的疑惑渐渐被惊叹取代。
“若真如你所说,我大秦百姓将不再受寒冬之苦!”
江义军又补充道:“开采时要注意安全,我这里还准备了井下支撑的技术图纸。”
说着又取出一叠资料。
这些资料,那可是连夜让公司里的人准备好。至于文字略有不同,无伤大雅,反正有江导在,他肯定时常来此,届时问他就是。
蒙毅凑近观察那些图纸,惊叹道:“这些结构,精妙绝伦!”
江义军言辞恳切的说道:“陛下,我只有一个小小的请求,希望此煤炭开采后,能以最低廉的价格售卖于百姓。能让百姓买得起,用的起。”
说着江义军双膝弯下,准备跪拜请求。
只是身躯刚下弯一半时,便被嬴政亲自扶起身,“江卿,大义。朕记下了。”
江义军献完礼后,林如款款上前,向嬴政行了一礼:“陛下,民女林如也有一物相献。”
她打开行李箱,从中取出一个精致的布袋,解开系绳,倒出里面的东西。
“此乃‘棉花’种子。”
殿内烛火摇曳,映照着她手中那些细小的褐色种子。
嬴政微微前倾身体,冕旒上的玉珠轻轻晃动:“此物有何妙用?”
林如又从箱中取出一团雪白的棉花:“这是棉花成熟后的样子。它比麻更柔软,比丝更易得。”
她将棉花递给蒙毅呈上,嬴政接过轻轻一捏,眼中闪过一丝讶异:“如此轻盈柔软?”
“正是。”林如点头,“此物耐旱,可在北方干旱之地种植。一亩棉田所产,可制二十床棉被。”
李斯闻言,略感惊讶,“二十床?!”
林如继续展示,取出一块细腻的棉布:“这是用棉花纺织而成的布料。冬可保暖,夏可透气,远胜葛麻。”
赵高伸手触摸,眼中闪过惊艳之色:“竟如此细软。”
最后,林如取出一个巴掌大小的精致棉被模型:“这是缩小版的棉被。真正的棉被蓬松温暖,寒冬时节盖上一床,可抵三床麻被。若裁剪成衣服,可做冬衣,保暖性好。”
嬴政的目光在几样物品间来回扫视,“所言若真,此物可救活无数百姓。”
“千真万确。”林如肯定道,“棉花浑身是宝。棉籽可榨油,棉秆可作燃料。若推广种植,大秦百姓将不再畏惧寒冬。”
蒙毅激动地开口,“陛下!此物若用于军中,边关将士再不会冻伤手足!”
冯劫抚摸着棉布,感叹出声,“此物若能普及,必将改变天下黎民的衣着习惯。”
林如又补充道:“民女己整理出完整的种植、纺织之法。”
她取出一个整理好的小册子,“包括如何纺线、织布,如何制作棉被、棉服,以及织布机的图纸详情,一一记录在册。”
嬴政接过小册子,快速浏览着上面的图文,心情大好,“此物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张怀明稳步上前,向嬴政深深一揖:“陛下,草民张怀明,亦有一物相献。”
他打开行李箱,从中拿出一个木匣子,取出数十个精致的小方块,整齐地排列在御案上。每个方块顶端都刻着一个反写的秦篆,在烛光下泛着温润的光泽。
这玩意他让下面的人连夜搞来,花费了大价钱。
“此乃‘活字印刷术’。”张怀明拿起一个‘秦’字印块,郑重解释道:“将这些字块排列组合,涂上墨汁,覆以白纸按压,便可快速印制书册。”
他边说边现场演示,将‘大秦’、‘皇帝’等字块排列好,取来冯一鸣先前献上的白纸,轻轻一压。
转眼间,几个工整的墨字便跃然纸上。
嬴政的瞳孔骤然收缩,“此物能印多少?”
“回陛下,一套活字可反复使用,一日能印千张。”张怀明又从匣中取出一本装订好的小册子,“这是臣整理的《印刷术详解》与《造纸新法》,详细记载了活字铸造、排版技巧,以及改良后的造纸工艺。”
乔文柏西人见张怀明准备得如此齐全,整个人都麻了。
尼玛的,这就是人与人之间的区别!
李斯才翻了几页神色震动,颤声叹道:“此物横绝古今,当为万世开先河!”
冯劫胡子微颤,“文人雅士,再不必誊抄之苦!”
在场之人,更意识到这意味着什么。
这意味着知识将不再被少数人垄断!
张怀明继续道:“配合白纸使用,书籍造价将降至原来的百分之一。寻常百姓家,也能买得起《秦律》读本。”
嬴政缓缓抚过那些字块,眼中闪烁着骇人的光芒。
他突然放声大笑,“彩!大彩!”
嬴政又转向张怀明,目光如炬:“张卿可知,你今日所献,将改变天下文教格局?”
张怀明深深一揖:“只愿大秦子民,皆能明法知礼。”
嬴政对张怀明微微颔首:“朕代天下读书人,谢过张卿。”
张怀明受宠若惊的回礼,郑重的说道:“陛下,草民不敢贪功。这两项技艺,并非我所创作,此乃后世先贤呕心沥血所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