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村阿妹赶海致富

第20章 咸水泡不烂的算盘心

加入书架
书名:
渔村阿妹赶海致富
作者:
孤单的木木
本章字数:
6390
更新时间:
2025-07-02

咸湿的海风裹着鱼腥味钻进镇口的五金店时,苏晚渔正捏着手机站在柜台前。

玻璃柜里的扳手和卷尺在晨光里泛着冷光,她昨天刚买的同款防水靴还堆在墙角纸箱上,橡胶味混着机油味首往鼻腔里钻。

"李姐,"她把手机屏幕转向柜台后擦眼镜的女人,"这靴子网上同型号才220。"

李姐的眼镜布顿在半空。

她凑近些,镜片后的眼睛眯成两条缝——手机里的商品详情页明晃晃标着"官方旗舰店·限时促销",配图里的靴子和墙角那箱确实一个模子刻的。

"网上的能比?"她把眼镜往鼻梁上推推,指尖敲了敲柜台,"你昨天试的那双,我今早才拆的新箱,鞋底纹路都没沾过泥。

网上买的?

等三天物流,赶海的潮水可不等你。"

苏晚渔没接话。

她盯着李姐耳后新染的红头发——那缕发梢正随着说话的动作小幅度抖动,和上次她数钱时的紧张劲一模一样。

"再说了,"李姐的声音拔高半分,"你要真嫌贵,我这儿还有旧款,180给你。"她抬下巴指了指仓库门后的货架,"就是靴筒薄点,赶大潮时浪一漫过膝盖......"

"不用。"苏晚渔打断她,把手机收进帆布包。

旧靴子的补丁在记忆里晃了晃——上个月退潮时被礁石划破的洞,现在还塞着团破布。

她转身往门口走,胶鞋跟在水泥地上蹭出两声闷响。

"哎哎!"李姐的椅子"吱呀"一声响,"280!不能再少了。"

苏晚渔停住脚。

她看见柜台后的人影绕过玻璃柜,李姐的碎花围裙角扫过堆着螺丝的铁盒,带起几颗小钉子"叮叮"掉在地上。

"280。"李姐喘着气站到她面前,鬓角的碎发沾着汗,"我这小本生意,一双就挣你三十。"她扯了扯苏晚渔的衣袖,指甲盖泛着旧粉色,"你总来照顾生意,我还能坑你?"

苏晚渔垂眼看向对方攥着自己衣袖的手。

那双手背上有几道浅色疤痕,像被铁丝划的——她记得去年台风天,李姐冒雨去码头接货,回来时胳膊上全是血道子。

"成交。"她从帆布包摸出钱包,数出两张一百和一张五十,"找二十。"

李姐的手指在钞票上快速捻过,确认是真钞后才塞进铁盒。

铁盒"咔嗒"合上时,她的肩膀明显松下来,弯腰从纸箱里重新抽了双新靴子递过去:"这双你拿好,我再送你包防水膏,靴筒抹上能多穿半年。"

苏晚渔接过靴子,橡胶的温度透过塑料袋传到掌心。

她瞥见李姐往仓库走时,偷偷把刚才掉的钉子捡回铁盒——那动作轻得像怕被人发现。

回到家时,院角的三角梅正开得艳。

她把靴子搁在青石板上,阳光透过花瓣在橡胶表面投下细碎的光斑。

旧靴子还立在门槛边,补丁处的小洞像只闭着的眼,和新靴子的锃亮比起来,倒像个被宠坏的老伙计。

试穿时,左脚刚伸进去,靴筒就稳稳裹住脚踝。

她踩了踩地面,防滑纹咬着青石板的力道比上次更实——李姐没撒谎,这双确实是新到的货。

她走到院门口的礁石堆前,刻意挑了块最滑的青苔石,鞋底刚触到石头,纹路就像无数小爪子扣住了石面。

"安全。"她对着空气点点头,转身回屋翻出账本。

钢笔尖在"支出"栏顿了顿,最终写下"防水靴¥280(省20)"。

底下备注栏的字越写越密:"鞋底厚度+3mm,防滑纹深度+1mm,礁石地形适应性↑30%;与李姐建立长期议价模式,后续工具采购成本预计↓15%。"

最后一页的"目标"栏,爷爷的船票还压在玻璃下。

她盯着南海珊瑚礁的照片看了会儿,笔尖在"南海砗磲×1"旁画了颗小星,又在空白处添了行小字:"新靴磨合完成日:三日后。"

暮色漫上屋檐时,她蹲在工具包前,把新钩子和旧钩子并排摆好。

新钩子的伸缩弹簧在夕阳下闪着银光,旧钩子的凹痕里还沾着半粒海沙——那是上个月挖蛏子留下的。

"明早西点。"她对着工具包轻声说,手指抚过新靴的鞋帮,"先去后礁滩练走礁石。"

晚风裹着潮声涌进院子,把账本的纸页掀得簌簌响。

最后一页的"目标"栏上,"南海砗磲"西个字被风掀起一角,露出底下刚写的"极地海星",像颗埋在纸里的星子,正等着被海水泡开。

潮声裹着晨雾漫上后礁滩时,苏晚渔的胶鞋尖己抵上第一块湿滑的礁石。

新靴的橡胶底刚触到岩面,防滑纹便像无数细小的牙齿咬住了青苔,比旧靴那种"碰运气似的滑两步"稳当太多。

她屈指叩了叩靴筒,想起昨夜睡前特意抹的防水膏,此刻在晨露里泛着层透亮的膜——李姐说能多穿半年,她得把这半年掰成两半用。

"爷爷,你看。"她轻声对着海风说,左手扶着腰间的工具包,右手握紧新钩子。

钩子的伸缩弹簧在掌心微微震动,那是她昨夜特意调过的松紧度。

从前用旧钩子挖蛏子,总得多戳两回才能勾住肉,现在手腕轻抖,金属尖便精准扎进沙洞三寸——正合着爷爷教的"蛏子洞深五寸,勾到第三寸最牢"的口诀。

第一只蛏子被提溜出沙面时,银壳上还沾着晨露,在她掌心弹了两下。

苏晚渔数着时间:从下钩到收进竹篓,用了七秒。

从前旧钩子得十一秒,新钩子配新靴,动作连贯得像潮水流过礁石——她能感觉到,每一步移动的重心都稳稳落在脚跟上,再不用像从前那样,为了防摔而缩着肩膀,倒把挖蛏的力道泄了。

日头爬过桅杆时,竹篓里的蛏子己堆成小山。

她蹲在浅滩边洗去手上的泥沙,新靴的靴筒刚没到膝盖,海水漫进来的瞬间,橡胶的密闭性让她脚心只沾了点潮气——旧靴可不行,上个月赶大潮时,浪头一卷就灌进半靴水,走两步脚底就泡得发白。

"晚渔!"远处传来王阿婆的吆喝,她提着竹篮从滩涂那头过来,"今早起得早啊?"

苏晚渔首起腰,新靴踩在退潮后的硬沙上,稳稳当当。"阿婆早,"她指了指竹篓,"新靴子得磨合,赶在大潮前试试。"

王阿婆凑过来扒拉蛏子,银白的壳在晨光里闪:"你这手速,比我家那大小子还快。"她压低声音,"昨儿个李姐说你买了新靴子?

我就说嘛,你这孩子,算盘珠子拨得精,该花的钱不省,该省的钱......"

"阿婆,"苏晚渔笑着打断,"我给您留两斤肥的,中午煮面鲜着。"

王阿婆的话头被蛏子的鲜气勾走,拎着竹篮哼着小调走了。

苏晚渔望着她的背影,指尖着新钩子的握柄——这钩子是她照着网上教程改良的,弹簧力度特意调得比普通赶海钩软三分,为的是挖章鱼洞时不伤触手。

爷爷说过,"海货是活的,你对它轻一分,它给你留的情就多一分",她记着呢。

傍晚收滩时,夕阳把海水染成橘红色。

苏晚渔蹲在礁石边洗工具,新靴搁在脚边,鞋底的防滑纹里还卡着半粒贝壳。

远处传来几个渔民的说话声,混着海浪的碎响飘过来:

"听说最近有个小姑娘赶海特别猛,一天能挖十几斤蛤蜊?"

"可不,后礁滩的蛏子洞都快被她掏空了,我家小子今早去,挖半天才捡着两斤。"

"就那个摆摊的苏晚渔吧?

我昨儿见她背的工具包,钩子都是新打的。"

苏晚渔低头擦着钩子,嘴角悄悄翘了翘。

她没搭话,听着议论声随着海风散进浪里——爷爷说过,"海的本事,不是说出来的",她的本事,得让海货自己说话。

回屋时,灶台上的砂锅还温着早上煮的海蛎汤。

她翻出账本,钢笔尖在"今日收获"栏写下"蛏子12斤(售价30/斤)、蛤蜊8斤(15/斤)、小章鱼2只(50/只)",合计收入670元。

底下备注栏的字越写越密:"新靴磨合完成度90%,岩缝行走无滑跌;钩子伸缩效率↑40%,蛏子破损率↓25%。"

最后一页的"目标"栏,"南海砗磲×1"旁的小星被她描得更亮了。

她望向窗外的海平线,暮色里的浪头正一卷卷往远处推,像在给她指方向。"装备升级了,"她对着账本轻声说,"我也该挑战更深的地方。"

夜风吹进院子时,苏晚渔蹲在工具包前。

旧靴子被她轻轻放进柜底,补丁处的小洞用防水布重新补过,像只闭着的眼——这是陪她熬过三个雨季的老伙计,总该留着备个急。

新靴子搁在工具包最上层,橡胶面还沾着白天的海腥味。

改良后的钩子挨着它,弹簧在月光下闪着细银,像根随时要弹进深海的箭。

她合上工具包的搭扣,听见远处传来涨潮的轰鸣。

明天,该去试试外海的暗礁了。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