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天改命计划

第二章 怀表密码

加入书架
书名:
诸天改命计划
作者:
小安昀
本章字数:
3028
更新时间:
2025-07-02

1937 年 11 月 15 日,南京的街道浸在铅灰色的暮色里。防空警报的呜咽声如同受伤的野兽,刺破长空,震得云潋耳膜生疼。

她蜷缩在裁缝铺后巷的煤堆旁,腐木与煤灰的气味混着远处飘来的焦糊味,令人作呕。怀中的铜怀表还残留着陈绣的体温,此刻却在掌心渐渐发凉。

云潋的指尖拂过怀表暗格边缘,那里有周砚声刻意留下的细微刻痕,像是某种无声的密码。暗格开启时,齿轮转动发出微弱的 “咔嗒” 声,一卷胶片滑入她手中,薄如蝉翼,在昏黄的煤油灯光晕下只呈现出灰扑扑的条纹。

她眯起眼睛,睫毛在眼下投出细密的阴影,借着微弱的光线仔细观察。干燥的唇瓣无意识地抿了抿 —— 这是 35mm 规格的硝酸纤维片基,她曾在博物馆修复过类似材质的古旧影像资料,知道这种胶片需要特定的显影液与严谨的流程,才能还原出画面。

“至少确认是 35mm 规格,硝酸纤维片基。” 她喃喃自语,声音轻得几乎被呼啸的风声吞没。金属怀表在掌心沁出冷汗,恍惚间,陈绣的记忆碎片如潮水般涌来。

七岁那年寒冬,她被卖到周家当童养媳,蜷缩在柴房啃冷馒头时,十岁的周砚声偷偷塞给她半块桂花糕,糕上还沾着他掌心的温度。那是她灰暗童年里,第一缕温暖的光。

后来,周砚声从日本留学归来,带回满箱的书籍与新思想。某个雨夜,他在书房里擦拭眼镜,转头对倚在门框上的陈绣说:“等天亮,我们去栖霞山拍萤火虫。” 那时他西装口袋里,或许就藏着这样的胶片,记录着他们对未来的憧憬。

而记忆中两人在图书馆定情的画面,至今仍清晰如旧。

1935 年深秋,己是经济学教授的周砚声将铜怀表按在她手心里,表盖上的齿轮硌着她掌心的茧子。“绣,你看《资本论》里这段话...” 他温热的呼吸扫过她泛红的耳尖,窗外的银杏叶扑簌簌落在翻开的书页上。

婚后无数个深夜,他们在煤油灯的微光下讨论时局,周砚声总会轻轻为她掖好鬓角的碎发,眼神里满是爱意与坚定。

“哐当!” 远处传来日军踹门的声响,如同惊雷炸响。云潋猛地回神,指甲几乎掐进掌心。

她迅速将胶片重新塞进怀表暗格,贴着潮湿的砖墙挪动,旗袍下摆扫过墙角的碎瓷片,发出细碎的 “沙沙” 声。

裁缝铺斜对面就是金陵女子文理学院,围墙爬满枯萎的蔷薇藤,在风中摇曳,宛如一道残破的屏障。

记忆中陈绣曾在这里当过代课老师,某次躲避搜查时,藏进了化学实验室的通风管道 —— 这个念头刚闪过,就听见皮靴踏碎瓦砾的脆响,夹杂着日语的呵斥声:“八嘎!搜!”

云潋的心提到了嗓子眼,她翻身滚进学院后门,腐叶堆里还残留着粉笔灰的味道,那是知识与希望的气息。

她摸黑撞进实验楼,月光透过破碎的玻璃窗,在积灰的实验台上投下蛛网般的裂痕。尘埃在光束中起舞,宛如被困住的幽灵。

当指尖触到铁架上贴着 “显影液” 标签的玻璃瓶时,她的手微微颤抖 —— 那是德国进口的伊尔福显影剂,瓶身标签上的德文说明,她曾在古籍修复的化学材料课上反复研究过。

她忽然想起陈绣记忆里的场景:周砚声被押走的前夜,在狱中用米汤写密信,“必要时,找李默德修女”。

就在显影液即将倒入瓷盘的瞬间,楼外传来军犬的狂吠,如同一记重锤敲在她心上。玻璃瓶与瓷盘碰撞发出清脆的 “叮” 声,云潋慌忙扯下窗帘裹住怀表,随手抓起一旁的化学课本塞进旗袍下摆。那些写满公式的纸页间,或许就藏着传递情报的暗号。

她贴着墙根摸向楼梯,每一步都小心翼翼,老旧的木板发出不堪重负的 “吱呀” 声。金属怀表突然发烫,表盘上 “4:08” 的刻度在黑暗中泛着幽蓝的光,仿佛某个沉睡的秘密正在苏醒。

而此时的南京城,正被越来越浓的危机所笼罩,云潋知道,自己离真相越近,危险也将如影随形,这场与时间赛跑的传递,容不得半点差错。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