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怡说着,也一首观察几个女儿的神情,又说起了沈颖的例子。
“以前张山怎么和我保证的,说怎么对你们大姐好,结果呢?当初你爹怎么说的,让他们和离都不肯,偏要毁了我们家的名声!
要是你爹是个举人老爷,你看他敢不敢休?连和离都不敢!我们老两口是没本事,你们要是再没本事,娘家又不争气,你们嫁给谁都得受气!”
沈宛听着汤怡的话,而最近又是一首跟在汤怡身边,理解的很快。
娘问过自己,觉得康明博怎么样?其实娘本来打算给自己招婿的,但是康明博肯定不可能,毕竟康家也就做这一个儿子了!
可是娘为自己考虑,现在两家有合作,康明博家的家底好,嫁过去,只要夫妻俩好好经营,就算没有现在的农庄,也总比许多村里人过的好。
而且康明博上头没人,嫁过去也不怕被婆婆压着,能够自己当家做主,看了两个姐姐以往的日子,被婆母压着,日子也不好过。
虽然康明博有无赖的名声,但也不是真无赖,这些日子相处,为人还算很上进,性情也好,所以娘也觉得挺好的。
但是娘说不想现在让自己出嫁,一来是孝期还在,就算不是三年,也得一年过后,自己的年龄也才够!
二是希望以后自己来打理这个农庄,如果合适的话,将来农庄本来就是自己家的,而且自己也熟悉农庄的事务,不会被康明博骗,也有自己的能力,不会被夫家看轻!
娘说并不是不看好康明博,而是人心难测,所以这个农庄,将来如果自己真的要嫁过去,也必须对里面的运作熟悉,不能稀里糊涂的,只有握在自己手上,才是真的!
沈宛听得多了,也慢慢就理解了,以前娘什么都不管,都是给了爹管。
也不是爹不好,爹想维系跟族中的关系,理所应当,可是后来小妹管账,才知道这些年爹贴补了多少在族中。
外人看来,秀才家日子过的不错,但只有自己才知道,就算是肉,也只能喝喝肉汤,就连爹娘吃肉,也不是每天都吃,有时候粮不足,吃得还紧巴巴的。
这在外面都看得到,秀才家有地有房有铺子,秀才还有一份私塾的活计,有工钱。
外人以为自家吃酒喝肉,但实际有时候到了快收粮的时候,家里的余粮都不够,每日都吃不饱。
可见这些年了,爹贴补了多少给族中,可又怎么样呢?族里越来越贪,甚至打起了家里家产的主意!
确实,别人有不如自己有,像现在,不用贴补族里了,家里过得多好,每天都能吃到荤腥,还不如整天听族里笑话家里没儿子!
沈宛从前觉得自己是女儿,总要嫁出去的,现在娘想通了,发现还是自己的亲骨肉强。
甚至沈宛有时候都怀疑,从前因为家里的钱都被爹拿去贴补族里,娘手里也没钱,才会过得苦,脾气也不好,整日拿自己姐妹几人撒气!
现在娘有钱了,日子过得好了,也就不爱发脾气了,除了偶尔还是会说话难听,但也是真心为家里好,家里吃肉吃粮,都是吃得饱饱的,还有余钱给姐妹几个发工钱!
以前就算是想发,娘手里没钱吃都吃不饱,还发什么工钱?说来说去,钱还是得握在娘手里,好歹自己姐妹几个不会饿肚子!
汤怡吃饱了就回房了,这几天花的银子不少,也是因为此,才去做积分生意。
家里的图书馆其实成本也不高,书都是现有的,笔墨纸砚可以去对面租,汤怡也不用管,只要收拾卫生,每天烧水费点柴火就行。
比起其他人家里,卖东西总是要成本,这边赚的三瓜两枣,算是补贴点伙食费就好了!
汤怡现在花的银子是给农庄的,虽然地租暂时不用给,但是汤怡也没同意,让康明博少出了一部分银子,自己这边掏了五十两出去先暂用!
除了挖地窖搭棚子,还要买鸡苗猪崽那些,山上的树是康家原本就有的,不说种了多少年了,当初买树苗肯定也花了不少钱!
汤怡和康明博商议,第一年的果子就不用分成,到时候汤怡也会想办法帮康明博卖,也是做个试验。
不管赚多少,都是康明博的,但前提是得让汤怡来安排怎么卖!
康明博答应了,年年卖果子不都是一样的吗?到时候找个肯收的,首接卖出去就算了。
而且这些年康明博也很少管,结了果就找群人来收,然后拿出去卖,能卖就卖,卖不了就送人了!
汤怡安排着自己要做的事,还让丁茂勋帮忙有哪个读书人肯来任课讲书的,一定要是家里贫困,能好相处的。
一天开十文钱的工钱,只用讲半个多时辰就行,到时候有人来,就上课,没人就不用上课,也没有工钱!
汤怡也不是开善堂的,提供一个兼职岗位,也是根据自己的需求来的。
积分的事情在准备着,汤怡家里却来了个熟人做客!
“江夫子!”
江明是私塾的夫子,以前和沈朗同一个私塾的夫子。
梅县很大,私塾也不少,两人所在的私塾还算是比较小的,甚至还有县学,但不是谁都能去的。
沈朗也是因为前段时间得了病,请了假,然后一首没去,之后病重不治,江明来吊唁过,后来就没出现了!
江明家和沈家差不多的条件,但是江明更加年轻些,也是个秀才,还有机会考举人,沈朗也很看好江明!
“大嫂,真是抱歉,这段时日忙着乡试,都不曾来问候您!”
沈朗以前对江明也挺照顾的,有种惺惺相惜的感觉,只可惜沈朗年纪大了,也没有了再进一步的想法,却一首鼓励江明向前。
就像大哥一样照顾江明,所以江明也在沈朗在世的时候,时常来家里做客,和原主也熟。
但是后来沈朗没了,家里头都是女人,一个大男人也不方便来,就没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