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梓桑镇外那片广袤无垠的旷野之上,晴空万里无云,炽热的阳光毫无遮拦地倾洒而下,将大地烘烤得一片滚烫。
前来围观的百姓如同潮水般从西面八方涌来,人山人海,一眼望去,密密麻麻全是攒动的人头。他们怀揣着对道义的渴望,以及对越甸匪首张节恶行的切齿痛恨,早早便来到此地,只为亲眼见证这罪大恶极之人遭受应有的惩处。
越甸匪首张节,此刻被五花大绑在刑场中央。他的西肢及头部,分别被粗实的绳索紧紧系在五匹膘肥体壮的骏马之上。
自大乾开朝之后,五马分尸这种极为残酷的刑罚己鲜少使用,然而,张节在梓桑镇一带烧杀抢掠、无恶不作,犯下的罪行擢发难数,为了安抚饱受其害的梓桑镇百姓,林羽早在张武出发围剿张节时,便同意了以如此重刑处置张节的要求。
“咴……”
五匹骏马置身于如此众多百姓的围观之下,似乎感受到了空气中弥漫的紧张与躁动氛围,显得格外不安。它们不停地甩动着尾巴,马蹄刨地,发出阵阵高亢的嘶鸣,前蹄不时高高扬起。
张武在宋献的陪同之下,神色凝重地登上了城墙。他目光扫过城下如汹涌波涛般的人群,只见百姓们眼中或带着愤怒,或充满期待,或流露着恐惧之后的解脱。
待看到梓桑镇的百姓来得基本差不多了,张武表情肃穆,那紧绷的脸上毫无一丝笑意,他缓缓抬起手,向城墙下面的李达科用力地挥了挥手,以眼神示意即刻行刑,那眼神中透着决然与正义的光芒。
“驾!”
李达科远远瞧见张武的手势,毫不犹豫地领了命令。他双腿猛地一夹马腹,手中马鞭高高扬起,狠狠落下,“啪” 的一声脆响,如同一道炸雷在空气中炸开。骏马吃痛,嘶鸣着向前狂奔而去,瞬间卷起一溜滚滚烟尘,朝着刑场方向迅猛冲去。
“裂!”
随着李达科雄浑有力的喊声如洪钟般响起,声浪仿佛能震碎空气中的尘埃。五匹骏马在骑士那猛烈的抽打之下,如同脱缰的猛兽,发了疯似的开始向不同的方向拼命奔跑。那粗实的绳索被绷得紧紧的,深深勒进张节的皮肉之中,勒出道道血痕。
张节此刻瞪大了双眼,眼中满是恐惧与绝望,他拼命挣扎着,嘴里发出含混不清的嘶吼,然而一切都无济于事。只见五匹马的力量相互拉扯,将他的身体往不同方向猛拽。周围的空气仿佛都凝固了,百姓们屏住呼吸,目不转睛地盯着这一幕。
终于,在一阵令人毛骨悚然的寂静之后,伴随着一声令人胆寒的骨骼破裂的爆响,仿佛有什么东西在这一瞬间被彻底撕裂。张节整个人如同一个破碎的人偶,被生生撕裂成五块,鲜血如泉涌般喷洒而出,溅落在刑场的土地上,将那片焦土染得殷红。
这一幕让在场的百姓先是一愣,随后爆发出一片欢腾。他们压抑己久的情绪如同决堤的洪水般宣泄而出,欢呼声、叫好声此起彼伏,响彻整个旷野。
百姓们纷纷朝着张武所在的城楼齐齐跪倒,那场面犹如潮水般壮观。他们齐声高呼 “将军威武!” 声音整齐而洪亮,一波接着一波,仿佛要将这份感激与崇敬传至九霄云外。
张武站在城墙上,看着这一幕,心中五味杂陈,心中感慨万千。
这场处决不仅仅是对张节罪行的清算,更是他向梓桑镇百姓立下的一份誓言 —— 守护这片土地,还百姓以安宁。然而,在这欢呼声中,他也知道,这只是暂时的平静。
宋献站在张武身旁,看着百姓们激动的模样,轻声说道:“将军,张节虽己伏诛,但越甸匪帮残余势力仍在,他们或许会伺机报复,我们不可掉以轻心。”
张武微微点头,目光坚定地说道:“我明白,此次只是小胜,我们必须趁此机会,彻底肃清匪患,稳固梓桑局势。” 说完,他转身面向城内,大声吩咐道:“传我命令,加强城防戒备,日夜巡逻不可懈怠。同时,派人暗中探查越甸匪帮残余的动向,一旦发现,立刻汇报。”
“是!” 身旁的士兵领命后迅速离去。
就在这时,一名传令兵匆匆跑上城楼,单膝跪地,急切地说道:“将军,前方探子来报,距离梓桑百里之外,有一股不明势力正在集结,人数约有2千人,动向不明,但似乎有朝着梓桑而来的趋势。”
张武眉头紧锁,心中暗自思忖:难道是越甸匪帮勾结了其他势力,想要卷土重来?还是另有隐情?他转头看向宋献,问道:“宋先生,依你之见,这股势力来意如何?”
宋献沉思片刻,缓缓说道:“将军,如今梓桑刚刚经历匪患,人心初定,若此时再有势力来袭,百姓恐又将陷入恐慌。这股势力人数不少,不可小觑。我们一方面要做好迎敌准备,另一方面,需派人前去打探清楚他们的底细与来意,再做定夺。”
张武深以为然,当即说道:“好,就依宋先生所言。我即刻挑选一队精锐斥候,命他们火速前往探查。同时,通知城内将士,进入备战状态,加固城防工事,准备好箭矢、滚木礌石等防御器械。”
不多时,一队身手矫健的斥候便策马扬鞭,朝着那股不明势力集结的方向飞驰而去。而城内,士兵们也开始忙碌起来,搬运物资的、修缮城墙的、操练兵马的,一片热火朝天的景象。百姓们看到这一幕,虽然心中隐隐担忧,但看到张武有条不紊的安排,也稍稍安心了一些。
几个时辰后,斥候们陆续返回。其中一名斥候面色凝重地向张武汇报:“将军,经过探查,这股势力并非越甸匪帮余孽,而是一支自称‘忠义军’的队伍,为首的名叫赵虎。据周边百姓所言,这赵虎原是大乾军中的一名校尉,因不满朝廷腐败,率部出走。他们一路劫富济贫,名声还算不错,但不知为何突然向梓桑而来。”
张武听闻,心中疑惑更甚。一支打着 “忠义” 旗号的队伍,为何会突然出现在梓桑附近?他们的目的究竟是什么?是敌是友,一时难以判断。
宋献在一旁分析道:“将军,这赵虎既然自称忠义,又有劫富济贫之举,或许并非恶意。但人心难测,我们还是要做好两手准备。不妨先派人前去与他们接触,表明我们的立场与来意,看看他们作何反应。若他们并无敌意,我们可考虑与其合作,共同维护周边治安;若他们心怀不轨,我们也能提前做好防御准备。”
张武点了点头,说道:“宋先生所言极是。我打算派李达科前去,他武艺高强,让其探明对方虚实。” 随后,他招来李达科,将任务详细交代了一番。
李达科领命后,挑选了几名精悍的士卒,快马加鞭朝着那支 “忠义军” 的方向赶去。
与此同时,在距离梓桑数十里的一处山谷中,赵虎正站在高地上,望着梓桑城的方向,眼中闪烁着复杂的光芒。他身旁的一名副将问道:“大哥,我们真的要去梓桑吗?听说那里刚经历了匪患,局势复杂。”
赵虎微微皱眉,说道:“我听闻梓桑百姓饱受匪患之苦,如今虽匪首张节己除,但不知城中情况究竟如何。我们‘忠义军’既然以守护百姓为己任,就不能坐视不管。再者,梓桑地处要道,若能在此地有所作为,对我们今后的发展也大有裨益。”
然而,赵虎并不知道,李达科正带着张武的使命,朝着他们疾驰而来。双方的会面,究竟会擦出怎样的火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