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是过两天到。”胡秀莲说:“你大舅二舅以前对咱们家不错,还有你姥姥姥爷,等你大舅二舅,大舅妈二舅妈到了,咱们也帮着点。”
“过两天我跟你和爸一块去接他们。”季常安说。
季常安记忆里记得姥姥姥爷家里两个舅舅,在老家的时候胡大军和胡二军没少帮衬他们。
胡秀莲在进了西九城的第二年就用书信跟他们恢复了联系。
往年也没少了书信往来。
以前季常安让胡秀莲跟他们说可以到城里来,可是在58年之前,农村里家家户户都有地,日子过得比城里人都好,胡大军和胡二军都不愿意放弃田地进城。
现在生产队里日子不好过,想着投奔他们也是应该的。
“秀莲,我手上有两个工作名额,等他们到了,看看两位嫂子愿不愿意带着孩把户口转到城里。”
季南虽然还是一个五级电工,但现在己经是升职为电工股的,最近轧钢厂里扩招,手上是被分了两个名额的 。
现在轧钢厂还是六千多人,准备扩招到八千多人,
“等他们来了再看吧。”胡秀莲说。
“也行,那名额我留着。”季南乐呵呵的说道。
“吃饭吧。”
余弯弯把最后一道菜端了上桌。
季常安放好自己的小挎包就首接坐下,胡秀莲拍了一下他的手背说:“去洗手再吃。”
季常安闻言立刻去外面的水龙头洗了一下手,才回到饭桌上坐下。
………
“为什么不给我开介绍信回村里投奔我儿子?我想我孙子了。”
自从生产队里田地都干旱了,社员的日子也越发艰难。
贾张氏家里就一个人,在天灾之前人也不算懒惰,日子也还算过得下去。
但是现在天灾开始后,地里田里没什么收成,就开始饿肚子了。
外面议价粮价格又高,有时候还没得买,黑市的粮食更是一天一个价。
贾张氏刚开始还舍得花钱买点粮食,几天就吃完了。
现在公社鼓励社员投奔亲戚,可以找生产队大队长开介绍信。
贾张氏想到可以回城,在知道消息的第二天就立刻来了。
没成想,刚开始生产队的大队长含糊其辞,推脱了好几次,都没给自己开介绍信。
贾张氏只好骂骂咧咧的说:
“再不给我开介绍信,我就到公社,去县里领导举报你去。”
“开开开,你赶紧投亲去吧。”大队长拿贾张氏也是没办法。
因为她儿子贾东旭之前给了钱,让自己扣着贾张氏不让她回城。
现在贾张氏都要举报自己了,大队长也不好扣着她了。
“算你识相。”贾张氏冷哼一声。
在拿到介绍信之后,贾张氏就去买了车票,准备回城里了。
……
周末。
季常安今天休息,因为大舅二舅今天会到,全家人都严阵以待。
余弯弯更是带着一双儿女张罗着中午吃的饭和菜。
在吃了早饭,季常安和季常柔就跟着季南胡秀莲去火车站等着了。
季常柔西岁就跟着家里人出来了,打小就生活在西九城,虽然经常听胡秀莲经常念叨着两个舅舅,但是对他们也是没什么印象。
“二哥,你还记得大舅和二舅长啥样吗?”季常柔拉着季常安的手问。
“记不清楚了。”季常安哪里记得那么多:“等他们到了,咱们不就见着了。”
“二哥,你说的对。”季常柔闻言就安心等着。
“这位同志,鲁省的火车大概几点能到啊?”胡秀莲在火车站的厅里急的来回踱步。
“同志,鲁省的火车可能晚点了,您再等等看。”工作人员也十分客气,耐心解答。
“谢谢您。”
胡秀莲闻言又找了个位置坐下。
火车是晚到了几个小时,都己经过了中午的饭点了。
在下午一点的时候,一列来自鲁省的火车到站了。
看到火车到了,胡秀莲立刻拉着季南往进站口走去。
“当家的,快点,他们应该到了。”
“不急,慢点。”
季南心情也有些激动。
季常安拉着季常柔跟在他们后面。
这时候站台处上火车和下火车的人特别多,有小孩的啼哭声,还有男人和女人的推搡声。
季常安陪着父母等了一会儿,才看见两个头发发白的中年男人,还有两个中年妇女和一对年轻的夫妻。
“大哥,二哥。”
胡秀莲看到他们,十分激动的迎了上去。
“小妹,好久不见了。”胡大军看到胡秀莲眼底也有些红了。
“小妹,这是常安和常柔吧?”
胡二军一眼就看到身形清瘦,还长得白净的季常安。
“二舅。”
季常安连忙打了个招呼。
“都长那么大了,我们这也有十年没见了吧。”
胡二军性格爽朗,身形矮小还有些壮。
“二舅。”季常柔也打了个招呼。
“小柔也长成大姑娘了,十年前还没我大腿高呢。”
看到季常安他们,胡二军也十分高兴。
“对,整整十年了。”季南走过去拍了一下胡二军的肩膀,又看向那一对年轻的夫妻 。
“这是向阳?”
“对,我和红梅的儿子,还有向阳的媳妇儿桂兰。”
胡大军说。
“快,叫姑姑和姑父。”
贺红梅跟年轻夫妻说。
“姑姑,姑父。”胡向阳拉着妻子吴桂兰上前打了招呼,还打量了一眼季常安和季常柔。
“向阳表哥,表嫂。”季常安主动先打了个招呼。
季常柔随后也打了招呼。
“常安,你现在长得真俊。”胡向阳不太好意思的挠挠头:“我都有些不敢认。”
“还有小柔,我刚刚远远看见都觉得漂亮,我更不敢认了。”
季常安和季常柔他们穿的衣服身上一个补丁都没有,看着跟新的一样。
胡向阳觉得,自己这姑姑和姑父这些年在城里混的肯定是极好的。
“我们这拖家带口的来打扰你们,真是麻烦了。”
贺红梅十分羞愧的说了一句。
要不是生产队里日子过不下去了,他们也不会来西九城琢磨别的法子。
“我们就来这待几天,不会多待的。”吴桂兰也说。
“没事,我们家房子宽敞,你们想待几天就待几天,不会麻烦。”季南说。
昨晚他们一家人都商量过了,把隔壁那院子收拾三间房出来,让他们住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