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贾宝玉,贾琮已经没有任何饶恕他的理由了,最终还是让他提前去见阎王爷了。
贾宝玉等人被抓后的第五天,在江南等地,出现了一些武装反抗势力,这些人手中有火枪等武器,似乎要使用暴力造反。
贾琮这边很快得到了消息,立马派兵马前去镇压。
同时,他也知道,这是对方的最后一道手段,如果这次没能成功,那么最终获胜的就是他!
这次,贾盛烨又向贾琮请示,准备亲临战场。
贾琮没有犹豫,就同意了,有了此前在南洋攻略的经验,贾琮相信贾盛烨这次可以做得更好。
战争来的快,结束的也快,总共也就打了一个月,所有反叛军就被彻底拿下了。
之所以如此,也是因为反叛军发现,他们根本就没有任何的群众基础。
虽然他们可以造兵器,甚至可以花大价钱,请人来打仗,可是,当听闻他们是造反时,绝大多数人都是拒绝的。
很快,反叛军就出现了拥有大量武器,却没有士兵使用的尴尬局面。
贾盛烨这个太子,甚至才刚到江南,还没了解具体情况,这些反叛军就已经快被江南本地的官兵给围剿了。
最后,没废多大力气,就将反叛军头头脑脑都给拿下了。
半个月后。
所有反叛军的头目,都被押回京城,关进了大牢。
贾琮缓步走在大牢走廊上,一边走,一边看着牢里的人。
最后停留在了一个劳房前,看着牢里的人,淡淡说道:
“朕没想到,罪魁祸首,竟然会是你!”
牢里关押着,一个中年男人,见他嘴里叼着一根干草,昂首望着天花板,似乎在回味着吸烟的味道。
贾琮微微挑眉,接着说:
“早在十年前,朕就警告过你,而且是最先警告你的,朕以为你应该明白朕的意思,没想到,你却死性不改,反而成为了最大的寡头?”
牢里的犯人听后,将叼在嘴了干草吐掉,转头看着贾琮:
“你认错人了吧?我们认识吗?”
贾琮盯着他:
“别装了,你玩得把戏,都是朕当年玩剩下的!”
那犯人猛然起身,咬牙切齿说道:
“你可以用这套把戏,成为皇帝,我为何不能用这套把戏,将你赶下台去?”
最后的一句话,更像是吼出来的一样,充满了不甘和愤怒。
面对他突然间的破防表现,贾琮波澜不惊,冷冷说道:
“你只看到,朕用了两个身份,化名陈综去当小吏,最终成就了一代帝王。”
“可你却没看到,朕当小吏是怎么做的。”
“你们失败得如此彻底,你难道还没回味过来吗?”
听到这里,那犯人满脸诡异神色,懊悔、痛苦、悲戚…等等都有,甚至还能看到一丝解脱。
良久,缓缓后退,最终一屁股跌坐于地上,垂头丧气,失魂落魄。
“朕自问没亏待你,算是第一个主动跟你说的,你当时也表露出放弃产业的想法,朕还为你起带头作用而感到欣慰,想着此后再弥补你们嘉安郡王府。”
“可朕没想到,你竟然野心勃勃,表明上装作迎合朕,私底下,改头换面,化名为其他人,继续当你的寡头。”
“朕也没想到,你这个嘉安郡王面具下,竟然还藏着一个狼人的面孔,实在是令朕意想不到!”
贾琮说到这里,已经无话可说了,这个最大的寡头,真是有点出乎他的意料了。
同时也明白,为何贾宝玉会从一个和尚,成为一个寡头了,有此人资助和撺掇,也就解释得通了。
过了许久,贾琮淡淡问道:
“朕或许是,最后一个来看你的亲戚,你还有什么话要交代吗?”
“念在咱们也算亲戚的份上,朕可以给你带个话。”
牢里的犯人只是呆若木鸡地呆坐着,并不回话。
贾琮见状,知道他已经没什么好说,这个时候,说再多也没用。
于是,也不再多言,离开了这里。
几天后,所有反叛的头目,在菜市口斩首示众。
看着挂起来的头颅,路人既敬畏于皇权,也有些拍手叫好。
对于普通百姓来说,皇帝多宰杀一些‘地主’,他们就可以过得更好,自然是举双手赞成的。
……
随着这些寡头被砍头,新生的寡头势力也被彻底按了下去,这些寡头的财产和产业,也都充公,再有朝廷通过各种形式补偿给了普通百姓。
也算是实现了社会资源的重新分配,缩小了贫富差距,抑制住了阶级固化的进程。
几个月后。
“朕自登基以来,夙夜匪懈,勤勉于政,期以安定天下,造福苍生。
今岁月不居,时节如流,朕亦感体力渐衰,国事繁重,恐难以独力承担。
幸而太子德才兼备,仁孝有加,深得朕心,亦受万民敬仰。
为社稷之计,为百姓之福,朕决定顺应天道,传位于太子,以承大统,延续国祚。
自即日起,太子即登皇帝位,统御万邦,抚安百姓,务使国泰民安,四海升平。
诸卿大臣,当一心辅佐新皇,恪尽职守,共图大业。
钦此!”
年仅四十出头的贾琮,丝毫不留恋手中的权力,将皇位让给自己的儿子贾盛烨。
也为后来的皇帝开了一个好头,自古以来,权势让人迷恋,多少帝王,到死那一刻,依旧放不下手中权势。
而贾琮急流勇退,甘作时代先锋,牺牲自我,成就帝国。
作为开国皇帝,他尚且可以做到及时退位,放下权力,后世皇帝,自然更没什么好说。
同时,他也给后世皇帝做了一个很好的榜样,告诉他们该怎么努力维持现有秩序规则,最重要的是,以普通百姓们的利益为主!
多年后。
原荣国府,大观园中。
两鬓斑白的贾琮,坐在园中一个亭子里,望着眼前的景色,回想着自己的这一生。
脑海中,走马观花一样闪烁着一个个画面和片段。
他记得自己最初的目标,不过是想着‘独善其身’而已,到后来‘兼济天下’,他似乎都做到了。
从原本自身难保的庶子,到开创一个新时代的皇帝,身边还有几个自己喜欢的红颜知己。
此生无憾矣!
“夫君…”
突听到一个声音在他耳边响起,贾琮惊醒过来,看去,是薛宝钗,笑着招手:
“你来了,一起坐吧。”
此时的薛宝钗,也已经老了,脸上皆是岁月的痕迹,不过依旧可以看到她年轻时风华绝代。
缓步来到贾琮身边坐下,挽着他的手,贾琮则指着某处:
“你看那个角落,我记得,好像是,还是你跟我说,要这么摆放设计的吧?”
听了这话,薛宝钗思绪如潮,回想起大观园还在建时的时候,贾琮作为临危受命的监工,找到她请教建园子的事情。
也是从那时候起,二人逐渐接纳对方,最后走到了一起。
正巧这时,一抹阳光照射进亭子中,播撒在了二人身上,远远看去,二人身上就像是散发着光芒。
一阵微风吹过,吹起了二人鬓角的头发。
一时间,谁也没再说话,依偎在一起,静静地看着前方。
各位看官,咱们的故事到此也就告一段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