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凤舞九天

第三千七百三十六章 不懂就问

加入书架
书名:
三国之凤舞九天
作者:
诸葛不要太亮
本章字数:
4264
更新时间:
2025-06-02

让长公子叶信,奉贾诩为师,叶欢的用意,不言而喻。

并不是不想给其他人机会,关键在于,给不了!哪怕叶欢自己没有家天下的概念,他一个人,是无法与整个时代对抗的。

那么,叶毅、叶仁、叶礼,叶恒,也很优秀。可原本时空之中,可是有着两个“血淋淋”的例子,叶欢的确是不敢。

更重要的是,叶信本身也十分优秀,为了避免以后可能的纷争,尽早立嗣,对军心民意,都会有着很大的提升。

贾诩教叶信,教什么?从晋阳到凉州,叶欢是看的颇为清楚的。交得不是什么文韬武略,而是为人处世,人情世故!

千万不要小看此处,在华夏,这两点玩儿不转,文韬武略再强,也没什么用。那么,放在长公子身上,它又可以叫权谋!

贾诩对叶信的调教成功吗?在叶欢看来是的,前者是三国谋臣之中,最为善算人心的,这一点,在做师父上,也十分重要。

有一个念头,藏在叶信心里,从来没有对别人提起过,也许,这一辈子都不会说。倘若一定要找一个人,来倾诉的话……

长公子第一个想到的不是父亲,而是师父,似乎忌惮更小。

那便是凉州之时,他是真的闪过念头,倘若谈判不成,就让韩遂杀了马超。这叫借刀杀人之法,可以更顺利的掌握凉州。

当时的念头一闪而过,令长公子心中十分难受,惭愧,愧疚!但无论如何,那都是真实的想法,哪怕立刻被他抛弃。

流言之中,所有的线索和矛头都指向了一个人,廷尉贾诩。

对师父,叶信是信任的。但和司徒张昭一样,他必须承认,能将所有的事情,处置的那般妥当,贾诩是最佳人选。

那是能力,也是一种认可,到了此时,则是避免不了的担忧。

叶家书香传世,叶信自幼读过的书,可绝不比同时代的叶欢少,甚至还要更多。之前的王侯将相,一代霸主,都是如何?

范增,韩信!等等等等。倘若只是书上所写,叶信能以一种置身事外的眼光去看,但若是师父贾诩,他还能如此吗?

身边的人看不出长公子的心思,那是他成长了,有了城府。且大战在前,身为三军主帅,不可以为任何的事情分心。

天狼统领阴照前来,除了犒赏三军之外,还奉叶欢亲命,为长公子指出了很多,此战指挥之中的瑕疵,或是不够细节之处。

阴照及天狼参谋眼中,是将军对长公子过于苛责了,战场上,不可预料的事情实在太多,有时候,他们看见的,也未必就是。

综合来看,长公子在此战之中的表现,是足够优秀的,哪怕你以一军统领去做要求。不过将军向来如此,阴照只能照而行之。

随着一天天的更加成熟,经验累积的更多,公子会更加优秀。

从那些语气,用词,叶信当然知道阴照的心中所想。但也唯有他清楚,对方说的一切,是对的,其中原因,正是分心。

置之脑后,全然不管,说起来容易,做起来极难。尤其是你的至亲之人,当真能说不想就不想?很多时候难以控制。

或者说,你以为你已经可以不想了,但潜意识之中,还是会有影响。倘若阴照的前来,还不够确定的话,随后的暗一……

“将军说了,此事将会全权交给军师彻查,限期三年查清!”暗一如实转述了将军之言,语气毫无波澜,那是他的职责。

传讯之后,他也没有做任何的停留,立刻前往青州复命去了。

交给军师彻查,三年为限。叶信听了暗一之言,第一感觉就是浑身轻松,这种最自然的标签,也让他确定了自己的分心。

倘若不是之前的流言,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岂会有此时的轻松?

但随即,他的心又提了起来,权谋之道,怎会如此容易?这些言语之中,又是否隐藏着重要的讯息,自己未能解读出来?

于是乎,长公子将自己关在帅帐之中,从头到尾,细细思索。

自幼,他就见过父亲与典韦将军之间的兄弟之情,自然无比。同样的感觉,会出现在郭军师、张飞将军,赵云将军身上。

但父亲与张司徒之间,情况又有所不同,信任则是相同的。

那么,叶欢与贾军师呢?要用长公子现在的见识来看,父亲和师父就是合拍,对任何事,不用交流,就有极大的默契。

这种默契,正确一点说,单方面的更多,来自与师父。所谓生我者父母,知我者某某,放在师父身上,恰如其分。

如何形容,用另外一个人,可能更容易理解,那便是叶府的大管家叶丁。在生活方面,他和父亲,就有和师父一样的感觉。

不用你说,就知道你想干什么,或者说,只需要起个头,再或者一个眼神,一个暗示,足够了。不需要分析,不需要解释。

叶丁能在照顾父亲上,做到这一点,天下恐怕没有人能比他做的更好。但师父是全方位的,几乎每一处,都是这般默契。

事关贾军师,叶欢的军令是,让军师自己彻查,期限三年!在外人看来,用意就是十分明显,那是充分的信任。

否则,岂能让你自己查自己,且还用三年时间?你当是玩笑?

但叶信师从贾诩,权谋之道在他心中已经发芽,他必定要去解析,内中的深层含义,也的的确确让他找到了。

对不对?直觉告诉他,他的感觉是对的,但却不能完全肯定。既然如此,读书人的规矩是什么?不懂就问,问谁?

那还用说说嘛?在家的话,谁靠的近问谁,在外的话吗?

在帅帐之中,亲笔做书,叶信不时停下思考,一封信,写的是字斟句酌,甚至换了好几张信纸。结束,更要反复检查。

“青哥,这封信,你亲自帮我送到师父手中,就在那里等着,什么时候,师父给我回信,你再带回来!”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