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凤舞九天

第三千七百三十七章 暗通款曲

加入书架
书名:
三国之凤舞九天
作者:
诸葛不要太亮
本章字数:
4296
更新时间:
2025-06-03

师父给我回信,你再带回来。这句换,在赵青耳中是别有意义的。

身为长公子的陪读,战阵上的护卫之臣,不是仅有武勇忠诚就能合格的。当日在这个位置,就注定了日后的种种所为。

武勇,定边军士卒之中,多有武勇过人之辈。忠诚?效忠与长公子的军官士卒,绝不在少数,而赵青,是叶信最亲近的人。

想起父亲与师父之间的关系之时,长公子第一个想到的例子,就是叶府的大管家叶丁。此刻在汉末。后者亦是无数人的偶像。

大世家的管家,要做到什么地步才算完美,看看叶丁,你就知道了。知冷暖,懂进退,晓礼仪,得轻重,处事公允。

难吗?想要全部做到,当然很难。但叶欢亲口问叶丁之时,他的回答却是不难,觉得其中难度极大的,都是没有用心去做的。

不难,叶丁想的很简单,叶家的门风本就如此,当年大公子那般顽劣之时,主家对之,亦是极严,让他没有闯下弥天大祸。

叶丁是叶家之人,秉持了一贯以来的门风,或者说,公子告诉他,一切很简单,不要欺负人就行,尤其不能欺负百姓。

能做到这一点,足够了,叶丁很清楚,大公子的逆鳞在哪里。

不能理解?也许对旁人而言是的,但在叶丁心里,就是天经地义。他的长子叶端,南山书院,次子叶直,南山武院。

自幼,便是教导极严。叶丁经常跟儿子说的一句话就是,你们的一次行差踏错,就能让眼前所有的生活,付诸于流水。

对赵青而言,便有异曲同工之处,公子说的话,他从来不会去问为什么,全力以赴就是了。但这并不代表,没有思考。

长公子的位置,经此一战之后,将会更加的无可动摇。也正因如此,在接到公子的亲笔信之后,赵青没有出言,却有目光询问。

很多话,说出来是犯忌讳的,这一点,赵青并不怕。童年伴读,相伴成长,他相信,长公子可以看清自己目光中的含义。

地位无可动摇,哪怕公子犯了一些错也很难动摇,但此事……

“去吧,快去快回。”叶信见状,微微一笑洒然道。

“诺!”看见公子坚定的目光,赵青收好书信,断然转身而去。他要连夜快马奔向徐州,且绝不会隐藏自己的行迹。

不但不隐藏,更要大张旗鼓!公子让自己送信,就不是简简单单的送信了,他是长公子的亲随,其中有着很多象征意义。

最大的一点是,长公子在表达对师父绝对的信任。这些话,他不用,也不适合对自己说的十分明显,行动比言语重要。

赵青的心中所想,叶信清楚吗?当然!前者是他最为信任的人之一。师父在教导自己的过程中,没有明说,却隐晦的表达过。

不要学舅父家的几个表哥,拉拢组织自己的实力,长公子的身份,根本没有那个必要。位置一清楚,他不愁无人投效。

但不拉帮结派,不代表不识人用人,相反,在战场上还要更为大胆。荆州之战,叶信重用魏延和邢道荣,便与此相关。

长公子在大战之中的分心,阴照没有看出实质,那么,叶欢呢?

答案是肯定的,让暗一前往通报,就是一种表态和点醒。以他穿越者的身份,对权谋之道,是有一些反感的,但此次……

出现在叶信身上,却又令他有些欣慰。反感,是性格上的东西,无法改变,不过叶信可以没有武勇,却不能没有这些。

分心,至少代表着叶信在乎这件事。心底深处,叶欢到底还是希望儿子能和自己一般,与之相比,战场还可慢慢历练。

得到荆州之战的战报,另一个能看出叶信分心的人,当然是贾诩。在叶欢,是知子莫若父,在贾诩,则是知徒莫若师。

不同之处在于,叶欢对叶信,是欣慰居多。贾诩呢?欣慰当然是有的,证明长公子心中有自己,但其实他更希望……

心情矛盾?一般人可能会这么想,但在贾诩,你就想多了。

徐州,下邳,太守府右侧的院落,原本是毒王张离生产之时所用,亦是暗影在徐州的一处据点,贾诩到下邳,自然会在此间。

对鬼才毒士司徒等人的安保工作,在战局越来越倾向于定边军之后,叶欢更是增加了等级,他不想说,敌人会那啥跳墙。

但有些事,不可不防。原本,他是要贾诩坐镇先登军中军的。相比繁华的城中,想要渗透进定边军主力的军营,难度极大。

贾诩没有选择,与先登军相比,他坐镇下邳,更有意义。毕竟除了毒士之外,贾军师可是有屠夫之名,且手法越来越为圆润。

比如东海的那些世家,之前便能与陶谦成分庭抗礼之势,自成一体。如今嘛,一家独大之外,其余的世家,都有点噤若寒蝉。

贾军师一直没有去东海,所有世家的头上,都悬了一把剑。那种悬而不落,才是巨大的心理压力,贾诩更深谙此道。

书房中的案几上,放着厚厚一摞文书,贾军师正埋首其中。

门外,只有暗二一人挺直如标枪,其余,都是些家丁侍女。看上去,防卫并不严密,但你真的要潜来此处刺杀的话……

那便是绝羌神剑王越,也来得去不得,黑暗之中,不知隐藏着多少的暗哨。便是院落三百步方圆之内,亦是戒备森严。

贾诩正看着的那一份文书之上,除了方正的字迹之外,还有一个个的红点,它们往往会出现在,一个人名之后。

那些文书,都是微尘清风暗影等,送来的各地世家详细,划红点的,则是有着与曹军暗通款曲的嫌疑,或者说……

坐谈立议的姿态,是汉末读书人最看重的,贾诩的姿态优雅,面容平和,在军师的面上,你几乎看不出任何的端倪。

整个院中,保持着安静,家丁侍女来回,都会格外的放轻脚步。暗二尤其,每每路过他身边,呼吸之声亦不可闻。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