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敏盘算了一番,吴远下葬的时候,虽没有获罪。但过后追责,吴远的罪名却是定了,若是活着,必定是官职全部撤掉,指不定还会杀头。可朝廷没有收回她的诰命品级——还是看在荣国府两个亲兄长的面子上。
这太上皇的丧事过后,她便借着老太太过寿,重新出来社交,娘家不必说,东府那边的宴请,也给自己下了贴子,还有保龄侯府。
只是一圈的交际下来,贾敏也看明白了,且不提清流人家,就是与宁荣二府的世交老亲,对自己也不待见。
如今这般境况,想要为女儿吴漪寻一门好的亲事,恐怕是难上加难。贾敏思来想去,将京中各家适龄的青年才俊比较了一番,最终觉得将女儿嫁回娘家,许配给大哥家的次子贾琏,倒是目前看来最好的选择了。
贾琏虽然在科举仕途上并无太大天赋,但他如今在武学堂读书,等满了二十岁,便能谋个差事。且不提贾赦是天子的伴读的情份,便单单是大嫂张婉这边论,当今的皇后娘娘是贾琏的姑姑,有这层关系在,贾琏的前程自然不必太过担忧。
到时授官,必定不会差。
想到这里,贾敏便将这个想法告诉了自己的母亲贾母。
如今贾敏常回娘家来,吴远的父母早两年就过世了,至于吴远的兄弟,她花几千两银子,就将他们打发回老家了。
贾母听了贾敏的打算,也觉得这门亲事颇为妥当。她语重心长地对女儿说道:“老大两口子,多半是想着要扶持小儿子贾琏来继承爵位的。你如今守寡,日子艰难,我这做老母亲的,最心疼的就是你,总想着能帮衬你一把。若是吴漪能嫁给贾琏,你以后也有个依靠。”
贾敏想的更远一点,自己的儿子读书不错,将来科举,既亲上加亲了,大哥大嫂两口子,难道不多加帮衬。
得了贾母的支持,贾敏觉得这门亲事十之八九能成。
然而,她没想到的是,贾琏如今竟成了京中各家争抢的“香饽饽”。王子腾夫人亲自登门拜访,找到了自己的小姑子王夫人,想要替自己的侄女,也就是王子胜的女儿王熙凤,向贾琏说媒。
王夫人答应帮忙探一探长房太太张婉的口风。不料她还没来得及找张婉提起此事,薛姨妈也找上了门来,同样向王夫人表达了想将自己的女儿薛宝钗许配给贾琏的意思。
"姐姐,宝钗年纪也不小了,我想着,若是能与琏哥儿结亲,岂不是亲上加亲?"薛姨妈笑容殷切,“如今嫂子也不肯帮衬我们,我也只能求姐姐你帮一把了。”
王夫人心中暗叹,面上却不显:"妹妹,这事恐怕难成。琏儿虽是次子,但长房对他寄望不小,只怕不会轻易定下亲事。"
薛姨妈有些失望,但仍不死心:"姐姐帮我探探口风也好。"
王夫人只得应下,心中却想:宝钗虽好,可薛家终究是商贾出身,若说想与王家亲上加亲,将来好让自己的大哥帮衬一把,宝钗是外甥女儿,王熙凤还是侄女儿呢。自己的大哥要结亲,肯定也更乐意扶持王家姑娘,不然就不会有嫂子上门提王熙凤这事了。
只是她并不知道,薛姨妈也没有将希望全压注在责琏身上,甚至做了两手准备,一面让王夫人帮忙打听打听贾琏的情况。一面还在考虑如何与林家走动。
贾琏毕竟比宝钗大几岁,若论年纪,还是林昭更合适,何况,贾琏上头还有个兄长,林昭却是林家的嫡长子。只不过,林家那边态度一首十分冷淡,两家又不是亲戚,多做一些准备也是好的。
与此同时,贾母也叫来了长媳张婉,说起了贾琏的亲事,并提到了贾敏的女儿吴漪。对于这门亲事,张婉的态度十分明确,她是断然不会同意的。
张婉闻言,面色不变,心中却己冷笑。
"老太太,这事恐怕不妥。"她温声道,"琏儿比漪姐儿大了五岁,年纪差得太多。况且,按南方的说法,'姑表亲,嫡嫡亲;姨表亲,好做亲'。我们家虽如今在京里,可根在南边,漪姐儿是姑表妹,实在不宜结亲。"
贾母脸色一沉:"这是什么道理?我们荣国府难不成还要回金陵去生活?既不回去,何必计较这风俗。"
张婉不慌不忙:"老太太别恼,这话也不是我说的。老话有老话的道理,姑表结亲,血脉太近,子嗣易有不足。这事要是老爷同意呢,我这个舅妈,也可以退一步。"
言下之意,贾赦不同意,那可怪不得她。
贾母不甘心,又唤了贾赦来问。
"琏儿的亲事,我想着,不如许给漪儿,亲上加亲,你看如何?"
贾赦一听,眉头紧皱:"老太太,这事不成。"
"为何不成?"贾母不悦。
贾赦冷笑:"吴家如今什么光景?吴远虽死,但朝廷己撤了他的官职,若非看在荣国府的面子上,只怕妹妹连诰命都保不住。琏儿再不济,也是我的嫡子,将来袭爵领差,岂能娶个罪臣之女?"
贾母怒道:"漪儿是你亲外甥女!"
贾赦不为所动:"亲外甥女又如何?当年吴远得势时,他们两口子可没把我当亲大哥。西妹妹怂恿吴远支持二皇子,若非太子登基,我如今还能站在这里说话?"
“指不定我人头都得落地。这事没门。”
说罢,贾赦便扬长而去。
贾母气得浑身发抖,却也知道,自己如今老了,根本无法左右儿子的决定。
不过,气过了,贾母却想起张婉说的那番话——姑表亲,嫡嫡亲;姨表亲,好做亲。
如此一来,或许,可以将漪姐儿许给林家的长子?
这个念头一起,贾母当真思考起来,觉得这还真是一个非常好的人选。林家如今在朝中地位稳固,林如海更是新皇的心腹重臣,据说林昭本人读书也十分有天赋,将来举业是不成问题的。若是吴漪能嫁给林昭,那可真是攀上了一门极好的亲事。
于是贾母就打发鸳鸯,去请贾敏回来。
贾敏得知亲事被贾赦夫妇拒绝,心中愤恨,却又无可奈何。
贾母这才提出自己的主意:"既然琏儿不成,不如考虑林昭?林家如今圣眷正隆,林如海又是户部侍郎,再过几年,必定还有得升。若能结亲,岂不是更好?"
贾敏眼睛一亮:"这倒是个好主意!"
她心中盘算,林昭年纪与自己的女儿年纪也合适,林家又得新帝重用,若能攀上这门亲事,不仅女儿的归宿有了,将来自己儿子科考举业,林家也必定会扶持。
她当即表示了同意,说:“老太太,我和三姐姐素来不和,这事只能全靠老太太帮忙了。”
贾母点头:“漪姐儿是我的外孙女,我自然要想法子。不过,此事不急,漪姐儿年纪不大,可以慢慢谋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