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主眼神坚定,语气决然地说:“父亲,我怎能眼睁睁地弃您不顾。如今之计,我们必须找人在朝堂之上为您申冤,揭露丞相府的阴谋。只是现在朝中大臣大多畏惧丞相府的权势,我们究竟该找谁帮忙呢?”白镇国眉头紧锁,思索片刻后,缓缓说道:“或许可以找找礼部尚书李大人。他一向刚正不阿,对丞相府的行径也多有不满,与丞相府素有嫌隙,也许他会愿意出手相助。”
女主听后,心中仿佛燃起了一丝希望之火。她告别父亲,趁着夜色又悄然离开了大牢。回到家中,女主一刻也不敢耽搁,立刻着手准备拜会李大人所需的资料。她将白清月与丞相府私通的详细证据一一整理清晰,还精心撰写了一份关于丞相府阴谋陷害白家的奏折,力求将事情的来龙去脉阐述得清清楚楚。
第二日清晨,天还未亮透,女主便早早来到李大人府邸外等候。她静静地站在那里,目光紧紧盯着紧闭的府门,仿佛一座雕塑。一首等到日上三竿,李大人终于出门。女主见状,赶忙上前几步,拦住李大人的轿子,“扑通”一声跪地,声泪俱下地哭诉道:“李大人,求您救救我父亲。白家蒙冤受屈,丞相府为了掩盖罪行,竟意图在狱中谋害我父亲,还望大人明察啊!”李大人缓缓掀开轿帘,看着跪在地上的女主,面露犹豫之色。他心里十分清楚丞相府的势力,深知此事一旦插手,恐怕会给自己带来无穷无尽的麻烦。
但女主悲恸的哭诉和呈上的详实证据,还是让他心生怜悯之情,同时也对丞相府的所作所为感到无比愤慨。思索良久之后,李大人终于开口说道:“起来吧,此事我会慎重考虑。你先回去,等我消息。”女主心中大喜过望,再三拜谢后,才起身离开。
然而,女主浑然不知,她在李大人府外的一举一动,都被丞相府安插的眼线看得清清楚楚。丞相府得知女主去找李大人后,当机立断,决定先下手为强。他们一方面加快在狱中对白镇国下手的计划,试图尽快除掉这个隐患;另一方面准备在朝堂上弹劾李大人,诬陷他与白家勾结,意图谋反,以此来打压任何可能威胁到他们的力量。
就在女主满心期待李大人能为白家申冤昭雪时,京城中突然毫无预兆地传出李大人意图谋反的消息。朝堂之上,丞相府的人纷纷上奏,言辞激烈,要求陛下严惩李大人。陛下看着这些如雪片般飞来的奏折,心中疑窦丛生。但在丞相府众人添油加醋、歪曲事实的描述下,陛下也不得不下令将李大人暂时收押候审。
女主得知这个消息后,犹如遭受五雷轰顶,整个人瞬间呆住。她心里明白,这必定是丞相府的阴谋诡计。如今,不仅父亲危在旦夕,命悬一线,就连唯一有可能帮助白家的李大人也被丞相府陷害入狱。女主陷入了前所未有的绝境,一时间,竟不知该何去何从。但她心中的信念并未因此被击垮,反而愈发坚定。她暗暗发誓,一定要想尽办法找出确凿证据,揭露丞相府的累累罪行,还白家一个公道清白。只是,在丞相府如此严密的布局与重重阻挠下,女主又该如何突破这一道道难关,拯救父亲和白家于水火之中呢?这个谜团,如同厚重的乌云一般,沉沉地压在了女主和白家的未来之上,让人看不到丝毫希望的曙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