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皇宫那庄严肃穆的金銮殿内,气氛凝重得仿若实质,仿佛只要轻轻一戳,便能滴下浓稠的焦虑。北狄大军如乌云般压境,边关战事告急的军报似雪片纷纷扬扬地飞来,大臣们往日里故作镇定的面具早己脱落,取而代之的是满脸不加掩饰的焦虑与慌乱。
皇帝高踞龙椅之上,眉头紧紧拧成了一个“川”字,深邃的眼眸中透露出难以掩饰的忧虑。殿下的大臣们泾渭分明地分成两派,正争得面红耳赤。一派以丞相为首,力主求和,他们认为北狄兵强马壮,气势正盛,我朝若贸然与之正面硬拼,恐怕将面临亡国之险,故而不如割地赔款,以换取一时的安宁。另一派则以几位热血武将为首,坚决主战,他们言辞激昂,慷慨陈词,声称我朝将士向来英勇无畏,怎能未战先降,如此行径必将有辱国朝尊严。
皇帝望着争吵不休、各执一词的大臣们,心中烦闷如麻,仿佛被一团乱麻紧紧缠住,难以挣脱。求和,实在有损国威,且割地赔款之举无疑是饮鸩止渴,只会助长北狄的嚣张气焰;主战,可如今朝中能征善战的将领大多在之前那场惨烈的内乱中或不幸战死,或身负重伤,一时间竟寻觅不到合适的主帅人选。就在皇帝陷入两难的困局,举棋不定之时,一位白发苍苍的老臣缓缓出列,恭敬地说道:“陛下,微臣有一拙见。如今局势危急万分,不妨启用白家女。白家虽历经变故,但此女聪慧绝伦,对兵法亦颇有研究,或许能为我朝解燃眉之急。”
此言一出,朝堂瞬间炸开了锅,宛如平静的湖面投入了一颗巨石,激起千层浪。有人满脸不屑,觉得女主不过是一介女流,怎能担当如此重任,这简首是儿戏;也有人面露无奈,认为这实在是当下走投无路的无奈之举,不妨姑且一试,或许能有一线生机。皇帝陷入了沉思,他心里清楚,如今朝中人才凋零,可用之人寥寥无几,女主虽为女子,但说不定真能带来意想不到的转机。只是,仅凭女主一人,恐怕难以服众,还需有一位能镇得住众人的主帅。思索间,皇帝的目光缓缓落在了萧承煜身上。萧承煜出身将门之后,武艺高强,身手矫健,且颇具谋略,足智多谋,只是一首未能得到重用,空有一身才华无处施展。
皇帝将目光投向萧承煜,目光中满是期许,问道:“萧卿,朕有意命你为帅,挂帅出征,你可愿意肩负起这保家卫国的重任?”萧承煜毫不犹豫地“扑通”一声跪地,重重地叩首,声音洪亮且坚定地说道:“陛下放心,臣定当肝脑涂地,竭尽全力,不负陛下所托,誓要击退敌军,捍卫我朝尊严。”皇帝微微点头,眼中闪过一丝欣慰,又接着说道:“朕命白家女为监军,随你一同出征。此女虽为女子,然朕深信她的能力,你二人需相互配合,同心协力,共退敌军。”萧承煜心中虽对女主担任监军一事略有疑虑,但君命难违,圣意不可忤逆,只得恭敬领命。
退朝之后,萧承煜与女主在御书房内商议出征大计。女主深知此次任务艰巨无比,犹如千斤重担压在肩头,她神情严肃地向萧承煜详细阐述了自己对当前战局的看法:“萧将军,北狄此次来势汹汹,势不可挡,但他们长途奔袭,后勤补给必定困难重重。我军可先坚守城池,凭借坚固的城防消耗他们的粮草,待其疲惫不堪之时,再寻机出击,如此方有胜算。”萧承煜听后,心中暗暗佩服女主的独到见解,不禁点头称赞道:“白姑娘所言极是,但我军也需尽快制定出详尽具体的作战计划,以防北狄另有阴谋诡计,打我们一个措手不及。”
就在二人深入商议之时,皇帝又宣来了几位德高望重的老臣。这些老臣皆是历经数朝,在朝堂上沉浮多年,对兵法战略有着极为丰富的经验,可谓是朝廷的智囊团。皇帝神色凝重地说道:“此次出征,关乎我朝的生死存亡,成败在此一举。朕命你们随军出征,为萧将军和白监军出谋划策,务必保我朝边疆安稳,万不可有丝毫懈怠。”几位老臣纷纷跪地领命,他们深知责任重于泰山,不敢有丝毫的马虎与懈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