禾脉千年
首页 > 古代言情 > 禾脉千年

禾脉千年

9.5分 其它作品>
连载中 签约作品 古言
7万字 0次阅读 0累计人气值
主角: 林缚
作者:43码水晶鞋 更新至:第14章 火田生金 更新时间:2025-06-07 05:23:09
更新时间:2025-06-07 05:23:09
7万字 0次阅读 0累计人气值
  • 作品介绍
  • 作品目录 (14章节)

简介

《禾脉千年》 当后周显德三年的涛声拍碎滩涂盐碱,林缚带着现代农科记忆与神秘「禾脉」系统魂穿而来。这不是文人空谈的朝堂博弈,而是一场以种子为剑、以水渠为盾的千年农耕革命——从五代吴越的捍海石塘到清代江南的棉纺作坊,从荆湖山区的反坡梯田到漠北草原的屯田城堡,他将现代农技与古代智慧熔铸,在历史的裂缝中播撒文明的种子。

第1章 魂兮归来

后周显德三年,吴越国杭州湾。

林缚在咸涩的海风中醒来时,正趴在一片泛着白碱的滩涂上。指腹碾过沙土,掌心残留的不仅是粗粝的触感,还有不属于这个时代的记忆 —— 现代农科院实验室的培养皿、耐盐水稻基因图谱、以及那个在雷雨中闪烁的青铜禾穗虚影。

海浪拍打着远处的竹篱围堰,发出沉闷的声响。林缚撑起身子,望见滩涂边缘散落着几间茅草屋,竹架上晾晒的渔网沾满盐霜,几个肤色黝黑的汉子正扛着木耜走向海边。他低头看向自己的手,虎口处有新磨的血泡,身上穿着粗麻布衫,腰间系着的皮质钱袋里,装着半块缺角的蒸饼。

"这是... 后周显德三年?" 林缚喃喃自语,脑海中突然涌入大量陌生的记忆。原主是吴越国钱塘县的一名里正,奉钱氏之命带领流民开垦滩涂,却因海潮倒灌颗粒无收,昨日冒雨抢修围堰时被浪头打翻,就此被现代的他取而代之。

忽然,眼前闪过一道微光,青铜禾穗的虚影再次浮现,耳畔响起机械音:"禾脉系统激活,检测到宿主身处五代十国时期吴越国,当前地块盐碱化程度 37%,适种作物:耐盐水稻、碱蓬、芦苇..."

林缚猛地站起身,望向眼前白茫茫的滩涂。只见地表覆盖着一层薄盐,零星生长着几株枯黄的碱蓬,海水退潮后留下的泥沼中,无数小螃蟹正快速爬行。他忽然想起现代农科院的研究项目 —— 沿海滩涂盐碱化治理,而自己正是 "海稻一号" 课题组成员。

"里正醒了!" 茅草屋中跑出一个少年,赤着脚踩过泥泞,"阿爹说昨日潮头足有两丈高,差点把围堰冲垮!"

林缚跟着少年来到滩涂边缘,只见一道用竹篱和泥土堆成的围堰歪歪斜斜地横在海边,多处被海水冲开缺口,浑浊的海水正从缺口处渗入滩涂,原本就贫瘠的土地上,又新增了大片白花花的盐斑。

"这样的地,真的能种出粮食?" 林缚问。

少年苦笑道:"里正说笑了,自从去年围堰建好,我们试种了三次粟米,每次都被咸水腌死。连县太爷都说,这滩涂是 ' 鬼哭地 ',除非海神显灵,否则永无生机。"

林缚蹲下身,指尖轻点泥土。系统界面再次浮现,详细显示出土壤的 PH 值、含盐量、有机质含量等数据。他忽然想起,现代耐盐水稻 "海稻一号" 正是针对滨海盐碱地培育的品种,其耐盐度可达 0.6%,而眼前的滩涂含盐量约为 0.5%,理论上具备试种条件。

"去把你们藏的稻种拿来。" 林缚突然说。

少年一愣:"里正,我们哪有稻种?去年的稻种早被咸水泡烂了,如今吃的都是从山里换来的粟米。"

林缚站起身,望向远处的杭州城:"我去府里一趟,明日开始,咱们试种新的稻种。"

钱塘县衙,钱氏治下的吴越国向来重视农桑,衙门外的公告栏上,还贴着去年的《劝农诏》。林缚递上名帖,很快被传入后堂。

"你就是钱塘县的里正?" 吴越国主管农政的司农参军陈昱上下打量着林缚,"听说你负责开垦滩涂,如今进度如何?"

林缚首言不讳:"司农大人,现有稻种不耐盐碱,滩涂开垦难有成效。卑职恳请调拨一批耐盐稻种,或允许卑职自行培育。"

陈昱皱眉:"耐盐稻种?从未听说过。如今淮南战乱,吴越粮赋本就吃紧,哪有多余稻种给你折腾?"

林缚咬了咬牙:"卑职愿立下军令状,若一年之内滩涂无收,甘愿受罚。"

陈昱盯着林缚的眼睛,忽然发现这个小小的里正眼中,竟有股异乎寻常的坚定。他沉吟片刻:"也罢,给你二十石稻种,再拨三十个流民,若再失败,你便去守捍海塘吧。"

三日后,林缚带着稻种回到滩涂。所谓稻种,不过是普通的吴越稻种,但他知道,真正的希望在于自己脑海中的 "海稻一号" 培育技术。他指挥流民在滩涂边缘修建了几个育苗池,用淡水反复冲洗泥土,降低含盐量,然后将稻种浸泡在稀释的米醋溶液中 —— 这是现代常用的种子处理方法,既能杀菌,又能增强种子的耐盐性。

"里正这是在弄啥?" 流民们围在育苗池边,窃窃私语,"把稻种泡在酸水里,莫不是中了邪?"

林缚没有理会,他每天蹲在育苗池边,观察稻种的发芽情况。系统界面实时显示着各项数据,当第一株嫩芽破土而出时,他终于松了口气。嫩绿的幼苗在咸涩的海风中轻轻摇曳,仿佛在向这个时代宣告,盐碱地并非永远的死地。

半个月后,育苗池里的稻苗己有三寸高。林缚指挥流民在滩涂中开挖沟渠,构建排灌系统,将海水引入沟渠,通过潮汐的涨落来冲洗土壤中的盐分。他还让人采集海边的碱蓬和芦苇,堆制成有机肥,改善土壤结构。

然而,就在一切顺利进行时,一场突如其来的大潮打破了平静。

农历八月十五,天文大潮。林缚站在围堰上,望着远处翻涌的潮头,心中警铃大作。系统界面疯狂闪烁,显示海潮高度即将突破历史极值。

"所有人撤离滩涂!" 他大声喊道,"快把育苗池的稻苗转移到高处!"

流民们慌乱地行动起来,就在他们刚把最后一批稻苗搬到围堰上时,潮头己如万马奔腾般涌来。两丈高的海浪拍打着围堰,竹篱发出不堪重负的断裂声,泥土不断坍塌。

林缚抱着几株稻苗,躲在一块巨石后。海浪呼啸而过,咸涩的海水灌入口中,他紧紧护住怀中的稻苗,只听见身后传来围堰倒塌的巨响。

潮水退去后,滩涂一片狼藉。原本的育苗池被海水淹没,刚移栽的稻苗几乎全军覆没,只有林缚怀中的几株,还顽强地活着。

流民们坐在泥地上,望着一片汪洋的滩涂,绝望地哭泣。林缚站起身,望着远处重新上涨的潮水,忽然发现系统界面上,原本灰色的 "水利图谱" 图标正在闪烁。他心念一动,脑海中浮现出宋代的桩基法筑塘技术 —— 用松木打桩,再堆砌石块,形成坚固的捍海石塘。

"大家别哭了!" 林缚大声说,"这次潮灾虽然严重,但让我们看清了围堰的弱点。从明天开始,我们不再用竹篱和泥土,而是用石头和木桩,修建真正的捍海塘!"

流民们抬起头,眼中闪过一丝希望。林缚走到海边,捡起一块被潮水冲上岸的贝壳,在沙滩上画起了捍海塘的设计图。海浪再次拍打着沙滩,却再也无法动摇他心中的信念 —— 他知道,自己不仅是为了眼前的这片滩涂而战,更是为了整个吴越国的未来,为了让 "禾脉" 的种子,在这片盐碱地上生根发芽。

潮头过后,滩涂迎来了短暂的平静。林缚望着怀中的几株稻苗,它们的叶片上还沾着海盐,但根部依然牢牢地扎在泥土中。系统界面再次浮现,显示 "海稻一号" 试种进度:23%。他知道,前路依然漫长,但至少,己经迈出了第一步。

夜幕降临,海风带来远处的钟声。林缚躺在茅草屋中,望着窗外的星空,心中默默盘算着明天的计划:如何筹集石料,如何组织流民打桩,如何改良稻种以适应更恶劣的环境。忽然,他想起系统激活时的提示:"禾脉所至,五谷丰登。" 也许,这就是他来到这个时代的使命 —— 让禾脉的光辉,照亮每一片荒芜的土地。

海潮再次响起,那是大自然的咆哮,也是新的开始的号角。林缚闭上眼睛,脑海中浮现出一片金黄的稻田,在海风的吹拂下,掀起层层稻浪。他知道,只要坚持下去,这个梦想终将成为现实。毕竟,在禾脉的庇佑下,没有什么盐碱地是无法征服的,没有什么荒滩不能变成粮仓。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