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末我替了老朱的人生

第101章 整军2

加入书架
书名:
元末我替了老朱的人生
作者:
期羲
本章字数:
4336
更新时间:
2025-07-01

“至于锦衣卫,咱打算先留着这位置,以后有合适的人再说。”

“哥,那绣衣卫呢?那地方可不能一日无主。”李文忠坐在杨燚脚边上龇牙咧嘴的查看手上的伤口。

杨燚有些歉意的给他重新包扎“咱最近得了一奇人,叫王祎,这家伙一板一眼敢说敢骂简首就是完美的御史,让他来统领绣衣卫绝对会给咱一个惊喜。”

“好吧,不过哥,咱们不是不用儒家那一套吗?你为啥要抓孔家人?”

朱文正也有些想不通“是啊哥,咱那农场关的反动派足足十几万了,要是有个领头的那不得乱起来?”

看着两人的眼神杨燚斟酌一二还是小声道“咱那是说给世人听的,陈伯很久以前就在联系郓城那边的水匪八雕,如今北方大乱这些人会引导数十万流民冲击曲阜,有他们带头保证按着族谱从头到脚杀一遍,等汤和过去剿匪,这些人就首接装作被杀了改头换面重新生活。”

“嘶……哥,你真阴险。”朱文正眼珠子瞪的老大,李文忠感觉表哥口不择言踢了他一下朱文正立刻讪笑“不过咱喜欢。”

“得了得了,都一家人别来这套,要不是你俩不顶事咱还用得着陈伯出去奔波。”杨燚也没怪他们。

“哥,咱们接下来怎么办?”李文忠有些担心的道“咱们现在的地盘太大了,以后光是防守城池都需要不少兵马,压力太大了。”

“压力来自于自身的弱,只要咱们足够强自可横扫一切敌。

未来两年咱不打算发动大规模战争,元庭估计也巴不得咱们不动肯定不会再来惹咱们。

只要拿下山东就有更多的煤矿铁矿,这段时间咱们需要淘汰掉身上这些老旧的元军弯刀皮甲换上更适合汉人的长刀铁甲。

另外咱打算重新将西象卫重新划分,青龙卫改为海军,白虎卫改为骑兵,朱雀卫改为步兵,玄武卫改为城防兵,从各军挑选表现出色的中底层将领作为教官练兵。

各大校尉和指挥使全部进入防务院统帅部,没有作战任务的时候他们就在集庆学习兵法韬略,有任务的时候随即抽调各个军侯级作战单位统帅。

“嘶…哥,你这是不打算给他们军权?”

“嗯,军权这个事从一开始就不应该下放,咱又不是没有地盘需要到处乱跑的散兵,只要规范化训练,军队战斗力不仅不会下降可能还会更高。

当然了,在这期间会有不少表现良好的士兵被推荐到麒麟卫,文正善守,文忠善攻你俩做麒麟卫主帅和副帅,人数确定为十万,宁可少人也不能滥竽充数。”

兄弟三人在大殿里嘀嘀咕咕,外面走出来的将领们一个个面露苦笑,曹震呼出一口白气“别哀声叹气的了,咱们赶快做事吧,再拖下去怕是这次保卫战的分成都要被扣光了,咱还等着钱开一个造船厂呢,可不能让家里那些亲戚搅和了。”

说完一瘸一拐的离开去准备,其他人听他这么一说也是立刻行动起来,亲戚什么都是虚的,拼了老命拿下来的好处必须得分到手,打的时候那么艰难,王爷扣那可就简单了………

而濠州城内一座小院子里,双脚血淋淋的陆仲亨被送到这个别院,陆仲亨此刻整个人像是魂被收走了一般浑浑噩噩的。

“陆将军,黑龙卫会联系您的家人来照顾您,大王有令以前赏赐的东西不会收回,那是您的功劳所得。”最后从怀里掏出一张折叠好的信封“这是大王交代给您的,虽然您这事做的确实不地道,但此次保卫战的功劳也得算。

这是一个售酒令,您有生之年可以凭借这个酒令从仓储部批发到优质酒水,就这一项可保您一生富贵。”

听到杨燚最后还给了他这么好的东西,不知道是演戏还是真的知道错了,陆仲亨涕泗横流嗷嗷大哭,挣扎着跪在地上朝着北方磕了三个响头。

有这酒令,陆仲亨就能成为朝廷的中间商低买高卖,对于这种非必需品杨燚并不担心有人囤积居奇。

之后几天不出意外,大部分将领的亲朋好友都选择了投资大报仇大的橡胶草种植行业,这东西即便种植几百年经济价值都不会因为发现橡胶树而减少,用量很大。

当然也不是没有一些是真打算在军中发展的主动来找朱文正报到,而杨燚也拉着所有将领开始研究军队需要怎么改。

“大王,当前的情况有两种军制其实是最好的。”刘基摸着小胡子道“咱们往后很长时间都会在征战,而元庭本身的百千万户制度便于管理,战力强大。

这种制度甚至可以延伸到乡镇,以中原模仿草原达到全民皆兵的恐怖威慑力,但是这种制度容易让士兵抱团,但是兵员保障性高。

第二种就是秦朝时期的二十级军功制,也是全民皆兵的典范就是其中的连坐制度过于残酷,高压统治不可取。

两种军制都可以兼容大王您希望的义务兵制度,不过花销肯定是很大的。”

杨燚摆摆手“秦军军制倒是不错,但是花销太过恐怖,咱们现在的人口可比秦朝多了好多,玩不起这种制度。

咱倒是觉得万户制挺不错,不过需要好好研究研究怎么改才能不让咱走上元军腐败和军阀世家的问题。”

其他人也开始围绕万户制开始了紧张的讨论,杨燚并不禁止低阶官员提意见毕竟很多事情其实就是某个人灵光一闪一拍脑袋的决定。

所以在场的濠州低级官员们也参与了进来甚至招降过来的方国珉,方国瑛,张士诚麾下朱亮祖等将虽然没有兵权但是每个人都挂着个参谋的职务。

“大王,属下觉得各部士卒根据户籍地抱团这种事很难避免,倒不如首接允许三国时期丹阳兵如此厉害就是亲族相邻之情互相羁绊。”

“不妥,不妥,此一时彼一时,如今南明之兵多为江南江东之兵,日后江北、江西甚至于黄河之北,湘江之南的兵卒入伍到时候很容易形成地方军阀集团。”

“张将军多虑了,一个个村镇的青壮哪是那么容易被聚集起来的,而且士兵只要入伍第一堂课就是政治教育………”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