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了元朝并不在这种情况内,草原人根本就不懂治理!他们内部也是派系林立乱的不行几十年就换了9个皇帝简首荒唐!”杨林喝了口水慢慢开口“这么说只是告诉诸位,无论给不给百姓土地,他们的生活其实变化不会太大!
而当咱们把所有土地设立成农场又会有一些问题,贪腐!这是一个从来禁止不了的难题,本来耕地一亩可以得到一斤大米,就是因为农场主的贪婪把粮食克扣了一半!
这要怎么办呢?这种时候就需要调整农场主的选拔方式以及对地方官府的职权做出改变,农场主的班子每三年或五年一轮换,所有人员全部出自民间选举!
比如今年徐达带着常遇春花云顾时耿君用这个小团体获得全县百姓的投票第一百名,那么根据排名你们会获得一个土地不算非常肥沃的千亩农场经营权!为了经营好这个农场你们需要怎么做?”
徐达立刻举手“增加给来干活百姓的工钱和待遇,比如允许他们将一些猪草带回家喂养自己养的猪!”
常遇春也举手道“收购他们自己沤的肥料!并且给予一些农场不要的秸秆干草做燃料!”
杨林点点头“不错,因为百姓不是非要在你这干活不可,要是没有合适的待遇人家根本不会来!而想要在利润只有一成的情况下争取利益最大化诸位会怎么做?”
花云首接开口“开沟引水,挖河泥施肥,精耕细作!”
“没错,在这种情况下为了保证自己的利益最大化农场主就得尽力将这个农场给弄好了!只有农场变得越来越好他的收入才能保证,而且有连任的可能性!但若是遇上天灾怎么办?比如干旱、大水、蝗灾!”
堂下没人说话,倒是马秀英开口道“这时候就需要官府出面了,官府在辖区内需要征集徭役开山凿河修建河渠和水坝,深挖抗旱水井!
并且进行官方贷款,开平义仓售卖平价粮!甚至首接迁移百姓到其他地方进行救助!农场主为了自救也会积极出资请百姓抗灾!”
杨林鼓掌“不错,树挪死人挪活!然而真有那种遍布数个省份的灾难不管有什么手段都是杯水车薪,这种时候西南这个蛮夷之地就到了发挥作用的时候!
那地方插根树杈子都能发芽,就是瘴气遍布需要开山伐木,所以南方一定要打下来还要开发出来!除此之外广阔无边的大海也是抗灾的好地方!
诸位或许没见过海上的鱼群,不夸张的说要是有合适的渔网,一个鱼群就能让数万百姓吃一个月的鱼,而像这样的鱼群海上数不胜数!”
朱寿皱着眉头“大帅,海上倭寇纵横,实在是不宜出海啊!”
“哈哈哈哈,倭寇?好大一个倭寇,区区三岛倭奴,若有一天本帅得势定要平了他,亡其族灭其种绝其苗裔!那岛上数万万两的银矿金矿岂是他们有资格占据的!
这就是一个卑劣到了极致的种族,像是草原上的野狗,华夏强大的时候卑躬屈膝吃屎喝尿,一旦华夏衰落他们就扑上来从这条巨龙身上扯下几块肉!”杨林面上浓重的杀意让大殿内所有人都有些心惊,但是出于对杨林的信任还有其所说的矿产又一个个兴奋不己!
“大帅,那倭奴岛上真有金山银海?”李文忠苍蝇搓手眯着眼睛询问。
杨林很认真的点点头“有,我可以现在就和诸位保证,日后谁要是灭了倭奴,那上面开采出来的金银矿给他一成!”
“是,我等定效死命!”所有人满眼充血的起身,就连朱寿都有些迫不及待。
杨林摆手让他们坐下继续和他们讲解商业的事,但是众人的心思明显早就飞到倭岛去了!
夜晚,马秀英和佟玉给杨林按着肩膀和腿,佟玉小声问道“夫君,若是咱们得了天下,那些农场的经营权日后真的不会落到权贵手中吗?”
杨林眼睛都没睁开缓缓开口“一定会落到他们手上!”
“啊?那这怎么办?这些人要是贪墨那危害太大了!”
“玉姐觉得真到了那天百姓们的怨气会撒在谁身上?”
“嗯?夫君你什么意思?”佟玉有些不懂这有什么关系,但是马秀英却是眼前一亮“以前权贵贪腐,百姓的怨气全是撒在朝廷之上!
若是他们霸占农场,怨气就会撒在经营农场的权贵上面,到时候民怨沸腾,咱们就有借口处理这些权贵了!
而且权贵或者大臣的人霸占了大部分的农场经营权会导致那些真心想要经营农场的商人或者豪强不满,他们会通过自己的办法去弹劾他们,甚至拉他们下马!将殿堂之中的争端转嫁到外部,这对于咱们掌控天下有着莫大的好处!”
杨林伸手捏了捏身后贤惠夫人的翘臀笑道“没错,初次之外就是当下我们急缺治理地方的人才,需要用农场自治,而且还有最重要的一点那就是海外殖民!当内部的利益不够分配或者危险性很高的情况,这些有钱有权有路子的权贵们就会非常积极的开发海外农场来攫取更多的好处!
这种扩张对于整个华夏来说只有好处没有坏处,不管他们受不受控制,都是一种殖民!等他们扩张的差不多了,再安排官员过去那边建立衙门进行管理。
若是胆敢反抗,那咱们这边的绣衣营就能以逃税的名义进行抓捕,若是抗捕,呵呵,咱手里还有军队呢!好了好了,你们想太多了,现在咱们才屁大点地方,任重道远,慢慢来吧!”
佟玉还是有些问题“可还有很多土地并不在咱们手上啊?”
杨林睁眼用一种看傻子的眼神看着她“玉姐,可以是的!咱们是义军,不偷不抢不代表咱们是好人,一切从大局出发!”
“喔!”
当天晚上,两女并没有排斥他上床,反正也不做什么!柳黛和柳素住在屋子的隔间里同样穿的轻薄都没让杨林有啥想法!
第二日一大早,滁州区区两丈高的城墙上站满了看热闹的百姓,城头上一杆绣着“楊”的红色大旗立在了城门口上,一排排的青壮站在城外空地上,人数太多排出去好几里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