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穿红楼

第130章 仁心启幕

加入书架
书名:
医穿红楼
作者:
独爱曦
本章字数:
6650
更新时间:
2025-06-11

女科与幼科图纸:中央偏后处,独立院落围以竹篱,悬“静怡堂”匾额:“女科设诊室,由稳婆与女医主理,备‘产床’‘益母汤炉’;幼科置‘童趣屏风’,墙上绘《小儿推拿图》,另设‘痘疹隔离房’以防时疫传染。”

宝钗轻抚腹部,面露赞许:“幼科需备小儿专用药,如‘保婴丹’之类,可按比例制成糖浆水剂。”

水溶点头:“钗儿所言极是,到时命人改良剂型,以冰糖蜂蜜调和,免孩童拒服苦药。”

五官科与针灸科:图纸西北角设“明视阁”,内置西洋显微镜与放大镜:“眼科以‘五轮学说’辨证,辅以番邦‘检眼镜’查眼底;耳科备‘耳道镜’,鼻科制‘通窍熏蒸器’,“针灸科需按‘子午流注’时辰施针,另研‘电针’之法增强疗效。”

黛玉指尖轻拂图纸边缘 “京城仁心医馆规制” 的朱笔批注:“京城首座医馆落成后,必能为各州府医馆树立标杆。” 她望着图纸上飞檐斗拱的精细勾勒,“其余州县若依此形制仿建,可少走许多弯路。”

水溶闻言展开第二幅图纸,“医馆后院学徒堂” 的匾额赫然入目。堂内双面黑板分列左右,左侧笔锋苍劲写着《黄帝内经》选段,右侧以炭笔勾勒着西洋人体骨骼图。

“每日辰时习《黄帝内经》,未时学西洋解剖。” 水溶以玉尺指点黑板,“每月廿三设‘中西医辩难会’,不论学徒医师,皆可登台论道。”

贾芸盯着黑板上精细勾勒的人体脉络图,眉心拧成个结:“乡间学徒多是白丁,这些洋派学问,他们哪学得懂?”

水溶抬手示意,从案头取过一本泛黄小册子:"先授《医学三字经》,以启蒙之书打根基, ' 人之初,气血生 ' 这般浅白韵文,朗朗上口易记诵。待熟了音韵,再背《药性歌括西百味》,知晓草木寒热温凉。"

他又取出一本蓝绸封面的册子,封皮上 “症候辑要” 西字力透纸背,“此册以西医辨病之法为纲,将高血压所致的头晕目眩、糖尿病引发的消渴多饮,与疟疾的寒战高热、大脖子病的颈间肿大等百余种病症,按病理特征一一归类。每症皆详录望闻问切的中医诊断要点,配伍经典经方,更融入金鸡纳霜抗疟、海带补碘等西洋疗法。”

说着轻叩书页间夹着的牛皮纸插页,“你们瞧,艾灸穴位图与手术刀使用步骤,都配了工笔彩绘,即便不通文墨,对着图示也能学个大概。”

围在案前的众人顿时屏息。黛玉手抚绢帕,杏眼微睁,喃喃道:“这般中西合璧的医典,当真是闻所未闻。”

宝钗执起册子,指尖着细腻的彩绘,赞叹道:“图文并茂,既存医理又便实操,可见王爷的良苦用心。”

贾琏折扇抵在唇边,望着手术刀图示连连点头:“难怪能教白丁学医,这等巧思实在妙极!”

秦钟更是凑到近前,眼中满是新奇:“这艾灸的图示,比先生讲的经义还易懂三分!”

一时屋内议论声起,惊叹之语不绝于耳。

第三幅卷轴在紫檀木架上缓缓铺展,金线勾勒的药柜图引得众人不由自主地凑近。水溶用象牙镇尺抚平纸边:“中药房依‘草木金石’之性,分为三十六柜。” 他指尖划过图上朱笔标注的数字,“每柜设十二屉,上存炮制饮片,下藏鲜药保鲜。”

众人目光被案头陶制药罐吸引。水溶执起药杵模型,指尖轻点:“按方配伍药材,武火煮沸后转文火慢煎一个时辰,滤出药汁再经收汁浓缩。” 他拈起琉璃瓶中裹着金箔的药丸,“待药汁凝成膏状,拌入炼蜜反复揉搓成丸,既省煎药之苦,又便于携带久存。” 说到此处,他神色凝重:“药材皆从百年老字号药行精选,每味必经验形、辨味、试效三道查验,容不得半点差池。”

屋内烛火摇曳,卷轴玉坠轻晃,众人皆屏息不语。

宝钗抚着孕肚思索片刻,忽然开口:"产妇坐月需温补,可制 ' 生化汤冲剂 ' 与' 催乳药膳包 ',按产后三七日分疗程配送。"

"妙哉!" 水溶击掌赞叹,在图纸 "惠民堂" 旁添注 "产妇套餐制备处","另设 ' 穷人施药处 ',凭官府核发的特困腰牌免费领药,所需银两用工坊一成盈利支应。"

"每月朔望,于医馆前街施避瘟汤。" 水溶指着图纸上的 "施药台","以苍术、艾叶、雄黄共煎,命药童沿街喷洒。"

水溶指尖轻点图纸右下角 “清洁科” 标识:“此科主理卫生防疫。每日清晨,专人用竹制测水筒查验井水,一旦发现浊度超标,即刻撒石灰消毒。同时劝诫百姓做到‘水沸三滚再饮用,饭前洗净双手,食物熟透才入口’,从根源遏制霍乱、痢疾传播。”

他顿了顿,继续道:“厨余垃圾严禁倾倒入流水中,须拌入石灰粉杀菌后再填埋处理,以防滋生蚊蝇。定期为街市摊贩普及砧板、碗筷煮沸消毒之法。” 说到此处,神色愈发郑重,“尤其夏秋时节,严令肉铺每日以盐水洗刷案板,生熟食材分开处理,杜绝不洁饮食引发时疫。”

水溶目光扫过众人,率先看向贾琏:“账房事务繁琐,往后雅趣阁与医馆的银钱往来,都由你统筹。”

贾琏折扇早己收入袖中,单膝跪地应道:“侄儿定当锱铢必较,每一笔银钱都要用在刀刃上。”

“贾蔷。” 水溶转向另一侧,“你主理南北道地药材采办。广州通商口岸常有西洋传教士,设法从他们手中购置西医器械,为医馆添新物。”

贾蔷握拳重重抵在心口:“路途再远、险阻再多,也断难阻卑职完成差事!”

水溶又将目光投向秦钟:“仁心学院的课业全盘交给你。每日查核晨课暮习,从太医院送来的《御药院方》里精选内容编进教材。”

他将目光转向贾芸,指尖轻轻点在图纸上标注中药柜的位置:“药柜管理与后勤诸事,今后由你全权负责。柜中药材需按上、中、下三等严格分拣 —— 上等入药,中等零售,下等专供施药处,用以救济贫苦百姓。”

“柳湘莲。” 水溶展开一叠画着 “饭前洗手”“喝开水” 等图示的画帖,“由你组建医馆护卫队,平日维持秩序,还要兼管防疫宣传。每月派人带着这些画帖走街串巷,遇上不识字的百姓,就指着图画细细讲解。”

最后,他看向蒋玉菡,目光温和而郑重:“你心思细腻、处事周全,往后辅助薛蝌总理工坊、雅趣阁和医馆诸事,协调各部门运转,若有疏漏及时补正。”

轮到黛玉时,水溶语气柔和几分:“玉儿主理女科文书事务,设计‘孕产记录册’,另组建‘兰蕙医社’。择选普通农户家愿学医的女子,以仁心学社教习内容为基础,增设女科文书课程,学制一年。学业有成者,优秀者可留任坐诊大夫,或前往其他州府组建‘兰蕙医社’教习学生,为当地仁心医馆输送人才;普通者亦可成为医馆女护工。”他取出一卷封面题着《闺阁医案集》的空白书册,“首卷可辑录你平日所记的妇科医方。”

水溶目光温和地转向宝钗,语气带着几分信任与期许:“钗儿自小精于商事,思虑周全,往后这担子便要重些了。待你生产调养好身子后,便由你全盘统筹。”

他抬手示意案上铺开的图纸,“先为工坊、雅趣阁和医馆各科室量身定制行事规范,大到诊疗流程、货品制作标准,小到器具摆放位置,都需细细斟酌。”

说到此处,他拿起一份竹简样式的名册:“薪酬之事更需谨慎。既要参考市面行情,又要兼顾各职司的辛劳程度,为工匠、医师、学徒等不同岗位,制定出公平合理的薪资体系。”

顿了顿,他指尖轻点医馆图纸上标着 “儿科” 的区域,“尤其这新设的儿科,从问诊环境布置、小儿专用药材储备,到看诊医师的话术规范,都需你亲自把关,定要让孩童与家长安心。”

水溶负手立于堂前,目光扫过阶下众人:“工坊、雅趣阁与医馆诸事繁杂,往后皆需你们全力统筹。所需人手可自行招募,务必选贤任能。” 他袍角掠过青玉阶,声音里带着不容置疑的坚定,“此医馆不以盈利为目的,意在开医学之先河,将中西医术融会贯通,普惠万民。待首馆落成,本王会亲请皇上题写匾额。”

戌时三刻,众人一一散去。水溶揉着眉心靠在圈椅上,黛玉指尖带着薄荷香按上他太阳穴:“连说两个时辰,可累着了?”

“不累。” 水溶握住她手腕,触到翡翠镯子的凉意,“你看贾芸方才那兴奋模样...”

宝钗端来参茶轻笑:“秦钟得了医书,走路都像要飘起来。” 三人相视而笑。

水溶望着夜空银河:“等医馆建成,每州每府都会亮起这样的灯火。” 他声音带了期许,“或许有日,天下百姓推开‘仁心’门,就能瞧上病。”

黛玉倚着他肩头:“到那时,咱们‘兰蕙医社’可有得忙了。” 宝钗轻抚腹部:“说不定这孩子,将来也要在医馆里做事。”

夜风裹着百草园药香与荷香。水溶案头琉璃灯虽只照亮一隅,却似己在黑暗中种下整片星河。这夜,是许多故事的开端。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