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穿红楼
首页 > 玄幻小说 > 医穿红楼

医穿红楼

9.5分 其它作品>
连载中 签约作品 玄幻
97.19万字 14次阅读 0累计人气值
作者:独爱曦 更新至:第162章 女官初任 更新时间:2025-07-07 02:58:48
更新时间:2025-07-07 02:58:48
97.19万字 14次阅读 0累计人气值
本书还有其他名称
  • 作品介绍
  • 作品目录 (162章节)

简介

现代医学博士意外魂穿《红楼梦》中的北静王水溶,面对红楼众钗的命运悲歌,他决心以仁心妙手改写结局。 以现代医术挽救黛玉早逝命运,救晴雯于被逐之难,助宝钗解心中隐忧,阻迎春误嫁中山狼;施牛痘接种良方,护湘云、探春免于抄家和亲;寻南洋高产粮种,解贾府抄家之危。他更将现代生活意趣带入王府——制麻将、创纸牌、设桌游逗得众金钗笑靥如花;建工坊、兴商贸,日进斗金,富甲一方。 在这风起云涌的红楼世界里,北静王以智慧与温情,为每一位金钗量身定制幸福人生。 全文甜宠无虐,共谱红楼温馨新编。

第1章 医入红楼

檀香的气息丝丝缕缕钻入鼻腔,水溶的意识在这沉静苦涩的香气中逐渐苏醒。他皱了皱眉,这味道与他记忆中医院消毒水的气味截然不同——那是上好的沉香与名贵药材混合的气息,闻着就价值不菲。

"王爷醒了?"一个清脆如黄莺出谷的女声在耳边响起,"卯时三刻了,今日荣国府送来帖子,请王爷明日过府赏花。周总管说,帖子是贾政老爷亲笔所书,言辞极是恭敬。"

水溶猛地睁开眼睛,入目是绣着繁复祥云纹的锦缎帐幔,金丝银线在晨光中闪烁着细碎的光芒。这不是医院惨白的天花板,更不是他公寓里那盏简约的吸顶灯。

他下意识想抬手揉眼,却发现自己的手臂上覆盖着雪白的中衣袖口,袖边还用银线绣着精致的卷草纹,手腕上戴着一串沉香木珠,每颗珠子上都精细地雕刻着梵文,透着古朴的韵味。

"王爷可是昨夜又熬夜看书了?"那声音继续道,带着几分熟稔的关切,"张太医昨儿还叮嘱奴婢,说您刚过守孝期,身子骨还需调养,不宜太过劳累。"

水溶艰难地转过头,看见一个约莫十西五岁的丫鬟站在床边。她穿着青色比甲,腰间系着杏色汗巾,手里捧着一个鎏金铜盆,盆沿还冒着袅袅热气。

最令他震惊的是,这姑娘梳着古代丫鬟常见的双丫髻,言行举止活脱脱是从古装剧里走出来的。她身后还站着两个小丫头,一个捧着漱口的青盐,一个捧着换洗的衣物,都低眉顺眼地站着。

"我这是..."水溶一开口就被自己陌生的嗓音惊住了——珠圆玉润,带着几分刚睡醒的慵懒,与他原本略带沙哑的声线截然不同。

"王爷可是梦魇了?"名叫紫苏的丫鬟放下铜盆,熟练地拧了条热毛巾递过来,"紫苏伺候您更衣吧,今儿个礼部有文书送来,王总管说需您亲自过目。还有,厨房新来了个苏州厨娘,做的点心可精致了,王爷要不要尝尝?听说那厨娘祖上在苏州织造府当过差,手艺是宫里传出来的。"

水溶——不,现在应该称为北静王水溶了——接过毛巾,借机打量自己的双手。这双手修长白皙,骨节分明,指甲修剪得圆润整齐,右手食指内侧有微微的茧子,显然是常年执笔留下的。这不是他因常年消毒而略显粗糙的医生的手。

一段陌生的记忆如潮水般涌入脑海:他是北静王水溶,二十三岁,父亲北静王水澄十年前去世,母亲北静太妃与王妃陈氏则于两三年前相继病逝,如今刚结束二十七个月的守孝期。

府中有太医张世安,是先太医院院判张友士的侄孙...记忆中还夹杂着朝堂礼仪、宗室规矩、诗词歌赋等庞杂信息,让他太阳穴突突首跳。

"王爷?"紫苏见他发呆,轻声唤道,"可要传早膳?今儿个有您爱吃的鸡丝粥和翡翠烧麦,还有新做的蟹粉小笼,是那苏州厨娘的拿手菜。"

水溶强自镇定地点头,任由丫鬟伺候着穿上月白色锦缎常服。当腰带扣上时,他注意到胸前挂着一块温润的白玉佩,上面赫然刻着"水溶"二字,玉质通透,在晨光中泛着柔和的光晕。腰间还系着一个金线绣的香囊,散发着淡淡的药香。

北静王水溶?!《红楼梦》中那个与自己同名、温润如玉却戏份不多的郡王?水溶心中掀起惊涛骇浪。他昨晚明明是在值完夜班后,在公寓里重温《红楼梦》时睡着的,怎么一睁眼就成了书中的北静王?

水溶悄悄掐了自己大腿一把,尖锐的疼痛让他倒吸一口凉气,不是梦。他原是北京某三甲医院的内科主治医师,是医院最年轻的医学博士之一,竟然穿越成了书中的北静王!

他下意识环顾西周,寝殿内陈设奢华而不失雅致:紫檀木的家具泛着暗哑的光泽,多宝阁上摆着各式珍玩,墙上挂着几幅字画,其中一幅落款是"水溶",笔力遒劲,颇有风骨。

紫苏引他来到一面打磨得锃亮的铜镜前,镜中映出一张陌生而俊朗的面容:剑眉斜飞入鬓,星目炯炯有神,鼻若悬胆,唇薄而色淡,下颌线条优美却不失刚毅。

最引人注目的是那双眼睛,漆黑如墨却透着温润的光泽,仿佛能看透人心。这副皮相放在现代,绝对是能让小护士们脸红心跳的级别。水溶不由自主地摸了摸脸,镜中人也做出同样的动作,证实这确实是他现在的模样。

"王爷今日束什么冠?"紫苏打开一个紫檀木匣子,里面整齐排列着各式发冠,有金丝累丝嵌宝的,也有素雅的玉冠,"要不要戴那顶累丝金冠?。"

"简、简单些就好。"水溶努力控制着声音不发抖。他需要时间消化这一切,"就用那顶白玉冠吧。"他指了指一顶素雅的玉冠,那冠通体洁白,只在正中镶嵌着一颗不大的蓝宝石,显得低调而贵重。

紫苏手脚麻利地为他束发戴冠,又取来一块羊脂玉佩挂在腰间。水溶注意到这丫鬟动作娴熟,显然己经伺候原主多年。他必须小心应对,不能露出破绽。从记忆碎片中,他知道紫苏是原主的贴身丫鬟,从小就在王府长大,对原主的习惯一清二楚。

早膳设在王府正院的听雨轩。穿过几重雕梁画栋的院落,水溶暗自惊叹于北静王府的奢华——飞檐翘角上蹲着琉璃烧制的脊兽,在朝阳下熠熠生辉;回廊栏杆上雕刻着精美的花鸟图案,每一处细节都精妙绝伦;就连脚下的青石板都打磨得光滑如镜,走在上面几乎能照见人影。

沿途遇到的仆役见到他都恭敬行礼,口称"王爷",态度恭谨而不谄媚。

听雨轩临水而建,窗外是一片碧波荡漾的荷塘,粉白的荷花在晨风中轻轻摇曳。轩内陈设典雅,正中摆着一张黄花梨木的八仙桌,早膳己经摆好,足有十多样精致点心小菜:水晶虾饺皮薄如纸,隐约可见里面粉红的虾仁;鸡丝粥上撒着翠绿的葱花,香气扑鼻;桂花糖藕色泽金黄,糖浆晶莹剔透;翡翠烧麦形如莲花,皮薄馅多...还有几样水溶叫不上名字的点心,造型精美得像艺术品。

"王爷请用。"紫苏为他布菜,"这是新来的苏州厨娘特意为您做的蟹粉小笼,说是用了阳澄湖的螃蟹,鲜美得很。"

水溶夹起一个小笼包,轻轻咬破薄皮,鲜美的汤汁立刻在口中漫开。一个念头突然闪过——此时大观园刚经历元春省亲不久,按原著推算,距离贾府抄家还有三到五年,也就是说,林黛玉此刻应当仍在人世。

这个认知让他心头一紧。作为红楼爱好者和专业医生,他太清楚黛玉的病情了: 慢性咳嗽、咯血、消瘦、长期情绪低落、失眠...这些症状在现代医学看来,很可能是肺结核合并抑郁症和营养失衡。但在古代,肺结核几乎就是绝症。他放下筷子,突然没了胃口。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