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穿红楼

第158章 菊宴喜韵

加入书架
书名:
医穿红楼
作者:
独爱曦
本章字数:
7108
更新时间:
2025-07-07

王熙凤愣在原地,脸上一阵红一阵白,半晌才回过神来:"两个月前...那不就是琏二爷出发去扬州那晚..."她的声音越来越小,最后几乎听不见了,但眼中的喜悦却掩不住。

"阿弥陀佛!阿弥陀佛!"贾母最先反应过来,笑得眼角的皱纹都堆成了花,"这可真是天大的喜事!我们荣国府要添丁了!"她拍着炕沿首乐,忙让鸳鸯:"快,给凤丫头挪个软和的座位,地上凉。"

王夫人也卸了平日的端庄,嘴角噙着笑意,对身边的彩霞道:"换杯滚烫的桂圆红枣茶来,给凤丫头暖暖身子。"说着又看向王熙凤,语气里添了几分真切的关切:"前儿还说你脸色差,原是有了好消息,可得仔细养着。"

王熙凤被众人围着道贺,脸颊绯红,倒显出几分难得的羞涩。平儿连忙扶她坐到贾母身边的锦凳上,替她拢了拢鬓发,眼里的欢喜比自家主子还甚。

贾母拉过王熙凤的手,掌心的温度暖烘烘的:"打今儿起,府里的账册、理事你都先搁一搁,交给李纨和探春分着管。你呀,就安心在房里养胎,想吃什么想用什么,只管跟我说。"

黛玉与宝钗并肩走上前,黛玉含笑道:“恭喜琏二嫂子,这可真是双喜临门 —— 琏二爷在外一切顺顺当当,家里头又添了这等大喜事,可不正是两全其美。”

宝钗也笑道:"看二嫂子这气色,定是个有福气的,将来定能添个聪明伶俐的哥儿。"

"可不是嘛!"史湘云快人快语,凑过来拍了拍王熙凤的胳膊,"最好是一对双生子,一儿一女,那才叫圆满呢!"

李纨站在一旁,脸上带着温和的笑意,轻声说道:“二嫂子只管安心养胎,往后府里的事,有我帮衬着料理,定不会让你费心。”

探春、迎春、惜春也依次道贺,探春笑道:"往后我多来帮二嫂子抄账册,定不让你劳神。"

惜春虽只说了句"恭喜",眼里却也透着几分柔和。

邢岫烟与妙玉来得稍晚些,邢岫烟先屈膝行了一礼,眉眼间漾着温婉笑意:“恭喜二嫂子得此喜事,往后可得仔细将养身子,万不能再像从前那般劳心费神了。”

妙玉则合十行礼,轻声道:"佛法护佑,母子平安。"

王熙凤被满室的热络裹着,先前那阵怔忡早己散去,眼眶微微泛红,一面向众人福身道谢,目光扫过席间,特意朝着水溶的方向走上前。她先屈膝行了个端正的礼,语气里满是真切的感激:“多谢王爷前几次特意为我开方调理身子,这份恩情,我和琏二爷都牢牢记在心上。若不是王爷的方子对症,我也盼不来今日的喜事。”

水溶微微颔首,目光平和:“二奶奶言重了。医理本就是济世之事,何况你是王府的亲眷,照拂也是应当的。” 他看着王熙凤难掩喜色的模样,补充道,“如今有了身孕,更要仔细养着,先前的方子且先停了,改日我再让人送安胎的药膳方来。”

王熙凤连忙谢过,眼角的笑意更深了。

喧闹稍歇,史湘云兴致不减,几步走到藕香榭中央,扬声提议:“今儿个这般热闹,不如开个诗会助兴!就以菊、蟹为题,各作一首,待会儿大家评评高低,如何?”

诗会开始前,湘云将连夜构思的诗题贴于粉墙,十二道题目皆围绕菊花展开:忆菊、访菊、种菊、供菊、咏菊、画菊、问菊、簪菊、菊影、菊梦、残菊。

众人各自选了题目,提笔蘸墨时,庭院里的白菊正顶着晨露开得正好,细碎的花瓣沾着晶莹的水珠,一缕缕冷香随秋风穿过窗棂,落在摊开的宣纸上,竟比砚台里的墨香更添几分清韵。

蘅芜君?宝钗先成《忆菊》一首:

"笑揽西风理鬓丝,

蓼红苇白映秋池。

己知芳信重阳近,

且待黄花绽秀姿。"

诗句刚一写就,墨香混着菊香在案头萦绕,众人凑过来看时,都赞这诗 “不粘不滞,既有秋景,又藏盼菊之意”,连素来挑剔的黛玉都颔首道:“‘且待’二字最妙,把盼菊的心思藏得含蓄。”

怡红公子·宝玉《访菊》

"闲趁霜晴试一游,酒杯药盏莫淹留。

霜前月下谁家种,槛外篱边何处秋。

蜡屐远来情得得,冷吟不尽兴悠悠。

黄花若解怜诗客,休负今朝挂杖头。"

宝玉写完掷笔大笑,称自己"把访菊的痴态都写尽了"。诗中"情得得""兴悠悠"的轻快笔触,惹得湘云拍掌:"宝哥哥这诗,倒像个追着菊花跑的顽童!"

枕霞旧友·湘云《种菊》

"携锄踏露入芳丛,移得东篱数本红。

细培新泥防骤雨,轻梳密叶趁柔风。

晨浇清露心先醉,夜护寒英月未终。

待得百花凋尽日,独留傲骨笑霜中。"

湘云念完诗,晃着手中狼毫得意道:"我这诗写的是种菊辛苦,末句却要学菊花傲霜的性子!"黛玉抚掌赞道:"末联'独留傲骨笑霜中',倒有你史大姑娘的爽利气!"

潇湘妃子·黛玉三绝

《咏菊》

"飒飒金风入素襟,携壶踏月访幽林。

枝摇碎玉承朝露,瓣染丹霞映夕曛。

不与春红争艳丽,独留晚节抱贞心。

陶公若见应相笑,犹有豪情胜古今。"

黛玉笔下的菊花褪去伤怀,以"碎玉承露""丹霞映夕"的明丽意象,赞颂其不与春红争艳的贞心。当念到"犹有豪情胜古今"时,贾母抚掌喝彩:"我的林丫头,这诗里竟有股子不让须眉的英气!"

《问菊》

"圃外疏篱手自栽,寒英朵朵为谁开?

可曾借得陶潜韵?亦有承来屈子才?

独抱幽芳凌雪立,不随枯叶逐风回。

笑看百卉凋零尽,犹有清香透砚台。"

此诗以问答体托物言志,将菊花比作兼具陶潜淡泊与屈子风骨的君子。水溶听至"犹有清香透砚台",目光投向黛玉时,眼中笑意似含星光:"这'清香透砚',倒像把菊花魂都融进诗里了。"

《菊梦》

"昨夜清霜染翠筠,幽芳入梦倍精神。

金英曳影摇窗月,玉露凝香沁墨唇。

不羡繁华春苑景,独寻高致竹篱邻。

晓来忽觉霜华重,犹有残英卧锦茵。"

黛玉以"金英曳影""玉露凝香"写菊梦之美,结句"犹有残英卧锦茵"虽写凋零,却以"锦茵"喻落叶,暗含"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的豁达。李纨评诗时叹道:"林丫头这三首,首首见性情,既存雅致,又添豪情,当得魁首。"

那边宝钗的《螃蟹咏》也己写就,众人传看时,只见诗句锋芒暗藏:

"桂霭桐阴坐举觞,长安涎口盼重阳。

眼前道路无经纬,皮里春秋空黑黄。

酒未敌腥还用菊,性防积冷定须姜。

于今落釜成何益,月浦空馀禾黍香。"

宝钗此诗以蟹喻世,"无经纬""空黑黄"的讽刺辛辣独到。宝玉听完击节赞叹:"宝姐姐这诗,把那些横行霸道的小人写得入木三分!"

王熙凤在旁笑道:"可惜没把琏二爷写进去,省得他总在外头'横行'!"惹得满座哄笑。

最终经李纨评审,黛玉的《咏菊》《问菊》《菊梦》因"立意高远、气象清朗"位列三甲。此时秋阳正好,透过藕香榭的雕花窗棂,将满庭菊影映在诗卷之上,仿佛连墨香都染上了几分傲霜的清芬。

诗会进行到午后,贾母等年长的先行离去。探春和湘云送走众人后,将残席收拾了另摆一张大圆桌。湘云又命道:"另摆一桌,拣了热螃蟹来,请袭人、晴雯、紫鹃、雪雁、香菱、司棋、侍书、入画、莺儿、翠墨等一处共坐。山坡桂树底下铺下两条花毡,命答应的婆子并小丫头等也都坐了,只管随意吃喝,等使唤再来。"

晴雯原要跟着黛玉,却被黛玉笑着推往紫鹃那一桌:"去和你姐妹们热闹热闹。"

香菱也被宝钗鼓励着加入了诗社,正红着脸与众人讨论诗句。

姊妹们各自玩耍。黛玉拿着钓竿在池边钓鱼;宝钗手玩桂花后又俯在窗槛上掐了桂蕊掷向水面引游鱼;探春和李纨、惜春立在垂柳阴中看鸥鹭;邢岫烟和妙玉则对坐下起了西洋象棋;迎春独在花阴下拿着花针穿茉莉花,穿成串后戴在腕上,清香西溢。

水溶走到黛玉身边坐下,轻声道:"累了吗?"黛玉摇头,将头靠在他肩上。两人静静地看着池中的游鱼,谁也没有说话,却胜过千言万语。

夕阳西下,为这场蟹宴诗会画上了圆满的句号。王熙凤有孕的消息像春风一样传遍了荣国府,而雅趣阁的成功,也为两府带来了新的希望。在这金秋时节,似乎一切都在向着美好的方向发展。

暮色渐浓,北静王府的车马缓缓驶离荣国府。黛玉靠在车厢内,透过纱窗望着渐行渐远的荣国府大门,眼中流露出一丝不舍。宝钗因有孕在身,己经靠在软垫上闭目养神,呼吸均匀而绵长。

水溶骑马跟在车旁,时不时透过车窗看一眼车内的情形。见黛玉神色有些落寞,他轻叩车窗,待黛玉掀起帘子,温声问道:"可是累了?"

黛玉摇摇头,轻声道:"只是想起从前在大观园的日子..."她的声音很轻,几乎被车轮声淹没,但水溶还是听清了。

"若是想念,日后常回来便是。"水溶的声音很温和,"如今两府关系融洽,往来也方便。"

黛玉点点头,唇角浮现一丝笑意。她看着水溶在暮色中依然挺拔的身影,忽然觉得心头一暖。是啊,无论过去如何,现在的生活才是最重要的。

车队转过一个弯,荣国府的影子彻底消失在视线中。黛玉放下车帘,轻轻握住宝钗的手。宝钗微微睁开眼,回握了一下,又沉沉睡去。车外,不断响起阵阵虫鸣声,为这宁静的夜晚增添了几分生气。

水溶抬头看了看天色,吩咐车夫加快些速度。月光洒在青石板路上,为归途照亮前路。在这静谧的秋夜里,一切都显得那么安宁美好。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