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武勋:从明太祖暴薨开始

第40章 大国不可偏安

加入书架
书名:
千年武勋:从明太祖暴薨开始
作者:
大秦写书人
本章字数:
4040
更新时间:
2025-06-05

转眼一个月过去。

朝廷上下开始全面运转,大明的两京一十三省,赋税粮食都在朝着西南进行集中。

这期间会耗费多少人力、物力,难以计算。

但这一战无可避免。

因为大国不可偏安。

明朝更是出了名的不称臣,不纳贡,不和亲,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

文官集团动则就要绥靖。

说白了就是算小账,征伐麓川会耗费多少钱粮,多少国力,多少兵马。

可你放任麓川王朝重新崛起,麓川王就会兵进云南……

那你云南要不要了呢?

每年国家的财政赋税,不用来巩固国土疆界,难道全部用来给你们文官集团上下齐手?

大明绝不可能再步弱宋之后尘。

卖国求荣者,必当没有好下场。

于是。

在杨士奇病情加重以后。

皇帝朱祁镇反手就派了两个御医,去给杨士奇瞧瞧,该扎针扎针,该用药用药。

很快。

药到病除,立竿见影。

因为杨士奇咽气了,自然百病全消。

而在杨首辅挂了以后,三法司立马启动了对于杨稷的罪证认定。

数十起杀人罪,长期拦路设卡,垄断国有盐铁……

随便一条,都能把杨稷就地正法。

最终结果也不例外。

杨稷被判斩首示众。

杨首辅终究没能庇佑的住他儿子。

正所谓势力在,人情就在。

势力不在,人情算瞎掰。

杨家从此势衰,同时也昭示着三杨主政的内阁时代,正式结束了。

现在到镇国公李承麟参机军务政事了。

另外。

李承麟还听说了一个趣事。

之前王振差点被太皇太后张氏给砍了,当时还好有皇帝朱祁镇求情,包括三杨和王骥皆在,也都求情了。

按照太皇太后张氏的意思。

宦官不得干政。

此乃太祖定制之遗训,宫中还竖有铁牌来着……

不对。

那个太祖铁牌被王振给丢了。

没错,这件事王振办的确实毫无章法。

可王振也只能这么做……

他不往前顶。

皇帝朱祁镇就得始终被三杨和太皇太后张氏给压着。

这就是幼帝的尴尬之处。

只能用太监争权破局。

至于最终太皇太后张氏为何没有把王振给杀了,估计也还是怕彻底激怒皇帝。

这其实很好理解。

太皇太后张氏再怎么权势鼎盛,她都改变不了一个现实。

那就是她在不断苍老,生命的流逝,任谁都无法阻止。

反观朱祁镇却在不断长大。

少年英主透露出来的旺盛生命力,还有皇权的天然名义凝聚力。

使得太皇太后张氏选择留了王振一命。

而司礼监在王振的手中,权力也确实得到了暴涨。

地方上无论是军务政务,王振都会派出镇守太监。

内阁没有了三杨,王振就会篡改内阁的票拟内容,然后再由司礼监奏呈皇帝。

这是什么概念呢?

原本内阁凭借票拟制度,他们是有参议权的,甚至于内阁首辅与后宫勾连,再兼任外廷的六部实权,他们就是事实意义上的丞相。

因为太皇太后掌国,内阁执政。

可现在一切都变了。

杨士奇挂了,杨荣连续请求致仕后,朱祁镇应允,结果杨荣便死在了路上。

杨溥见到这种情况,首接开摆。

于是。

内阁彻底沦为了执行部门,就跟通政司差不多了。

文官集团势衰,滑落向低谷。

镇国公李承麟携两派武勋,在跟王振形成互相制衡的同时,也展开了对于麓川的全面征伐。

正统六年秋旬。

朱祁镇力排招抚派翰林侍讲刘球之议,决意武力平定。

结果奉天殿再遭雷击。

翰林侍读刘球顺势谏言, 麓川实乃弹丸之地,不足劳师远征,北方瓦剌才是明朝真正的威胁。

征伐麓川必将导致劳师费财,伤威损重。

这还是次要的。

按照儒家的天人感应学说。

天雷降下,便是帝王失德。

刘球暗指皇帝朱祁镇重用宦官,悖逆太祖,触怒上苍,方有天雷警示。

理应马上拨乱反正,远离宦官,重用他们这些文官贤臣。

朱祁镇对此表示……

大怒之!

可碍于太皇太后仍旧在世,外加征伐麓川在即,朱祁镇本想对刘球进行冷处理。

然后李承麟和王振便双双请谏,必须要把刘球下狱审问……

诽谤圣听,究竟是何人指使。

朱祁镇同意了。

如此。

李承麟半夜前往了锦衣卫的诏狱,去见了翰林侍读刘球。

烛火摇曳中。

李承麟皱眉道:“刘学士,麓川只是弹丸之地的言论,你究竟是听谁说的?是谁让你借雷击,一再逼谏皇帝的?”

刘球咬牙:“哼!本官一切谏言,皆是忠心首谏,何许他人指使?”

李承麟:“那你可知麓川辖众近百万,全民皆兵,以三抽一,足能动用三十万大军,进逼云南……这也叫弹丸之地?”

刘球不屑:“哼!你们这些个武勋之后,为了打仗掌权,立功扬名,向来是无所不用其极。殊不知一将功成万骨枯,你们苦心积虑的夸大麓川国力,无非就是为了更大的功劳!”

李承麟:“……”

言尽于此。

己经没什么好谈的了。

文武之争,现在己经到了真相如何,全都不重要。

重要的是……

文与武,谁能得势。

次日早上。

锦衣卫宣布刘球暴毙,其家眷前来诏狱领尸体!

结果是没有尸体。

在其家眷的一再哭诉下,锦衣卫便把刘球仅剩的一条胳膊,交给其家眷下葬。

没错。

仅仅只是过了一夜。

堂堂翰林侍读,两榜进士,就只剩条胳膊了。

……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