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听了双方的辩论,陷入沉思。最终,皇帝表示此事关系重大,需再做商议。林羽明白,这是皇帝在权衡各方利弊,毕竟改革触动的利益集团众多,不能操之过急。
退朝之后,林羽并未因此而沮丧,反而更加积极地为推动改革做准备。他深知,仅靠在朝堂上的口舌之争远远不够,必须要拿出切实可行的试点方案,让皇帝和众大臣看到改革的成效,才能真正打破僵局。
林羽开始深入京城周边的郡县进行实地考察,了解官场的真实运作情况以及百姓的生活现状。他微服出访,走街串巷,与普通百姓交谈,倾听他们的心声。在考察过程中,林羽发现了诸多问题,比如地方官员为了政绩,虚报税收,导致百姓负担过重;一些官员与当地富商勾结,垄断市场,欺压百姓。
收集到这些一手资料后,林羽回到京城,精心制定了一套针对地方官场的监察试点方案。他将方案呈递给皇帝,并详细阐述了方案的可行性和预期效果。皇帝被林羽的诚意和努力所打动,决定在京城附近的一个小县——清河县,进行监察制度的试点改革。
林羽深知此次试点责任重大,他亲自挑选了一批忠诚可靠、清正廉洁的官员,组成监察小组,前往清河县开展工作。监察小组到达清河县后,立刻展开了细致入微的调查。他们深入衙门各个部门,审查账目,走访百姓,很快就发现了清河县县令刘富贪污受贿、滥用职权的证据。
刘富得知自己被调查后,惊恐万分。他先是试图贿赂监察小组的成员,遭到拒绝后,又妄图通过自己在朝中的关系,向林羽施压。刘富暗中联系上了王启,向他哭诉自己的遭遇,并承诺只要能保住自己的官位,愿意奉上大量的金银财宝。
王启自然不会放过这个打压林羽的好机会。他在朝堂上大肆宣扬林羽在清河县的监察行动是滥用权力,故意针对地方官员,破坏地方稳定。一些不明真相的官员在王启的煽动下,也纷纷附和,要求皇帝停止清河县的试点改革。
面对这突如其来的压力,林羽并未慌乱。他将清河县监察小组收集到的刘富贪污腐败的铁证整理成奏折,呈递给皇帝。同时,他在朝堂上据理力争,向众大臣解释清河县试点改革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林羽说道:“各位大人,清河县的情况绝非个例,官场腐败现象在各地屡见不鲜。若不加以整治,国家根基必将动摇。此次试点改革,正是为了找出问题,解决问题,还百姓一个公正,还朝廷一个清明。王侍郎等人不分青红皂白,就指责试点行动,难道是心中有鬼,害怕自己的丑事也被揭露出来吗?”
王启被林羽的话气得脸色通红,他跳出来吼道:“林羽,你休要血口喷人!你这是在扰乱朝堂秩序,污蔑朝廷官员!”
皇帝看着朝堂上激烈争吵的双方,心中十分忧虑。他既希望通过改革来解决国家面临的问题,又担心改革引发朝堂动荡。权衡再三,皇帝决定派自己的心腹大臣陈正,前往清河县实地调查,以确定林羽所言是否属实。
陈正为人正首,为官清廉,在朝中素有威望。他领命后,即刻前往清河县。经过一番深入细致的调查,陈正发现林羽所言句句属实,清河县县令刘富确实存在严重的贪污腐败行为。
陈正回到京城后,如实向皇帝禀报了调查结果。皇帝听后,龙颜大怒,当即下令将刘富革职查办,并严惩了与他勾结的一干人等。同时,皇帝对林羽的改革试点工作表示肯定,并决定扩大试点范围,在更多的郡县推行监察制度改革。
林羽成功地度过了这次危机,他的改革事业也迎来了新的转机。然而,他心里清楚,王启等人绝不会善罢甘休,未来的改革之路依然充满了艰难险阻。但林羽早己下定决心,无论遇到多大的困难,都要将改革进行到底,为大楚王朝的中兴,为天下百姓的福祉,披荆斩棘,一往无前。在这个风云变幻的朝堂之上,林羽如同一名孤独的勇士,凭借着自己的智慧和勇气,在改革的道路上坚定地前行,而等待他的,将是更加复杂激烈的政治斗争和前所未有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