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逸尘一路疾驰,终于率先抵达乌孙国。乌孙国作为西域联盟中的重要力量,其态度对整个联盟的稳定至关重要。苏逸尘刚踏入乌孙国都城,便敏锐察觉到气氛的异样。街道上行人稀少,士兵的巡逻明显增多,且神色警惕。
苏逸尘顾不上旅途疲惫,立刻求见乌孙国国王。在王宫中,乌孙国国王表情复杂地迎接了他。苏逸尘开门见山地说:“大王,我此次前来,是听闻楼兰国使者己来过贵国,试图离间我们的联盟。大王,楼兰国狼子野心,我们联盟共同抗敌,才是保障各国安全与利益的唯一出路。”
乌孙国国王长叹一声,说道:“苏将军,楼兰国使者确实来过,他们许以重利,承诺若乌孙国保持中立,战后将割让大片土地,还会开放更多贸易特权。国内部分大臣被这些利益迷惑,劝说本王退出联盟。本王一时也难以决断。”
苏逸尘心中一紧,但他很快镇定下来,诚恳地说:“大王,楼兰国野心勃勃,其承诺不过是诱饵。一旦我们联盟瓦解,他们各个击破,乌孙国又怎能独善其身?大楚与乌孙国结盟以来,边境贸易繁荣,两国百姓皆受益。若因楼兰国的几句承诺而放弃联盟,实在得不偿失。而且,大楚定会履行盟约,在任何情况下都与乌孙国共进退。”
乌孙国国王沉思良久,缓缓说道:“苏将军所言有理。只是国内大臣们意见不一,本王需再与他们商议。三日后,将军再来,本王定给将军一个答复。”
苏逸尘明白,自己必须利用这三天时间,说服乌孙国的大臣们。他马不停蹄地拜访乌孙国的各位大臣,与他们深入交谈。他详细阐述楼兰国的野心和联盟瓦解后的严重后果,同时列举大楚与乌孙国结盟后的种种好处,从贸易往来带来的经济繁荣,到共同抵御外敌保障国家安全。经过一番努力,部分大臣的态度开始转变。
然而,并非所有大臣都能被轻易说服。以丞相阿古力为首的一派,依旧坚决主张接受楼兰国的条件。阿古力在朝堂上慷慨陈词:“大王,楼兰国给出的条件如此优厚,我们为何要拒绝?大楚虽强,但远水解不了近渴。若楼兰国恼羞成怒,先对我们动手,大楚未必能及时救援。”
苏逸尘针锋相对地反驳:“丞相此言差矣。大楚与乌孙国接壤,一旦乌孙国有难,大楚定会出兵相助。而且,楼兰国反复无常,今日能许以重利,他日也能翻脸不认人。我们若轻信他们,便是将乌孙国置于险境。”
双方在朝堂上争论不休,气氛紧张到了极点。乌孙国国王在一旁听着,眉头紧锁,一时难以抉择。
与此同时,楼兰国使者得知苏逸尘来到乌孙国,正在极力挽回局面,便加紧了对其他西域国家的游说。他们在各国之间穿梭,利用各国的疑虑和贪婪,不断施加压力。龟兹国、于阗国等国家也开始出现动摇的迹象。
在龟兹国,楼兰国使者对龟兹国国王说:“大王,大楚不过是想利用你们来抵御楼兰国,战后他们未必会真心对待龟兹国。而我们楼兰国,愿意与龟兹国共享利益,只要你们保持中立,龟兹国将在未来的西域格局中占据重要地位。”龟兹国国王心中开始犹豫,一方面是大楚的联盟承诺,一方面是楼兰国眼前的利益诱惑。
于阗国也面临着类似的情况。楼兰国使者的花言巧语,让于阗国部分大臣心动不己。他们纷纷向国王进言,认为与楼兰国合作或许能获得更多实际利益。
苏逸尘得知这些消息后,心急如焚。他深知,若乌孙国的问题不能尽快解决,其他国家会更加动摇,整个联盟将面临瓦解的危险。在乌孙国等待答复的这三天里,他不断收集楼兰国使者在各国活动的证据,准备以此向乌孙国国王和大臣们证明楼兰国的险恶用心。
终于,三天期限到了。苏逸尘再次来到王宫。乌孙国国王看着他,目光中带着一丝犹豫和纠结。苏逸尘呈上收集到的证据,严肃地说:“大王,这是楼兰国使者在各国活动的证据,他们试图分化我们的联盟,其心可诛。大楚一首以诚心对待联盟各国,若大王此时退出联盟,不仅乌孙国将陷入危险境地,整个西域也将被楼兰国的野心所笼罩。”
乌孙国国王仔细查看证据,脸色越来越难看。他愤怒地说:“楼兰国竟敢如此阴险!苏将军,本王己下定决心,乌孙国将坚定与大楚联盟,共同对抗楼兰国。”
苏逸尘心中大喜,但他知道,还有其他国家需要他去稳定。他立刻向乌孙国国王告辞,马不停蹄地前往龟兹国。
在龟兹国,苏逸尘见到了龟兹国国王。他将楼兰国使者的阴谋和在乌孙国的所作所为详细告知龟兹国国王,并强调联盟的重要性:“大王,楼兰国试图分化我们,就是因为害怕我们团结。只要我们联盟一心,楼兰国绝不敢轻举妄动。大楚愿意与龟兹国携手共进,共同抵御外敌,共享繁荣。”
龟兹国国王权衡利弊后,终于表态:“苏将军,本王被楼兰国迷惑,险些犯下大错。龟兹国愿继续与大楚联盟,听从大楚调遣。”
苏逸尘在龟兹国取得成功后,又陆续前往于阗国等其他国家。他凭借着坚定的信念、卓越的口才和充分的证据,向各国国王和大臣们揭示楼兰国的阴谋,强调联盟的意义和价值。经过一番艰苦努力,西域各国终于打消了动摇的念头,联盟得以稳固。
然而,苏逸尘深知,楼兰国不会轻易放弃。他在稳定联盟后,立刻与各国将领商讨应对之策。他们决定加强各国之间的情报共享,建立一个高效的情报网络,以便及时掌握楼兰国的动向。同时,各国加大军事准备力度,提升军队的战斗力,随时准备应对楼兰国可能的再次进攻。
而在大楚国内,苏烈的剿匪行动也取得了重大进展。山贼们在苏烈的围剿下,节节败退。但苏烈清楚,这些山贼背后的势力尚未完全清除,必须深挖细查,彻底斩断楼兰国在大楚国内的内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