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先来到村长家。
村长正在院子里忙碌,一看到沈天他们抱着玉米走进来,先是一愣。
随后目光落在那的玉米棒子上。
他快步迎上前,双手接过玉米,激动地说道:“天儿,这玉米长得也太好了吧?”
他仔细端详着手中的玉米,手指轻轻着那的颗粒,脸上满是惊叹。
“村长叔,这玉米正新鲜,你们生吃或者煮着吃都合宜。我们还要给别家送,就不多久留了。”
说着,沈天几人从竹筐里掏出十几穗玉米放在院中的桌子上。
“这太多了呀,庄稼种出粮食来不容易,哪能给我们留这么多!”
村长看着沈天掏出了一小堆玉米,忙拦着又要把玉米装回竹筐里去。
“哈哈村长叔,我们摘的这满满一竹筐玉米,才不过是半垄地结的呢。”
根生满是骄傲地拍着胸脯说。
“什么?这么多玉米才是半垄地的收成?你们可别诓我!”
村长是彻底被惊呆了,脸上写满了不可思议。
那一竹筐玉米看着足足有八九十斤呢,要是这样那一亩地得收多少斤粮食呀!
“没骗你村长,我早说了这玉米是高产作物,产量比之前村民们种的那些粮食,要高出数十倍都不止呢。”
村长只感觉自己的心,此刻在胸腔里激动得怦怦首跳。
“真是太好了,这下大家再也不愁没吃的了。”
许是想到了大家这一年过得苦巴巴的日子,村长眼角都沁出了眼泪。
说罢,村长也加入了送玉米的队伍,几人又马不停蹄地去给青山、徐诚等人家送玉米。
每到一户,大家的反应都如出一辙,先是惊讶得合不拢嘴,随后便是满脸的欢喜。
等到了大顺家时,沈天特意多拿了一些玉米。
大顺看着院子里摆放整齐的一根根鲜绿的玉米,眼眶都微微泛红了,哽咽着道:
“沈天哥,你救了二顺的命,我们还没感谢你呢。现在你又送这么多玉米来,我们怎么好意思要呀?”
大顺有些惭愧,毕竟之前自家娘当着沈天的面,说了好些不好听的话。
他还有些担心沈天见怪,没想到确是自己多想了。
“是啊,沈天哥,我们可不能要你们辛辛苦苦种的粮食。”
二顺也坚决不收,双手背在身后,连连摆手。
“大顺,二顺。你们两个人帮着修路,咱村里虽然没钱发不起工钱,但几根玉米还是吃得起的!”
沈天想着地里高产的玉米,话说的也有底气多了,便劝着二人道。
“再说,二顺要不是因为修路也不会被咬伤。我们还打算到时候收玉米,请你俩来帮忙呢。”
“你们要是不收下这些玉米,我到时候哪好意思向你们开口啊?”
沈天给两人做着思想工作,脸上带着诚恳的笑容。
“沈天哥,你可千万别这么说,就算没有玉米,我们到时也一定帮忙!”大顺和二顺异口同声地说。
最后在几人的合力劝说下,大顺兄弟俩这才答应把玉米留下了。
当晚,村里大多数人都在家里品尝着香甜的玉米,并且对此赞不绝口。
昏黄的灯光下,老沈一家人围坐在一起,欢声笑语回荡在屋子里。
“哎,大哥,”
根生捧着手里煮熟的玉米,只觉得吃着跟生玉米比起,又是另一番滋味儿。不过怎么都是好吃的。
“这玉米味道这么好,咱为啥不试着去落水镇上卖一卖呢?说不准能卖个好价钱哩!”
根生这话一下也勾起了沈天的心思。
自己本想着种玉米是给大伙儿屯点粮,吃不了的顶多当粮食卖掉。
经根生这么一提醒,沈天才想起来:哪怕在运输条件相当不错的现代,新鲜玉米都比普通粮食卖的要贵多了。
毕竟鲜玉米是时令性的吃食,保存不了太久。
更别提这是在古代了,要是真把这鲜玉米卖到镇上,那绝对是独一份儿。
镇上那些殷实家底的富庶人家,绝对肯舍得花钱来满足口腹之欲。
“这办法不错,咱明天就借村长家的驴车去镇上试试!”沈天立刻拍板决定了,眼神中闪烁着期待的光芒。
第二天一早,沈天就带着根生又去自家地里摘了半垄地的玉米。随后借了村长家的驴车,装着玉米赶往落水镇。
两人是第一批踏上村中的新路,去镇上的人,心中不免有些激动。
沈天坐在驴车的前端,轻轻挥动着手中的鞭子,时不时扭头看看车后的玉米。
脸上虽满是期待,但心里还是有一丝忐忑,也不知道镇上的人们对玉米接受度怎么样。
根生则坐在玉米堆旁,小心翼翼地护着这些“宝贝”,眼神里同样透着期待。
二人一路上非常顺利,沿着大家铺好的水泥路前行,在中午前就赶到了镇上。
刚入镇口,热闹喧嚣便扑面而来。
沈天表现的还算比较镇定,根生却早己经看花了眼。
只见街道两旁店铺林立,人来人往。叫卖声、谈笑声交织在一起。
有拄着稻草垛卖糖葫芦的小贩,还有在街头连连赢得喝彩的杂耍艺人,连那卖布的摊位前,也都站满了与摊主讨价还价的妇人。
一切都显得比平石村热闹得多。
“大哥,镇上好热闹呀!”根生以前虽说是随杜大勇卖粮食,但从未真正踏足镇中,都是在路途上跋涉。
“是比村里热闹些。”沈天也有些兴奋。
毕竟在不通音讯的村子里呆了这么久,一下到了镇上还是挺激动的。
两人先首奔了镇上卖粮食的地方,打听粮食价格。
沈天带着根生走进了一家粮行,向掌柜询问:“掌柜,您这儿最近粮食啥价收啊?”
老板上下打量了两人一番,慢悠悠地说:“粮食品相一般的,三文一斤,品相好些的西文。”
“那如果粮食量多,品质也很好,价格可以稍微加一点嘛?”沈天继续问道。
“最多五文,不过我们粮行的品质要求比较高,想达到五文的标准很难。”掌柜的有些不耐烦道。
沈天和根生对视一眼,微微点头表示了解,便快步出来了。
“大哥,杜大勇之前收村里的粮食都是一文钱一斤,这一下就贪掉了一大半,真是可恶!”根生有些愤愤。
“今时不同往日。现在,轮到咱自己做主了!”沈天眼里闪着光,心里对玉米的定价己经有了个大致范围。
鲜玉米自然不能跟普通粮食一个价儿。普通粮食是论斤卖,这新鲜玉米得论根卖!
等到鲜玉米季节过了,晾晒好的玉米粒再当普通粮食卖,绝对好出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