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商桓帝的首肯,贺鸿也就有了底气。
他回家后思量一晚,终于敲定计划。
首先,这件事一定要闹大,越大越好。
请来的名士越多越好。
只有这样,不论最终是什么结果,自已都好交代。
若是最终讨论出结果,也不是自已无能,而是天下宗师齐聚,聚而论道的成果。
大家都有一个美好的未来。
若是没有结果~~~
哈哈,天下宗师齐聚都没有结果,自已无法独自回答十三殿下的问题,这不是合情合理吗?
这就更说明不是自已无能,而是十三殿下提出的问题太厉害了。
但!
怎么把那些名家学者骗到洛邑,就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了。
贺鸿几乎可以肯定,若是他们提前知道问题,绝大部分的人都不会来洛邑。
很简单。
这个问题太他娘的坑了。
一旦回答不好,就是质疑大商的统治合法性。
统治合法性重要吗?
当然重要了。
自古以来,三皇五帝也好,商昊,太康也罢,无数帝王诸侯,哪个不在意统治的合法性。
为了增强自已的统治合法性,他们无不拼了命地往自已身上增加各种光环。
什么玄鸟降生。
天人血脉。
人神之身。
总之,怎么唬人,怎么高贵,怎么不可捉摸,怎么来。
便是大商,也不能免俗。
为了增强自身的统治合法性,几乎将开国的祖先完全神化,就差指着自家祖宗的牌位对天下人宣布。
我老祖宗是神,神人降世,所以我姬家是代天牧民。
你们违抗皇族的命令,就是违抗天意,小心天谴啊。
如果没有统治合法性,那就是人心尽丧,人人都能造反,人人都能称帝。
所以这个问题一旦回答错误,绝对是夷三族的命运。
毕竟你今天敢质疑大商的统治合法性,就算明天没有想要造反的心思,后天呐?
这种人能留吗?
为了把天下名士骗到洛邑,决不能让他们事先知道问题。
还要有一个合理的理由~~~
贺鸿深思熟虑后,最终作出决定。
宣告天下,邀请诸子百家的名士前来洛邑论道,商讨治国之道,谋世之道。
但不说具体问题。
邀请名单直接向社会公开。
如此一来,受邀者几乎没有选择的余地。
诸子百家都来参加,你不来?
你不来,将来你还想混社会吗?
你自已想清楚,别人会怎么看你?
堂堂名士,连与别人论道的胆色都没有,想来是绣花枕头,草包一个。
这是威逼。
是胁迫。
但只有威逼胁迫还不够。
最重要的还是利益。
只要给足了好处,给足了利益,诸子百家的名士又有几人能抵挡。
此次论道,将由史官,以及庄氏全程记录,由天下人共赏,后人鉴赏。
论道的获胜者,将获得大商皇朝公开表彰,并得到商桓帝的丰厚赏赐。
一手红枣,一手大棒。
在贺鸿的操作下,诸子百家的名士纷纷应邀。
一个月后,洛邑城门处。
远处,尘土飞扬,马蹄声如雷。
三辆豪华的马车浩浩荡荡地朝着城门而来。
为首的马车,车身以乌木打造,镶金嵌银,车壁绘着精美的图案,在日光下闪烁着夺目的光芒。
拉车的骏马神骏非凡,鬃毛整齐顺滑,每一步都踏出优雅而有力的节奏,颈间的铃铛清脆作响。
紧随其后的两辆马车,虽稍逊于首车的奢华,却也尽显气派。
车上的护卫身着鲜亮的铠甲,手持长枪,目光如炬,警惕地扫视着四周。
马车的车轮滚滚,碾碎路上的沙石,发出沉闷的声响。
远远地看到车队排场,城门前的百姓们纷纷避让,好奇地议论起来。
“这车队当真了得,不知道又是哪家的名士。”
“何止不简单,你仔细看看这马车用了几匹马。”
“这,嘶,是诸侯王的规格。”
“咦,如果是诸侯王,为何没有打出旗帜。”
“呵呵,你还不明白吗。”
“这天下,有资格用诸侯王规格的世家,还有几个?”
“你是说,殷山庄氏!”
“嗯,虽然没有打出旗帜,但你看这马车上的雕刻,明显是庄氏家族的风格。”
“居然连庄氏也来了。”
“如此盛会,怎么可能少得了庄氏。”
“他们虽不问政事,可对于诸子百家论道之事,没有拒绝的道理。”
“听说贺公有意让庄氏记录整个论道的过程,将之编纂成书,收录庄氏的书斋,以供后人翻阅。”
“原来如此。”
“这天下也就庄氏如此豪迈,将自家书斋向天下人开放。”
“不知道庄氏家族这次来的是谁。”
“难说,庄氏三杰都是享誉天下的名士,谁都有资格代表庄氏来洛邑参加论道。”
“要我说,这个问题一点都不难。”
“兄台此话怎讲?”
“庄氏三杰虽然都是名士,但老族长年龄太大,已经年过九旬,一路奔波怕不是要去掉半条命,基本不可能亲自过来。”
“庄氏现任族长年过半百,来回奔波虽然没有问题,却也没有必要。”
“他早就名满天下,不需要这虚名。”
“但是庄三先生不一样,虽被称之为庄氏三杰,是庄氏后辈中最杰出的族人,但毕竟还是年轻了一些,才三十多岁,从未主持过什么大事,名望不足。”
“这次诸子百家论道,正是为他量身定制。”
“想来此次庄氏家族派来的人,应当是这位庄三先生。”
“有道理。”
众人议论间,马车已经来到城门前。
守城的士兵们早已挺直身躯,整齐列队,长枪林立,行着庄重的军礼。
当马车缓缓停在城门前,城门校尉快步上前,拱手拜道:“不知是庄氏哪位贤者驾到。”
车帘轻动。
一位三十多岁的男子,身姿修长,从马车中优雅地迈出。
他身着一袭月白色锦袍,绣着精致的云纹,领口与袖口处镶着上等的锦边,随风轻轻飘动。腰间束着一条玉腰带,温润的美玉散发着柔和的光泽,更衬出他的身份尊贵。
男子面容清俊,剑眉星目,鼻梁挺直,薄唇微微上扬,带着一抹淡淡的笑意。
他的眼神深邃而温和,犹如一汪深不见底的清泉,透着儒雅之气。头戴一顶黑色冠冕,用一根白玉簪子固定,几缕发丝垂落在脸颊旁,更添几分潇洒。
男子站定后,轻轻整理了一下衣袍,目光平静地望向校尉,拱手回礼,温和道:“庄氏庄宵,有礼了。”
“原来是三先生,先生请。”,校尉恍然大悟,赶忙让开了道路。
庄氏家族,天下极贵,可不是他一个小小的校尉可以怠慢。
庄宵还礼之后,上了马车。
三辆马车驶入洛邑。
很快,殷山庄氏到来的消息就传遍了洛邑。
听到庄三到来的消息,无数贵族名士,纷纷打探庄氏的落脚点,想要去打个招呼,拜见一下。
而此时,庄宵已经来到了贺鸿的府上。
两人相见,贺鸿满面红光,双手按住庄宵的肩膀,上上下下地打量起来,满眼欢喜之色。
“哈哈,多年未见,小三儿长大了。”
听到这话,庄宵面露无奈之色。
要说贺鸿和庄氏,有着极深的交情。
他早年曾求学于庄氏老家主,后来还娶了庄氏的一位旁支。
论辈分的话,算是庄宵的师叔。
贺鸿发达后,也曾数次前往庄氏家族拜访。
贺鸿热情地拉着庄宵来到客厅。
两人刚刚坐下,庄宵便忍不住问道。
“家父得到师叔的急信,不敢怠慢,派我前来协助师叔。”
“不知师叔是遇到了何事,竟如此着急。”
贺鸿闻言,脸色顿时垮了下来,无奈地摇了摇头。
“说来,都是师叔一时大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