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鸿斟酌着,将自已与张翰林的论道,以及张翰林的问题全都说了出来。
听着贺鸿的描述,庄宵错愕万分。
当听到最后的问题,更是不禁露出哀愁之色。
庄宵叹道:“天下百姓,自此苦矣。”
贺鸿还在伤感,听到这话不由愣在那里。
天下百姓,自此苦矣?
这?
有关系吗?
不是,咱们说的是一码事吗?
贺鸿疑惑道:“此话怎讲?”
庄宵眼睑微垂,剑眉微蹙,满面愁容地叹道:“这位十三殿下虽然年幼,但学究天人,真是后生可畏。我虽不曾与他相识,相见,但从师叔的描述中,却也能看出一二。”
“他不仅看出了王权学派的弱点,更是找到了补全之道。”
“王权之道补全,天下百姓自此多难也。”
贺鸿双唇微张,神情略显茫然,震惊道:“小三儿难道已经知晓十三殿下的深意,知道他要如何补全王权之道?”
说到这里,贺鸿自已都有些不敢置信。
这也太夸张了。
自已苦思冥想一个多月,至今也没有想到答案。
自已这后辈仅仅是听到自已的描述,就猜出了十三殿下的想法。
这~~~
现在的年轻人都这么妖孽吗?
庄宵瞬间明白贺鸿的想法,赶忙解释道:“并非师侄有通天之能,而是~~~~”
庄宵顿了顿,犹豫了两秒,这才身体微微前倾,低声道:“始祖当年曾留下王权学派的详解,提到过王权学派的诸多弱点。”
“正如十三殿下所言那般。”
贺鸿恍然大悟,原来如此。
难怪小三儿听到自已的描述,说出那番话。
不过~~~
老庄竟然早已经知晓王权学派的弱点,这~~~
从未听说过啊。
贺鸿思索着,很快捕捉到另一个重点。
他皱眉道:“你刚刚说,王权之道补全,天下百姓自此多难也。”
“你如何肯定,十三殿下已经找到补全之道,又为何认为天下百姓自此多难。”
庄宵沉默不语。
他端起茶水,轻轻吹了口气,目光微转,瞥了眼左右侍奉的婢女。
贺鸿立马明白过来。
这事,敏感啊。
他摆了摆手,郑重道:“你们下去。”
客厅内的婢女闻言,纷纷低眉垂首,悄无声息地离开了客厅。
直到偌大的客厅只剩下两人,庄宵这才放下手里的茶盏,抬起眼睑,凝视贺鸿,叹息道:“始祖生前熟读百家,对诸子学说烂熟于心。”
“早在当年,始祖便已经补全王权之道。”
“什么!”,贺鸿目瞪口呆,不敢置信地惊呼道。
老庄,老庄早在数百年前,就已经补全王权之道。
这.......
这说不通啊。
如果老庄已经补全王权之道,为何藏而不宣。
数百年来,庄氏家族也不曾有半点透漏。
等等。
贺鸿皱眉道:“天下百姓自此多难。”
“王权之道的补全.......”
贺鸿没有说完,一双眼睛如火炬般注视着庄宵。
庄宵微微摇头,没有多言。
数百年来,庄氏家族秘而不宣,就是因为那手段太恶!
若是宣扬出去~~~
众生危矣。
可庄宵的沉默,让贺鸿更加好奇,心里仿佛有一千只猫儿在闹腾。
王权之道的补全,到底是什么?
为什么庄宵会如此顾虑?
为什么庄氏家族秘而不宣?
只是庄宵不愿开口,他也不好继续询问。
贺鸿只能暂时压制内心的好奇,安慰道:“十三殿下年幼,未必真的能补全王权之道。”
庄宵笑容苦涩,微微摇头,唯有叹息。
当听到十三殿下的问题,他便已经知晓,对方如始祖那般,明白王权学派的弱点在哪里。
并且,已经找到补全的手段。
自我安慰并没有任何意义。
但!
庄宵斟酌道:“师叔能否安排我与十三殿下见上一面。”
贺鸿斟酌道:“见面倒是不难。”
“只是~~~”
贺鸿顿了顿,皱眉道:“师侄为何如此急切想要见十三殿下。”
“我想知道,十三殿下想要什么?”,庄宵郑重道。
“十三殿下想要什么?”,贺鸿若有所思。
这个问题,他也想过。
而今,更确定了自已的想法。
当初他就猜测,十三殿下不鸣则已一鸣惊人,目的是争夺皇位。
现在~~~
自从十三殿下一鸣惊人后,先是得到灵昭公主的青睐,随后更是得到杨皇后的看重。
那次论道的第二天,十三殿下就被接到了杨皇后的宫殿。
据说杨皇后有意让十三殿下过继到她名下。
这事可不简单。
杨皇后毕竟是皇后。
若是让十三殿下过继到她的名下,可不就成了嫡长子。
十三殿下成了嫡长子,太子怎么办?
哪里有嫡长子尚在,让庶长子当太子的道理。
这事关乎国本。
很严重。
不过商桓帝素来不喜欢杨皇后,更是有过多次废后的心思,没有同意杨皇后的请求。
这让贺鸿稍微松了口气。
可!
他这口气还没有完全吐出去,就又有消息从宫里传出来。
据说灵昭公主非常喜欢十三殿下,时常入宫看望不说,更是让自家长女程素心与十三殿下定了亲,商桓帝已经同意婚事。
只待十三殿下十四岁,两人便可以成婚。
听到这个消息,贺鸿差点被没有吐出去的那口气给憋死。
灵昭公主是什么人,他还能不清楚。
一个对权力有着无限欲望的女人。
为了权力,可以说半点脸皮不要。
经常给商桓帝送钱送女人不说,私生活也很不检点,养了数位俊美少年当面首。
她哪里是喜欢十三殿下,不过是想要进行权力投资罢了。
很显然,灵昭公主有意推动十三殿下上位,为自已谋取更多利益。
毕竟两家已经是亲家。
一旦十三殿下上位,她女儿可就是皇后了,一国之母!
最麻烦的是,灵昭公主真有这份能力。
在灵昭公主的游说下,商桓帝似是有松口的迹象。
这让贺鸿颇为纠结。
他很认可十三殿下的能力,小小年纪就熟读百家学说。
但太子并无过错,岂能随意更换。
太子之位,代表的可不仅仅是太子,更有支持太子的诸多朝臣,贵族,世家!
一旦更换太子,难免要起杀戮!
这对本就不平静的大商而言,并非好事。
贺鸿效忠的是大商,而非商桓帝一人。
他必须为大商的江山社稷考虑。
贺鸿思量着,没有说出自已的答案。
有些事情,他不方便说。
再说了,现在也没有尘埃落定,十三殿下想要成为太子,又岂是那么容易的事情。
当今太子背后,可是有着为数不少的朝臣与贵族。
这事,还有待斟酌。
贺鸿斟酌道:“师侄是名门之后,理当入宫面圣。”
“至于与十三殿下相见一事,倒是并非难事。”
“师侄等我两日,我会安排好。”
有了贺鸿的许诺,庄宵自是没有意见。
这件事,正如贺鸿所言,并不是什么难事。
商桓帝喜欢炫耀,贺鸿仅仅是吹捧几句,说庄氏三杰的庄三先生已经抵达洛邑。
庄三先生听闻十三殿下天纵奇才,想要与十三殿下见上一见,商桓帝立马就同意了。
有了商桓帝的同意,事情还不简单。
很快,商桓帝的圣旨就到了庄宵手中。
邀请他于三日后前往皇宫赴宴。
当然,受邀的不仅是庄宵,还有诸子百家的其他代表。
如仁学夫子一脉。
小庄得紫霄一脉。
大同的巨子。
等等数十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