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翰林身着一袭月白色锦袍。
他虽年纪不大,但身形修长,步履沉稳,紧紧跟随着身着龙袍的商桓帝身后,踏入这宏伟的宴会大殿。
殿内雕梁画栋,墙壁上绘着上古圣贤的壁画,人物栩栩如生,似在诉说着往昔的传奇。
踏入殿内的瞬间,张翰林目光如炬,立刻被满殿诸子百家的名士吸引。
张翰林饶有兴致地打量着他们,心中泛起层层涟漪。
虽说彼此并不相识,但他对这些人的祖宗却十分熟悉。
数百年前,他与其中一些人的祖先在风云变幻的岁月中,曾有过诸多交集,结下情谊。
如今故人已逝,而他重历轮回,却能看到他们的后裔在此。
这让张翰林不禁感慨万千,往昔与故人把酒言欢、谈经论道的画面,如走马灯般在脑海中浮现。
只是,张翰林还未来得及细细端详这些名士,商桓帝已迈着沉稳有力的步伐,稳步走到主台。
主台由整块的红木打造,雕刻着繁复精美的龙凤呈祥图案,彰显着皇家的威严与尊贵。随着商桓帝安然落座,张翰林等人也纷纷依照安排,走向各自的座席。
近来,张翰林凭借自身卓越才华,早已不是往昔籍籍无名的小透明。
此番宴会,他被安排的座位十分靠前,仅在太子与八皇子之后。
放眼望去,前方的案几上,摆放着精美的瓷器餐具,盘中珍馐佳肴散发着香气,旁边的青铜酒壶里,佳酿正待斟饮。
待皇子、公主等一众贵人纷纷就座,商桓帝微微坐正身躯,目光扫视全场,而后清了清嗓子,声音洪亮而庄重,传遍整个大殿:“今日,朕特邀诸位贤才共赴这场盛宴,愿与大家一同畅享这太平之乐!”
声音落下,仿若洪钟鸣响,在殿内久久回荡。
众名士纷纷起身,动作整齐划一,举杯齐眉,高呼万岁,那声音仿若滚滚惊雷,震得殿内的琉璃吊灯都微微晃动。
酒过三巡,殿内气氛愈发热烈,酒香、菜香与熏香交织在一起。
一位气度儒雅、身着儒裳的中年男子,手持酒杯,杯中的琥珀色美酒轻轻晃动。
他面带微笑,眼神中透着睿智,朝着贺鸿所在方向走去,步履间尽显文人的洒脱。
走到贺鸿面前,他微微躬身,向贺鸿敬酒,脸上带着豪迈笑意:“贺公此番邀请我诸子百家齐聚洛邑论道,可我等抵达洛邑已有一段时日,贺公却始终未曾透露此次论道的核心所在,莫不是想考验我等一番?”
此言一出,立刻有人笑着附和。一位须发皆白的老者,手抚银须,目光中满是回忆之色,感慨道:“遥想当年,诸子百家齐聚一堂共论大道,那已是四十多年前的事了。”
“当年老朽还只是个尚未及冠的少年,跟随叔伯前来洛邑增长见识。如今两鬓斑白,岁月匆匆,真是让人唏嘘不已。”
“哈哈哈,苏老竟已有参加诸子论道的经验,此次想必胜券在握了。” 一位年轻的名士笑着打趣道。
“哎,此言差矣。老朽年迈,哪里还能与你们这些青年才俊一争高下。老朽此次前来,不过是想让后人多增长些见识,可比不上你们了。”
苏老摆了摆手,谦逊地说道,脸上的皱纹里满是岁月的痕迹。
众人你一言我一语,气氛愈发热烈。
“今日诸子百家大多在此,贺公何不与我们讲讲,此次论道的核心究竟是什么?”
在众人的连声催促下,贺鸿轻抚长须,那长须如瀑布般,在他胸前微微晃动。
他眯着眼睛,神态恰似一头狡黠的老狐狸,语气却温和依旧:“也罢,也罢,既然诸位名士如此迫不及待,老夫便不再藏着掖着了。此次论道的核心便是 —— 为什么需要国家?”
听到这个问题,原本正凝神聆听的众人先是一愣,随即表情各异,精彩纷呈。
有人先是若有所思,眉头紧皱,大脑飞速运转,旋即恍然大悟,眼中闪过一丝光亮,可紧接着又面露难色。
有人一脸困惑,眼神中满是迷茫,眉头紧锁成一个 “川” 字,显然还在思索其中深意。
还有人凝视苦思,目光呆滞地望着前方,完全没看出这个问题的关键所在。
一时间,宴会的气氛陡然变得沉闷起来。
原本热闹非凡的大殿,此刻安静得能听到针掉在地上的声音。
就连周围正在表演的歌姬,似乎也受到了影响,舞步愈发轻盈,仿若生怕惊扰了众人的思绪。
乐声愈发细弱,如潺潺溪流,在这压抑的氛围中流淌。
时间在这沉闷的氛围中缓缓流逝。
几分钟后。
一位身着儒裳的中年男子突然拍手叫好,双手拍击的声音在寂静的大殿中格外响亮。
他满脸敬佩,激动地说道:“贺公的这个问题,当真精妙绝伦。”
“‘为什么需要国家’,看似简单平常,实则直抵大道核心。”
“想要弄明白为何需要国家,就必须探寻国家的起源。最早的国家是何时建立的,又是因何建立的?”
“探寻到国家起源后,还得明晰国家在不同时间、不同时代、不同王朝的发展历程,以及变化的缘由。”
“如此,才能推导到当下,思考大商该如何治国,怎样摆脱过往王朝衰亡的命运。”
“贺公的学问,已至臻境,达到大道至简的境界,实在令人敬佩。”
这番话一出,那些原本还未明白的名士纷纷露出恍然之色。原来这个问题背后竟蕴含着如此深意。
惊叹之余,众人纷纷开口恭维。
“恭喜贺公!”
“贺公当真是我等后辈学习的典范,身居庙堂之高,却不忘钻研学问。”
“贺公竟为我们准备了这般难题,莫不是想看我们出丑?”
众人你一言我一语,有人真心敬佩,有人自我调侃。
面对众人的吹捧,贺鸿满脸惭愧,侧身不敢直视众人,拱手说道:“诸位这番赞美之词,实在是羞煞我也。”
“这个问题并非老夫所提。”
众人的赞誉瞬间戛然而止,有人神色尴尬,原本扬起的笑容僵在脸上。
有人左顾右盼,眼神中透着一丝慌乱,试图掩饰自已的失态。
也有人面色如常,仿若一切都与自已无关。
要说表现最为激烈的,当属商桓帝。
听到众人对这个问题赞不绝口,他仿佛自已受到了称赞一般,面若红潮,激动得眼神都在微微颤抖。
那一对宽厚的唇角,即便他使出浑身解数,也难以压制上扬的弧度。
若不是场合不允许,商桓帝恨不得仰天大笑,以尽情宣泄内心的欢愉。
瞧瞧,这就是朕的好儿子!
商桓帝心中暗自得意,一个小小的问题,就能让这些平日里眼高于顶的名士们赞不绝口。
哼,他们当中许多人以前何等狂傲,甚至连朝廷征召的命令都不放在眼里。
现在呢?呵!
商桓帝心中暗自哼笑,只觉得自已仿佛吃了一大瓶蜂蜜,又似整个人坠入了蜜罐之中,满心欢喜,美得都快找不着北了。
此时,诸子百家的名士们都被贺鸿的话语吸引,倒是没几个人留意到商桓帝的异样。
短暂的沉默后,有人好奇发问:“不知是哪位名士,能提出如此大道至简的问题?”
“此人当真厉害,既然不是贺公,难道是徐公?”
在众人的疑惑声中,贺鸿起身,朝着商桓帝躬身拜下。
看到这一幕,众人满脸错愕。
难不成是商桓帝?
怎么可能?
他能有这般才学?
不等众人开口询问,贺鸿便说道:“这个问题,乃是十三殿下向微臣提出的。”
“只是我自知才学有限,恐怕无法给出让十三殿下满意的答案,这才不得不邀请诸位前来洛邑,坐而论道,共同商议此题。”
众人面面相觑。
他们当中很多人虽不太清楚十三殿下是谁,但对皇室也并非一无所知。
十三殿下,按照皇家弟子的年龄与排序,有十岁吗?
一个小孩子,能提出如此大道至简的问题?
这也太妖孽了吧?
众人的目光中,满是疑惑与惊讶,大殿内再次陷入一片寂静,唯有那袅袅香烟,依旧在空气中缓缓飘散。
一时间,众人纷纷看向几位皇子,寻找着十三皇子的身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