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修模拟器:作恶多端,我成圣了

第126章 百家论道

加入书架
书名:
魔修模拟器:作恶多端,我成圣了
作者:
天行贱
本章字数:
5054
更新时间:
2025-02-17

很快,众人便找到了张翰林所在。

倒不是他们慧眼识人,而是诸位皇子公主,目光各异地齐刷刷看向张翰林,为他们指明了目标。

其中太子面露不满之色。

八皇子神色平静,看不出喜怒。

其他皇子公主,多是羡慕之色。

众人立马分辨出谁是正主。

他们纷纷好奇地打量起张翰林。

年近九岁,略显稚嫩。

但气度着实非同寻常。

面对这么多诸子百家名士的打量与注视,面不改色,镇定自若。

众人越看越是惊讶,越看越是感觉不可思议。

他们回顾自身,这个年纪多是启蒙不久,调皮捣蛋的时候。

若是面对这么多名士,免不了紧张与不安。

可张翰林面色如常,平静的有些不像话。

众人相继开口。

“这位就是十三皇子,果真了得,有皇室风范。”

“不可思议,小小年纪就有这份定力与胆色,将来成就不可限量。”

“本以为是贺公夸大,现在看来十三殿下果真不是凡物。”

“厉害,厉害。”

众人交口称赞,直听得商桓帝笑容更盛,根本压不住,压不住啊。

他看向张翰林,慈爱的目光中多了几分思考。

帝国继承人的问题,始终困扰着商桓帝。

虽然大商已经有了太子。

但商桓帝对太子的不满,却在持续升温之中。

这份不满,其实大多并非来自太子。

而是太子的母妃云姬。

一:云姬善嫉。

仗着自已被宠爱,自已的儿子是太子,便是商桓帝的面子也不给,有时候甚至给他脸色。

至于后宫的美人,几乎没有不被云姬得罪的人。

二:云姬恶毒。

去年商桓帝陡然病重,便是御医都无法断定他能否撑过去。

商桓帝嘱咐云姬,希望她能善待自已的皇子公主,好好照料他们。

可云姬不仅没有答应,反而大骂商桓帝。

那次之后,商桓帝对云姬彻底死心。

他虽然对待功勋,以及宗室刻薄,但对自已的孩子,却是真的疼爱有加。

他不希望,自已死后,孩子们手足相残。

为了这张王座,杀得血流成河。

正如曾经的章国。

章国一统天下后,二世而亡。

二世为了皇位,将数十位兄弟姐妹尽数杀光,自已灭了自已满门。

每逢想到那段历史,商桓帝便忍不住胆寒。

他无论如何也无法忍受这样的结果。

太子虽然没有什么大错,但也没有大才,实属平庸之辈。

若是让他登基,必然受到云姬的操控。

所以商桓帝早就有了废太子的心思。

但问题在于,废太子之后,谁能成为新的太子,谁能成为帝国的继承人。

这个问题才是关键。

若是废太子后,没有合适的继承人,废太子的意义在哪里?

不过是徒增乱象。

此前,商桓帝比较看好八皇子。

相比较太子,八皇子不论是性格,还是能力,都与他颇为相近。

再者,八皇子的母妃更是他现在最宠爱的女人。

但!

张翰林的崛起,给了商桓帝另一个选择。

这也是他开始犹豫,是否同意杨皇后收养张翰林的原因。

他固然不喜欢杨皇后,但相比越发嚣张的云姬,以及帝国的未来,商桓帝分得清轻重。

只是目前尚未拿定主意。

庄宵同样打量着张翰林。

他眉头紧锁,面带忧色,完全无法想象,怎么可能有人妖孽到这般程度。

小小年纪就有如此才学。

他几次双唇微张,但最终都放弃了。

那些问题太敏感,着实不适合在这里询问。

最终,直到宴会结束,庄宵都没有提出自已的问题。

而宴会在众人的惊叹声中走向尾声。

两天后。

贺鸿于太学主持论道。

诸子百家的名士,合计三百多人前来参加。

对于为什么需要国家的问题,每个人都有自已的答案。

论道一开始,就充满了火药味。

不仅场内如此,场外同样如此。

要说场外,实则比场内更加激烈。

自诸子百家将要在洛邑论道的消息传开,吸引了天下各地的学子,以及好学之人。

在论道尚未开始时,便已经有数万人从各地赶来,只为听一听诸位名士的高见。

他们大部分人虽然进不去太学,却也不影响听道。

为了增加氛围,也为了满足更多人听道的愿望,贺鸿在太学外设置官吏。

每当太学内的名士发表高见,便会有专门的官吏记录下来,而后由专人在太学外公之于众。

正如足球讲解一般。

当时的情况是这般。

嘿,各地学子们!

欢迎来到这场超级精彩、史无前例的诸子百家论道现场!

今天,咱们可有福啦,能亲眼目睹诸子百家的名士们展开一场激烈的论道,而他们讨论的话题,那可是相当了得 —— 为啥需要国家!

现在,各方名士已经入场。

论道正式开始了!

仁学章名士率先发表了自已的看法。

国家,乃人伦秩序之基石。

人皆有亲疏之别,长幼之序,然若无国家之规范,此秩序便如无根之萍。

国家以礼义为纲,引导民众遵循道德准则,使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

如此,社会方能和谐稳定,百姓安居乐业。

哎呦呦,大同学派的方名士脸色不善,提出了自已的看法。

国家之要,在于兼爱非攻。

天下之乱,起于人与人之间的不相爱。

国家应倡导兼爱精神,使民众视人如已,消除等级、贫富、贵贱之分。

同时,国家应积极制止战争,维护和平,让百姓免受战乱之苦。只有这样,国家才能凝聚人心,实现真正的繁荣。

王权学派刘名士满脸轻蔑,很看不起两位啊。

刘名士说。

仁学所言,虽有其理,然过于理想化。

国家之存在,首在法治。

人性本恶,趋利避害乃人之常情。

若无国家制定严明律法,以刑罚威慑,人皆为私利而争,社会将陷入混乱。

国家以律法为工具,规范行为,赏善罚恶,使民众不敢肆意妄为,如此方能保障社会之公平与秩序。

大同学派,也是如此。

所倡导的兼爱非攻,听起来固然美好,可这在现实中根本无法实现。

人性复杂,让民众视人如已,谈何容易?

若没有律法作为行为底线,仅凭道德倡导,一旦面临利益冲突,所谓的兼爱便会瞬间崩塌。

战争的根源并非仅仅是人与人不相爱,更在于利益的争夺。

国家若不依靠律法明确利益分配,约束人们的行为,只靠口头上的兼爱,又怎能制止战争?

况且,没有律法的强制力,如何保证国家有足够的力量去制止那些企图发动战争的势力?

国家要想稳定,必须依靠法治,用严明的律法规范民众行为,才能从根本上维护社会秩序,减少冲突,这才是保障和平与繁荣的坚实基础。

李子后裔李名士站出来了,李名士站出来了,这位可是皇太后钦点的博士。

李名士开口了,李名士开口了。

几位所言,皆有偏颇。

国家之产生,实乃顺应自然之道。

道常‘无为而无不为’,国家应效法自然,不过多干涉民众生活。

当政者应‘治大国,若烹小鲜’,让百姓自然发展,自生自息。

国家的意义在于提供一个宽松的环境,使万物各得其所,而非强行约束。过于严苛的礼义或律法,反而会束缚民众天性,破坏自然和谐。

诸子论道的过程,以及诸位名士对各家经典的看法,历史的研究,让天下学子直呼过瘾。

但!

这只是前面几天的氛围。

随着讨论的渐渐激烈,情况发生了亿点点变化。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