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透过雕花窗棂,洒下一道道金色的光柱,将满室的尘埃照得清晰可见,尘埃在光束中飞舞,却难打破这一室的静谧。
数百位诸子百家的名士,身着宽袍大袖,神色凝重,按各自学派的位次整齐排列。
最前方是李子学派。
其次是王权学派。
而后是仁学、杂家、纵横等等学派。
他们屏气敛息,面容严肃,或长须飘飘,或面容沧桑,皆是饱学之士。
而此刻,这些名满天下的名士们,眼含深意地凝视前方,却无一人发出丝毫声响。
整个空间里,仅能听见轻微的呼吸声,仿佛所有人都在等待着一场神圣仪式的开启。
顺着他们的目光望去。
讲台之上,端坐着一位年仅九岁的皇子。
他身着明黄色的锦袍,头戴小巧的冠冕,虽身形稚嫩,却身姿笔挺,宛如一棵坚韧的小柏。
其面容白皙,眼眸清澈明亮,带着与生俱来的威严与自信。
此刻,他面对百家名士的关注,目不斜视,神色专注,竟颇有宗师风度。
这少年自是张翰林。
彼时,张翰林坐在讲台上,打量着百家名士。
百家名士同样打量着张翰林。
这并非他们第一次见到张翰林,但却是第一次如此近距离地相互审视。
见张翰林端坐讲台,面对众人的目光,平静自若,如同一座沉稳的山峦,百家名士们无不暗自惊叹,对他啧啧称奇。
他们心中不禁感叹,这十三皇子当真不凡。
短暂的沉默后,贺鸿缓缓站起身来,身体微微前倾,双手高高举起,向张翰林拱手拜倒。
他虽是太傅,又是三朝元老,可此时的姿态却显得极其谦卑。他的眼神中满是敬重,使用的礼节更是弟子向前辈讨教的师礼。
贺鸿微微皱着眉头,语气中带着一丝思索与斟酌,缓缓说道:“两个月前,十三皇子为老臣留下问题。”
他微微顿了顿,眼中闪过一丝无奈:“老臣无能,无法给出答案,故而请诸子百家的名士前来,望借助百家名士之力破解殿下给出的难题。”
说到此处,贺鸿轻轻叹了口气:“然百家名士聚首月余,虽略有进展,却不曾得出让大家都满意的答案。”
“若是继续这般讨论,恐要一年半载才能得到答案。”
贺鸿抬起头,眼中满是恳切:“故而,老臣不得不斗胆请殿下出面,为我们解惑。”
“请殿下赐予我等答案,为什么需要国家。”
说到这个问题,贺鸿的双手不自觉地握紧。
而正在打量张翰林的百家名士们,更是个个面露异色。
有人眯着眼睛,嘴角微微上扬,笑得好似一个狡黠的怪物,眼中闪烁着诡异的光芒。
有人暗暗咬牙,脸上却挂着虚伪的笑容,那笑容仿佛是刻意伪装出来的面具,让人看不透其内心的想法。
有人神色悠然,一副超脱尘世、和自已没有关系的模样,眼神游离,仿佛在思考着更为高深的问题。
还有人满脸可惜,轻轻摇头,似是惋惜没有看到血,眼中流露出一丝淡淡的失落。
几息后,百家名士们暗暗使了个眼色,动作极为隐蔽,传递着某种不可言说的信息。
而后,他们整齐划一地向张翰林的方向拜去。
“请殿下为我等解惑。”, 众人齐声高呼,声若雷霆,震得宫室的梁柱都在微微颤抖,声音在空旷的宫殿内久久回荡。
张翰林面对这等场面,神色镇定自若,丝毫不惧,好似早已习惯了这般宏大的场景。
他微微颔首,轻声说道:“善。”
“为什么需要国家。”
张翰林微微停顿,目光缓缓扫过众人,这才继续说道:“想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首先要明白,什么是国家,都有哪些国家。”
他的声音虽然稚嫩,但每一个字都清晰有力,仿佛带着一种穿透人心的力量。
“这些国家的兴衰变化。”
他再次停顿,给众人留出思考的时间。
“故而,我将天下分为三个时期。”
他伸出右手,伸出三根手指,在空中轻轻点了点。
“一:三皇五帝时期。”
他的手指微微弯曲,收起一根手指,继而说道:“二:三皇五帝后,直到章国一统天下前。”
接着,他又收起一根手指,再次说道:“三:章国与大商。”
张翰林的声音在宫殿内回荡,他的回答,让百家名士玩味的表情瞬间变得肃穆。
他们的眼神中充满了诧异与震撼,仿佛看到了一片从未涉足的新天地。
行家一出手,便知有没有。
张翰林虽然尚未回答,为什么需要国家。但这简简单单的划分,却让众人醍醐灌顶。
三皇五帝时期,虽然已经有了国家的概念,但当时还属于部落联盟时代。
这个时期与后来的商昊、太康等等国家,完全不同。
倒是更像现在的北方国家,联盟首领由各方共同推举。
商昊、太康等时期与三皇五帝,以及大商,又有不同。
这个时期,国家是天子分封自家子弟为诸侯,由诸侯放牧一方,每年向天子朝贡,无数诸侯国组建成了国家。
而大商与之相比,又有不同。
大商虽然也有分封,但更多的还是郡县制,以郡县限制诸侯。
这个划分,可谓是将不同时期的国家,分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众人略作思考,先是微微一愣,随即恍然大悟,当即拍手叫好。
“妙啊,殿下这个划分方式,当真是闻所未闻。可细细想来,却又颇为奇妙。”,一位老者激动地站起身来,双手用力鼓掌,脸上洋溢着兴奋的红晕。
“正是,三皇五帝,商昊太康,章国大商。”,另一位名士微微点头,眼中满是钦佩之色,口中喃喃自语。
“不同时期,治国皆有不同,古制与今制,早已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若是将古今视为一,倒是显得有些浅薄,也说不通。”
“现在殿下将古今完全分开,倒是明晰了很多。”
“是啊,以往虽能察觉其中的不同,可却也说不上来到底有什么不同,而今听到殿下如此划分,却是如同在黑夜中看到了一盏明灯,有了些许思路。”, 一位胡须花白的老者捋着胡须,感慨地说道。
“不同时期,为什么需要国家,妙,真是妙不可言。”
众人纷纷附和,整个宫殿内充满了热烈的气氛。
张翰林依旧平静,右手轻轻拿起戒尺,那戒尺质地温润,散发着淡淡的光泽。
他轻轻拍打面前的几案,“啪啪” 的声音清脆悦耳,仿佛是在演奏一首美妙的乐章。
这声音瞬间打断了众人的议论,也让他们从惊喜中唤醒。
众人恍然大悟,现在可不是讨论的时候。他们纷纷向张翰林投来歉意的目光,有人更是拱手拜倒,以郑重的礼节表示道歉。
仅仅是这个开篇,张翰林便已经让百家名士们刮目相看。
不过几个呼吸,宫殿内再次恢复平静。
张翰林的目光从众人身上扫过,不徐不疾地讲解道:“上古之时,人族蒙昧,与野兽无异。”
“后有三皇治世。”
“燧人氏找到钻木取火之道,自此使人族能够更好地利用火来烹饪食物、取暖和驱赶野兽。”
“伏羲氏始画八卦,创造文字的雏形,还教人们结网捕鱼、驯养动物。”
“因此,有了养殖,渔猎,文字。”
“神农氏亲尝百草,发现用草药治病,又推广了耒耜等农具,教民耕种。”
“自此,人族从依赖自然的采集渔猎生活,逐渐走向相对稳定的农耕生活。”
“因为三皇治世,故而有了更明确的分工。”
“狩猎、采集、捕鱼、种地等生产活动。”
“可部落之中,族人众多,谁来狩猎,谁来采集,谁来捕鱼,谁来种地,若是敌人到来,谁来守护部落?”
张翰林说到这里,止住不语,看向众人,似是寻求答案。
而众人,也已经有了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