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欲的御史大夫今天火葬场了么?

第31章 纠察司

加入书架
书名:
禁欲的御史大夫今天火葬场了么?
作者:
苗家
本章字数:
4766
更新时间:
2024-12-24

听到这话,雨嫣心头微微一颤,深知此次机会来之不易。略作思索后,她郑重其事地回答道:“民妇期望能够前往提点刑狱司任职。”

“哦?”惠文帝饶有兴致地挑了挑眉,追问道,“为何偏偏选择此处呢?要知道,这可是要远离京都的。”

雨嫣深吸一口气,诚恳地解释道:“民妇不懂那些高深莫测的大道理,但却明白‘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即便是那些清正廉洁、断案如神的官员,终究也是凡人之躯,在处理案件时难免会出现疏漏之处。而一旦有所疏漏,就必然会导致无辜百姓蒙冤受屈。”

“所以,民妇一心想要进入提点刑狱司工作,无非是想尽自已一份绵薄之力,让那些含冤受苦的百姓们知晓他们还有申诉的途径,感受到圣上的仁政爱民之心。即便将来需要背井离乡,去到那山遥路远之地,民妇亦无怨无悔。”

其实,雨嫣心里跟明镜儿似的,她被派遣到蓉城任职的概率可谓微乎其微。然而,事已至此,倒不如索性把话说得漂亮些,唱唱高调。

她唯一期盼的,便是公主之前对圣上所说的那些好话能够奏效,使得圣上念及旧情,对她稍加照拂,最终将她指派回蓉城。

岂料到惠文帝听了这话,却说了一句:“表弟妹,既这么想替百姓伸冤,倒也不必离开京都。”

惠文帝话音一落,大殿上便有淅淅索索的声音。

“朕想着各地都有提点刑狱司,唯有京都这边倒是没有。朕打算增设纠察在京刑狱司。表弟妹既有此抱负,筹措这件事便交给你了。”

这话叫雨嫣大感意外,她不知为何皇上就增设了部门, 而且皇上说的筹措之意,竟是叫她去负责这个纠察司!以她的年纪、阅历,并且毫无断案经验,怎么能胜任这一差事?

天啊,公主这份人情恐怕太重太厚了一些吧!

即便自已勉强硬着头皮应承下来,但真到了实际操作的时候,面对那些错综复杂的案件和形形色色的犯人,她又该从何下手呢?

更何况,她身为一名年轻的女子,又是初出茅庐毫无威信可言,又怎能让众人信服于她,听从她的指挥调度呢?

只怕到时候,连她手底下的那些官员差役们都会对她的命令置若罔闻吧。想到此处,雨嫣只觉得眼前一片迷茫,心中更是忐忑万分。

这无疑是一个巨大挑战,但与此同时,它亦是千载难逢、稍纵即逝的绝佳机遇。

而这样的机会仅有如此宝贵的一次,如果她拒绝公主的好意与举荐,那么不仅公主会认为她缺乏能力、难当大任,就连圣上恐怕也会心生不满,觉得她不堪重用。

日后一旦再有任何重要的事务需要人手处理时,自然也就不会再考虑到派遣她去执行了。

更何况,一直以来萦绕在她心头的两件大事——她姨丈所涉及的案件以及她父亲被卷入其中的案子,至今仍然迷雾重重,存在诸多令人费解的疑点。

所以无论如何,哪怕前方道路布满荆棘,困难重重,她也只能咬紧牙关,鼓起勇气迎难而上,毅然决然地点头应承下来。

思及至此,她心中猛然一横,深吸一口气,缓缓开口说道:

“承蒙圣上错爱,既然圣上认为民妇具备能够担此重任的能力,那么民妇自当全力以赴,勤勤恳恳,尽心尽力,哪怕肝脑涂地,亦绝不辜负圣上所托,不辱使命。”

其实她说这番话的时候,内心非常清楚,自已所言绝非夸大其词。毕竟此次所要负责筹建的乃是全新的机构,而对于刑狱一事,她几乎可以说是一窍不通。前期,怕是要扒掉她几层皮。

“很好!既然表弟妹已然欣然领命,从这一刻起,你便是受我朝俸禄之人。故而,朕从此刻开始将不再以表弟妹来称呼于你,而称呼你为‘陶纠察’。”

惠文帝神情严肃庄重地说道,紧接着,他目光扫视向站在名次稍后位置的众多人等,高声道:

“倘若在座诸位之中有人心怀壮志,渴望加入这新设的纠察司一展身手,现在便可挺身而出,主动出列。”

可这些来自天南海北的进士们却都怀着别样的心思,他们大多年纪不小,是多次会试不中者。年纪大了,心思自然深沉些。

其一,他们不知这个新设的机构是个什么品阶,恐是惠文帝年轻气盛,一时心血来潮,过了这个新鲜劲,这机构若是并入到别处,也是麻烦事,那些个要职都是一个萝卜一个坑,要是有那等裁撤部门的事情发生,就是白白浪费几年光景。

其二,这京都的京兆府,御史台,大理寺,哪个拎出来都不是省油的灯,听这什么纠察司竟是要挑这些官署的错处,而这掌舵者竟还是这么个娇滴滴的小妇人,后续会发生什么,会得罪什么人,会平白无故地为谁背锅,这些事谁又能说得准?还是稳稳当当地选一个常设部门,一步一个脚印为好。

众人面色凝重,可各自存的心思都差不多。

雨嫣见没人上前,脸颊微烫,很是尴尬。她知道惠文帝当即为她招兵买马是一片好心,可此举更显得她孤立无援。

正在她快要绝望的时候,听得一悦耳的声音道:“民女愿意去。”

说话的正是殿室那天与雨嫣相视而笑的长得人高马大的梁宛妙。

“民女梁宛妙,庐江镇人士。愿意追随陶纠察,尽心竭力,报效朝廷。”

“你是庐江镇人士?实在难得。”

庐江镇位于塞外,是容氏一族的发源地,离陪都锦城不足百里。惠文帝听见庐江镇,很是亲切。

雨嫣感激地瞧了梁宛妙一眼,心想,怨不得她生得那样高大,塞外的人就是透着一股子骁勇,可看着却是那样亲切。

有人应和,此事可以收场,惠文帝极为满意,刚想询问下一位进士,却又听得有人开口:

“民女也愿意去。”

再接着,雨嫣难以置信地看着齐雪霁也出了列,并听她用着极其柔弱的音调说道:

“民女齐雪霁,京都人士。也愿意去纠察司效力。”

惠文帝定睛望去,只见那说话之人面色苍白如纸,毫无血色,仿佛一阵微风便能将其吹倒在地。他心中不禁涌起一丝忧虑。

然而转念一想,无论何地总归是需要一些从事案牍工作的官员来处理各类文书事务,于是微微颔首。

紧接着,惠文帝目光扫视四周,问道:“蔡衡呢?蔡衡在不在?”

此时,一直默默观察事态发展的蔡衡正沉浸于自已的思绪之中,对于眼前所发生的一切感到难以置信。

突然,耳边传来皇帝的呼唤声,他如梦初醒般回过神来,急忙向前迈进一步,躬身施礼道:“老臣在。”

“过完这个年,就让陶纠察带领她手下的人前往你们御史台待一段时日吧。蔡大夫啊,你可得把你那些压箱底的宝贵经验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她们才行!”

“老臣遵旨,请陛下放心。”蔡衡说罢,再次深深一揖。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