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园科学手记:云溪村振兴规划

第29章 涤荡阴霾

加入书架
书名:
田园科学手记:云溪村振兴规划
作者:
安大狸
本章字数:
3570
更新时间:
2025-06-11

梅雨时节的云溪村,空气里弥漫着潮湿的青苔气息。

小卖部的王阿婆颤巍巍地递给林晚一张皱巴巴的10元纸币:“晚晚,这钱上印的字怪怪的……”

纸币背面,暗红油墨印着“末日将至,入教得救”的字样,字迹在水痕晕染下显得格外阴森。

当天傍晚,村委会紧急会议的灯光刺破雨幕。

老支书拍着桌子:“怪不得最近总有人在村口发鸡蛋,说什么‘神赐福礼’!”

林晚调出监控录像,画面里戴着鸭舌帽的陌生人正往老人手里塞洗衣粉,包装上印着“信教保平安”的标语。

“他们专挑独居老人下手,用蝇头小利蛊惑人心。”她的声音冷峻,“必须立刻斩断这条暗流。”

云溪村迅速成立“反邪教联防队”,由党员带头,青年志愿者、妇女议事会成员全员参与。

大侄女小雨带着小伙伴组成“红领巾侦察兵”,在村头巷尾传唱新编的童谣:“陌生人,送东西,天上不会掉馅饼;怪话语,莫轻信,幸福要靠双手拼!”

妇女议事会的李姐则挨家挨户走访,握着独居老人的手耐心劝说。

然而,72岁的周大爷却成了“硬骨头”。他窝在昏暗的木屋里,对着上门劝说的李姐首挥手:“你们懂什么?‘先知’说了,下个月十五日会有洪水,只有入教才能躲灾!”

李姐看着墙角堆积的“教义”传单和免费领来的挂面,急得眼眶发红:“周叔,这都是骗人的,天气预报根本没说有洪水!”但周大爷只是冷哼一声,“砰”地关上了门。

为提升村民辨识能力,村里将废弃粮仓改造成“反邪教警示教育基地”。展厅内,VR设备模拟邪教洗脑场景,老人们戴着眼镜惊呼:“原来他们是这样骗人的!”互动墙上,村民可扫码参与“反邪知识大闯关”,答对题目能兑换云溪村自产的辣椒酱。

林晚决定从周大爷的过往经历入手。

她走访得知,周大爷的儿子十年前意外离世,老伴也在三年前病逝,孤独与恐惧让他更容易被邪教乘虚而入。

于是,她带着大侄女小雨定期上门,帮老人打扫屋子、陪他聊天。小雨还把自己的奖状贴在周大爷家墙上:“爷爷,您看我考了满分!只要努力学习,生活就会有希望!”

与此同时,反邪教联防队在周大爷家附近加强巡逻,成功拦截了两次“传教”人员。

当林晚把现场录像放给周大爷看时,画面里“传教者”对另一位老人说“交香火钱能消灾”,周大爷皱起了眉头:“这……这和他们跟我说的不一样啊?”

县司法局的普法宣传员也加入了劝说行列。他们用方言编排小品《识破邪教骗局》,在村广场演出时,特意邀请周大爷坐在前排。舞台上,演员扮成“传教者”用免费大米诱骗“老人”,关键时刻民警登场揭穿真相。演出结束后,周大爷摸着下巴喃喃道:“原来真的是骗钱的……”

为填补周大爷的精神空虚,林晚帮他报名了村里的“银龄书法班”。第一次上课,周大爷握着毛笔的手首抖,但在书法老师的鼓励下,他慢慢写出了“平安”二字。看着自己的作品,老人浑浊的眼睛里泛起了泪光。

村里还推出“结对帮扶”活动,让年轻志愿者与独居老人组成对子。大学生小王每周都会来陪周大爷下棋,给他讲外面世界的新鲜事。“周爷爷,您知道吗?现在手机就能看病!”小王展示着远程问诊APP,周大爷看得入神,“这可比‘先知’说的靠谱多了!”

在尊重合法宗教信仰方面,村里规范了唯一的观音庙管理。

设立“宗教活动备案公示栏”,香烛价格、功德箱收支全透明;每月举办“佛理与家风”讲座,住持法师结合《弟子规》讲解善念善行。林晚特意带周大爷去听了一场讲座,法师的话让他若有所思:“真正的信仰,是教人向善,靠自己的双手创造美好生活。”

终于,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清晨,周大爷主动找到林晚,手里攥着皱巴巴的“教义”传单:“晚晚,帮我把这些烧了吧……我信你们,不信那些鬼话了!”

林晚笑着搂住老人的肩膀,带他来到反邪教警示教育基地,让他作为“现身说法”的一员,给其他村民讲述自己的经历。 站在展厅里,周大爷对着围观群众深深鞠躬:“大家可别像我一样犯糊涂!有困难,找村里;想热闹,来书法班!这日子,比啥都踏实!”

台下响起热烈的掌声,大侄女小雨冲上前,给周大爷戴上了“反邪宣传志愿者”的红袖章。

三个月后的清晨,林晚在晨跑时遇见戴着红袖章巡逻的周大爷。老人精神矍铄,手里拿着反邪教宣传册:“现在看到可疑的人,我比年轻人跑得还快!”

远处,红领巾侦察兵举着“崇尚科学,反对邪教”的标语牌,正往公示栏张贴新一期的反邪漫画。阳光穿透云层,洒在云溪村青瓦白墙上,驱散了最后一丝阴霾。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