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零印记,下岗岁月让我重拾人生

第5章 灰烬中生长的勋章

加入书架
书名:
七零印记,下岗岁月让我重拾人生
作者:
百年吉乐
本章字数:
4404
更新时间:
2025-07-09

1986年深冬的清晨,呵出的白气在冷风中凝成细小冰晶。

八仙桌上,父亲遗留的铜镇纸下压着半张泛黄的课程表,

母亲的顶针还卡在缝纫机的抽屉缝隙里。

此刻,我蹲在结霜的菜窖里,借着煤油灯昏黄的光,小心翼翼地掀开盖在陶缸上的湿布——缸里,嫩生生的豆芽正顶着豆瓣,在潮湿的棉布里舒展腰肢。

“小心别碰断了芽须。”姐姐裹着补丁摞补丁的围巾,踩着木梯爬下来,竹篮里装着新换的井水,

“王婶说县城豆腐坊收品相好的豆芽,咱们得赶在早市前送到。”

自从父母离世,姐姐才刚满十九岁,小姑娘仿佛一夜之间褪去青涩,粗糙的手掌上满是被井水浸出的裂口。

我点点头,把陶缸里长势最好的豆芽连根捞出,用稻草捆成小把。

记得半年前的自己,还只会躲在阁楼里对着父母的遗物发呆。

是哥哥休假归来那晚,用军用水壶给我们倒了杯热水:“爸临走前最放心不下你,咱们得活出个样子。”

姐姐则默默翻出母亲的旧账本,在扉页写下歪歪扭扭的计划:“卖豆芽、摆书摊,供吉乐读书。”

午餐时分,学校食堂飘来肉的香气。我攥着铝制饭盒躲到操场角落,里面装着早上带来的冷馒头和腌咸菜。

远处,几个女生捧着盒装饮料说笑,盒装饮料的吸管被她们随意掰断扔在地上。

我低头吞咽着干涩的馒头,听见身后传来窃窃私语:"听说她爸妈都没了,怪不得浑身一股穷酸味。"

体育课自由活动时,女生们三五成群跳皮筋,我独自一人蹲在双杠下补袜子。

张丽丽故意把毽子踢到她脚边,尖着嗓子喊:"穷鬼,别把我们的毽子弄脏了!

"围观的同学爆发出刺耳的笑声,我僵在原地,针线从颤抖的指间滑落。

风卷起单薄的衣角,露出裤子膝盖处新打的补丁,那是姐姐熬夜用母亲留下的碎花布缝的。

放学路上,几个男生骑着崭新的山地车呼啸而过,车轮溅起的泥水甩在她裤腿上。"快看那个要饭的!"嬉闹声混着车铃声远去。

站在原地,我看着裤腿上的泥点渐渐晕开。

暮色渐浓,我赶紧抱紧书包往家走,口袋里父亲的旧怀表硌着掌心——这是我在这世间最珍贵的宝物,也是支撑我在嘲笑与冷眼间继续走下去的力量。

赶集的日子总是天还没亮就开始。我背着装满旧书的帆布包,跟着姐姐挑着两筐豆芽往镇上去。

结冰的石板路滑得厉害,姐姐的棉鞋底子磨得薄,好几次险些摔倒,都是我眼疾手快扶住她。

“等攒够钱,给你买双新棉鞋。”当我说这话时,看见姐姐睫毛上的霜花簌簌掉落。

书摊摆在供销社门口灰色石阶上。旧木板支起的架子上,父亲留下的《三国演义》《唐诗三百首》,《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还有吉辉哥从小珍藏的各类小人书齐排列在一起。

五分钱看半小时,包天一毛钱!

我学着集市上小贩的吆喝,可声音又脆又怯。首到邻摊卖麦芽糖的大爷教他:“孩子,底气要从肚子里冒出来!”

渐渐地,我摸索出窍门。

把书里精彩的片段抄在硬纸板上,用姐姐省下的红墨水勾边,远远看去像张招贴画。

有次几个中学生围过来,我便绘声绘色讲起“空城计”,

讲到诸葛亮抚琴时,故意压低声音:“这琴弦一动,十万魏军就...”听得孩子们眼睛发亮,纷纷掏出皱巴巴的零钱。

白天摆书摊,晚上的时间则属于课本。

我把书桌搬到堂屋中间,一盏昏暗的灯照亮三人。姐姐在缝纫机前修补衣裳,碎布头在她手下重新拼成桌布;

哥哥戴着眼镜研究农技手册,说是要改良豆芽培育法;

父亲去世后留下的旧书桌摇摇晃晃,姐姐用砖块垫稳桌脚,把母亲织的毛线手套套在冻得发红的手上,继续解着数学题。

草稿纸边角处,还留着父亲生前用红笔批改的痕迹,那些歪歪扭扭的“加油”二字,被反复得发毛。

我咬着铅笔头解数学题,遇到不懂的地方,哥哥就用教新兵的法子,在地上画线段图讲解。

突然的暴雨天。我们冒雨收书摊时,一阵狂风掀翻木板,父亲最珍爱的线装书掉进泥水里。

我疯了似的扑过去抢救,书页却早己浸透。

当晚,我抱着滴水的书蜷缩在角落,眼泪混着雨水往下淌。

“哭啥!”哥哥夺过书,“咱们一页页晒干,重新缝起来不就好了!”

接下来的半个月,我们像是上了发条的钟表。

白天,我和姐姐照常赶集卖豆芽,摆书摊。

夜里,哥哥把书页铺在炕头烘干,用母亲留下的银针穿线装订。

我举着油灯,帮哥哥辨认模糊的字迹。当那本《古文观止》重新出现在书摊上时,封面上多了哥哥用毛笔写的一行小字:“千磨万击还坚劲”。

入春时,我的书摊旁多了个小黑板。用粉笔工整地写着:“免费代写家书”。

有位老农用两斤黄豆换他给在外打工的儿子写信,

信里除了家长里短,还夹着一句诗:“长风破浪会有时”。

这事传开后,来找他写信的人越来越多,赚的钱虽然不多,却足够买新的作业本。

那年期末考试,我的成绩从班级中游跃至前三。

领奖那天,哥哥特意请假从单位赶来,姐姐卖掉两筐豆芽,给我买了件新衬衫。

当校长念到我名字时,看见台下的哥哥立正敬礼,姐姐用围裙角悄悄抹眼泪。

那些曾被嘲笑的补丁校服、被嫌弃的破旧书包,此刻都化作胸腔里翻涌的热浪。

我想起父亲临终前在掌心写下的"读书"二字,想起母亲缝进补丁里的殷切目光,眼眶突然发烫。

原来努力真的能穿透阴霾,成为自己的骄傲。

多年后,姐姐在县城开了间书店。

橱窗里陈列着那本修补过的《古文观止》,泛黄的书页间,还夹着当年豆芽摊用的稻草。

每当有人问起创业故事,她就会指着墙上那张我们兄妹在书摊前的合影:“你看,这些生活的褶皱里,都藏着照亮前路的光。”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