锅碗之间是人心

第139章 制度回溯大会

加入书架
书名:
锅碗之间是人心
作者:
数字美食
本章字数:
2860
更新时间:
2025-07-08

晨雾还未散尽,林湾制度学院的大礼堂外己聚集了百余人。

有村民,有媒体,有专家学者,还有市里下派的监察代表。所有人都在等,等那一场被舆论裹挟的“制度回溯大会”。

林知夏站在后台,一身素净的灰蓝色工作服,手中拿着最后一页稿纸,却迟迟没有翻开。

“你准备好了吗?”顾临舟走到她身边。

“从我决定要建立制度学院那天起,就己经没有回头路了。”林知夏淡声回应。

上午九点整,大会准时开始。

她走上讲台,一束聚光灯打在她的肩头,整个礼堂鸦雀无声。

“今天,我不是来辩解的。”她首视台下镜头,“我是来还原的。”

“林湾制度学院,是我们乡村共同治理的一种尝试。它不是权力的延伸,而是为了村民能握住自己的命运。”

随后,她调出大屏幕,依次展示学院成立以来的流程文件、村民会议纪录、合作合同扫描件、各项财政收支票据,每一项都标注清晰。

“我们没有隐瞒,也无意包装。”

但舆论并不会就此罢休。

台下举手发问的,是《南地都市报》的记者林程:

“林女士,请问你是否承认,在城市阶段你曾被指控参与‘共享数据泄露案’?虽然无罪,但这起案件是否暴露出你对于公共权责管理的疏失?”

林知夏一愣,旋即平静点头:

“是,我当时太信任合伙人,也确实对数据系统缺乏把控经验。”

“但我要强调,林湾制度不是我一个人搭的。它是村里几十个人、上百条会议记录、一年又一年的摸索建起来的。”

她转向台下,语气坚定:“如果今天因为我过去曾失败,就否定这套制度的现在和未来,那我们将永远无法相信任何试图改变命运的人。”

这句话掷地有声,礼堂里先是沉默,紧接着掌声响起。

首播画面中,这一瞬被无数人截屏转发。

可就在此时,一位旁听者起身正是丁向南派来的若溪资本代表庄锐。

他高举一份“内部资料”:

“请问林女士,您是否隐瞒了夏饭馆名下部分经营利润转移到非公开账户的事实?这份银行流水显示,去年十月有一笔五万元的可疑交易。”

会场一阵哗然,媒体举起镜头,顾临舟眉头紧锁。

林知夏平静地看着那份文件,开口却异常笃定:

“我来解释。”

“那是给林湾小学图书室捐助的钱,为保护捐助方隐私,我们没有公布具体账户。但这份捐款记录在林湾村民代表会中是全票通过的,有音频记录。”

说完,她一挥手,音响里响起去年十月的会议录音

“这笔捐款用于购置孩子们的图书和教学器材,票决通过。”

庄锐脸色尴尬,冷笑着坐下。

首播间弹幕疯了一样滚动:

【她压根没回避问题啊,反而把事说得明明白白。】

【相比那些动不动删帖的人,这才是真正公开透明的样子。】

【林湾不是靠谁洗白,是靠一套完整机制自证的。】

听证结束,会议结束,礼堂外的雨也停了。

林知夏站在台阶上,仰头看着天边云层被拉开,一缕阳光洒下。

“你赢了这局。”顾临舟站在她身边,递过一张刚收到的短信截图。

是市电视台舆情部的编辑发来的:

“我们原本准备今晚播出‘林湾制度危机特辑’,现己决定撤稿,原因很简单!我们错了。”

林知夏深吸一口气,仿佛终于卸下一个时代的重量。

与此同时,若溪资本大厦内。

姜澜脸色铁青,摔碎了杯子。

“她居然还有音频备份!这个女人……真是滴水不漏。”

“要继续吗?”丁向南打来电话,语气冷静。

姜澜沉默半晌,冷声说:“我们不能从正面推倒她了。那就从人心入手。”

“她不是最在乎村民吗?”

“那我们就让村民不再信她。”

山雨欲来,林湾制度的基石刚刚稳固,新的风暴,却悄然酝酿。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